摘 要:玉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成分比较全面,被誉为长寿食品,是大众比较喜欢的粮食作物。玉米作为普通的草本植物,在我国种植量非常大,是农业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玉米是喜温作物,在其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本论文通过对制种玉米的主要病虫害进行分析,探索出控制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有效地减少玉米病虫害,为种植户种植绿色有机玉米提供参考。
关键词:制种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715046
玉米是甘肃张掖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玉米大斑、小斑、圆斑、青枯病、玉米螟、玉米蚜虫的侵害。近年来,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质优、绿色、有机食品的追求趋势越來越明显。为了保证玉米的质量和种植收成,需要对玉米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利用植物链和无药化措施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将化学药品的危害降到最低,争取种植绿色无污染的玉米。因此,本文通过研究玉米的各种病虫害,以种植耐病品种为基础,探索绿色防控技术,合理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玉米食用的安全[1]。
1 制种玉米的主要病虫害
1.1 玉米大小斑病
玉米大斑病直接影响到玉米的外观,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病斑是椭圆形斑,病斑沿着叶子脉络扩展,形成长5~10cm宽1cm左右的灰褐色或黄褐色斑纹。玉米大小斑病一般都是先从玉米的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后向上扩展。当遭遇潮湿天气时,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原来田间残留病株上的病原菌的菌丝体或分生孢子会在玉米植株上传播开来。在20~28℃之间的适宜温度,病菌繁殖迅速,分生孢子爆发,并且借风力传播,直接入侵寄主表皮细胞。
1.2 玉米圆斑病
玉米圆斑病主要是侵害玉米的果穗,造成玉米穗腐烂。圆斑病的病菌可深达穗轴,使得病部变黑凹陷,玉米果穗变形弯曲,玉米粒变黑、干枯。玉米被圆斑病侵害后会变成有同心轮纹的圆形或卵圆形,病斑中部淡褐色,边缘褐色。在田间或秸秆垛上残留的病株残体可安全越冬,在适宜温度时,产生分生孢子传播到玉米植株上,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二次侵染。除此之外,玉米的带菌种子的危害最大,这些染病的种子种植之后不能发芽,而是在土中腐烂,就会把菌丝传染到其他的植株上,引起幼株发病或枯死[2]。
1.3 玉米青枯病
玉米青枯病别名是玉米茎基腐病,在9月中旬夏季的玉米田中症状最明显,主要由1种或多种病菌单独或者复合形成,会造成玉米根系和茎基部腐烂。近几年,玉米青枯病的传播范围不断在增加,甘肃张掖的玉米田受灾严重。玉米的青枯病主要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发病田玉米表现青枯或者黄枯。发病初期的玉米叶片会出现青灰色的干枯,根系和茎基部会开始腐烂,接着叶片逐渐变黄,秆部维管束变色,茎基部中空并变软,整株玉米就会倒伏。一旦发病,玉米整株就会在3~5d内快速枯死。
1.4 玉米蚜虫
玉米蚜虫可以分为麦长管蚜、麦二叉蚜、玉米缢蚜、粟缢蚜4种,甘肃张掖的玉米深受其害。玉米蚜虫喜欢集中于幼嫩雄穗和雌穗上,特别喜欢雄穗,当雄穗枯萎后,又转入雌穗苞叶内进行危害,直接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和授粉,传播病毒,引起玉米矮花叶病,降低玉米产量。
1.5 玉米螟
玉米螟的成虫是黄褐色的,老熟幼虫通常在玉米茎秆中越冬,在次年4—5月化蛹,成虫会在生长较茂盛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幼虫孵出后,先聚集在一起,然后借风力飘迁邻株,在植株幼嫩部分开始危害。玉米螟主要集中在幼嫩心叶、雄穗、苞叶和花丝上活动取食,当叶片被幼虫咬食后,会降低其光合效率;雄穗被蛀,常易折断,影响授粉;苞叶、花丝被蛀食,容易造成缺粒和秕粒。
2 预防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措施
在2006年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会议上提出了绿色防控概念,推出“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 即从农田的生态系统整体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积极保护和利用病虫的自然天敌、破坏病虫害的生存和散播条件,在必要时适当合理地使用一些化学药品,争取把病虫害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农产品安全,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重要手段[3]。
2.1 选用抗病良种,合理密植
对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控,要选择抗病性较好的优良种子,实行轮作倒茬种植,加强栽培管理,以增强植株抗病力。在玉米种植之前,在对原来的玉米田进行翻新或轮作的基础上,测试玉米田泥土的质量,提高植株抗病力。合理种植,增强田间通透度,有效降低玉米发病率。一旦发现玉米大小斑病株时,及时将病株残体清除,在发病时, 可适当使用湿性多菌灵或代森铵喷雾预防治。
2.2 加强检疫,重点维护果穗
针对玉米圆斑病,一定要加强玉米检疫,注意选用抗病品种种子,不在病区调种。施足底肥,适时追肥,及时中耕除草,促使植株健康生长,以提高抗病力。在玉米吐丝盛期进行,重点维护玉米果穗,一旦出现圆斑病,可用锈宁可湿性粉剂兑水喷洒。在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组织,深翻土壤,排除田间积水。
2.3 预防为主,轮作减少重茬
对于青枯病的诊断与防治,要经常观察植株的变化。在玉米灌浆期,如果在雨后突然出现整株叶片干枯或黄枯现象,要马上查看该植株的茎基部是否有疏松,如有就尽快清除[4]。对于玉米种植来说,一旦发生青枯病后再防治没有任何作用。但是可以通过清除病残体来减轻其他植株的传染。对于发病田的秸秆不能粉碎还田,需集中烧毁并对土壤进行深翻轮作,减轻和控制病害的发生。同时,玉米青枯病重病地块可以与大豆、红薯等作物轮作,减少重茬。
2.4 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田间杂草和败叶
蚜虫对颜色比较敏感,喜欢依附于黄色和橙黄色的植物上,越冬时对田间杂草和败叶的依赖性较强。因此,想要有效防止玉米的蚜虫病,加强玉米田的管理,必须要及时清理田里的杂草和败叶,减少蚜虫虫源。蚜虫喜欢依附于黄色和橙黄色的植物,可在玉米田中挂悬黄色的诱虫板黏杀蚜虫;七星瓢虫和草蜻蛉是蚜虫的天敌,在玉米田中保护七星瓢虫和草蜻蛉,充分发挥它们对蚜虫的天然克制作用,减少药剂防治次数,真正实现绿色防治[5]。
2.5 释放天敌,人工摘除
玉米螟的天敌种类主要有赤眼蜂、黑卵蜂、寄生蝇、白僵菌等,这些寄生种类对玉米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玉米螟适合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育,夏季气温较高,天敌寄生量少,玉米螟就会迅速繁殖。在这种情况下,当发现玉米螟卵块时,可以通过人工摘除到田外销毁,在玉米花丝出现蔫须时,要及时剪掉花丝。还可以利用高压汞灯或者振频式杀虫灯诱杀玉米螟成虫。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在民众对于食品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想玉米的质量符合民众的需求,对于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应该采取绿色防控技术。按照“绿色植保”理念,采用农业防治、生物克治、生态调控等手段,生物克治优先,化学防治为辅,选择优质的玉米种子,综合运用生物科技、人工治理、自然天敌等措施进行防治,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确保生产出绿色有机的玉米,保证玉米的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参考文献
[1] 杨克泽, 马金慧, 何树文,等. 甘肃省制种玉米病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C] .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学术年会, 2016.
[2] 王明文, 彭昌家, 罗东洋,等. 南充市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 2017, 23(7):94-95.
[3] 王晓琳. 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 吉林农业, 2017(3):85.
[4] 張淑艳. 绿色防控技术在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中的应用[J]. 中国农业信息, 2017(23):60-61.
[5]甘书信. 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究[J]. 南方农业, 2018, 12(9):3-4.
作者简介:
张玉梅(1982-),女 ,本科,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