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要:川贝母和平贝母均为止咳化痰的良药,药材外形相似,容易混淆误用。从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功能主治等方面,对比分析分析川贝母与平贝母的主要区别,为正确识别川贝母和平贝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川贝;平贝;鉴别;性状;显微;功能
中图分类号:R2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9)04-0033-03
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鳞茎入药,种类有川贝母、平贝母、浙贝母、伊贝母等,主要功效为清热润肺、止咳化痰。在《本经逢源》中载有“贝母,川者味甘最佳”;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谓川贝味甘而补肺,治虚寒咳嗽以川贝为宜。平贝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东北珍贵的药用植物,应用历史悠久,栽培技术成熟并大面积推广。川贝与平贝都是止咳化痰良药,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中医处方用量较大。以川贝和平贝为原料的中成药有蛇胆川贝液、川贝枇杷露、平贝胶囊和复方平贝口服液等。虽然川贝与平贝的外形十分相似,但两者在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上均有不同,主治功能也各有所长,使用时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疾病有针对性地选择用药。从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功能主治等方面,分析对比川贝母与平贝母的主要区别,旨在为正确识别两者提供理论依据。
1 来源鉴别
川贝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前三者按药材性状分别习称“松贝” “青贝”,后者药材习称“炉贝”。川贝母主产于四川,故简称“川贝”。平贝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的干燥鳞茎,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山西、陕西、河北等省。
川贝与平贝均来自于百合科植物不同贝母的干燥鳞茎,但其生产地域和生长条件不同。川贝主产于四川高海拔地区,海拔高达3 500 m;平贝主产于东北三省,在平原和低海拔地区均可种植。川贝和平贝都喜冷凉气候条件,具有耐寒、喜湿、怕高湿、喜荫蔽的特性。但川贝对肥力的要求比较高,一般种植于排水性比较好、土壤肥沃的高山土壤;平贝对肥力的要求比较少,在贫瘠土壤也有分布,人工栽植面积很大。川贝栽培要求较高,多为天然野生。野生物种的产品质量、生化指标、稀有元素、内含物功能强度等都高于栽培品种,零售价格可达300~400元/50 g。平贝可人工栽培,零售价格为10~20元/50 g。
2 性状鉴别
川贝与平贝的性状区别见表1。
较小平贝与川贝外观极其相似,主要区别是颜色和贝母结构表面固有的“怀中抱月”形态,详见图1。川贝类白色,而平贝发黄,但处理过的小平贝颜色极白。川贝“怀中抱月”到顶,且抱合紧密;而平贝不到顶且抱合不紧密,小瓣发育较差,类似反米粒状。川贝底部较平坦,放于桌面后坐得很稳。平贝则底部凸出,明显坐不定,易滚来滚去。伪品平贝多经过加工处理,闻之有刺鼻的硫磺味,入口有酸味。
3 显微鉴别
3.1 川贝母
粉末类白色。淀粉粒甚多,广卵圆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圆形,有的边缘不平整或略作分支状,直径5~64 um,脐点短缝状或马蹄状,层纹隐约可见。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垂周壁微波狀弯曲,偶见不定式气孔。螺纹导管直径5~26 um。其特点见图1。
3.2 平贝母
粉末类白色。淀粉粒单粒,多为圆三角形、卵形、圆贝壳形、三角状卵形、长茧形,直径6~58(74) μm,长约67 μm,脐点裂缝状、点状或人字状,多位于较小端,层纹细密;半复粒稀少,脐点2个;多脐点单粒可见,脐点2~4个。气孔类圆形或扁圆形,直径40~48(50) μm,副卫细胞4~6个。其特点见图2。
3.3 粉末显微鉴别比较
川贝粉末和平贝粉末的淀粉的形态不同。川贝粉末大多较规则,长圆形或广卵形,不规则也多类似圆形,单脐点;平贝粉末淀粉粒较多,形状多样,多呈三角形,且淀粉粒多脐点可见。
4 功能主治
4.1 川贝母的功效
川贝味苦、甘;性微寒,入肺经、胃经,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阴虚劳咳,咳痰带血、散结消痈等功效,主治肺热燥咳、痰黄咳嗽等症。
4.2 平贝母的功效
平贝味苦、辛;性微寒,归肺经。功能为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主治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瘰疬、乳痈等症。
4.3 功效比较
川贝和平贝都有清热化痰和润肺止咳的功效,看似功效相同,但用法不同。川贝为润肺止咳的名贵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疗效卓著。平贝也有润肺止咳之功效,但功效略为次之。
咳嗽分为热咳和寒咳两种。寒咳者痰稀且颜色偏白,多于晚上咳嗽。热咳患者有口干、痰黏且呈黄色等症状。川贝稍带凉性,寒咳者喝川贝汤会加剧病情,适于燥热咳嗽尤其是痰多且粘稠、黄的患者服用。平贝主治风寒咳嗽,适于痰清稀或干咳少痰或患有支气管炎的患者服用。
5 结语
川贝母和平贝母均为止咳化痰的良药,两种药材外形十分相似,但来源、产地、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有明显区别,功能主治也各有所长。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疾病性质正确用药,以达到良好疗效。
参考文献
[1] 吕薇.中药鉴定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 王保华.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的异同[J].中医临床研究,2015,7(23):23-24.
[3] 翟映红,于国强,杨永茂,等.从川贝母中检出平贝母的理化鉴别方法[J].华西药学杂志,2017,32(6):633-635.
[4] 杨复森,武卫红.川贝母品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齐鲁药事,2012,31(4):228-230.
Abstract: Fritillaria bulb and fritillary bulb are both good medicines for relieving cough and resolving phlegm. This paper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main differences between fritillaria cirrhosa and fritillary bulb from the aspects of source identification, character identification,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and functional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rrect identification of fritillaria cirrhosa and fritillary bulb.
Key words: fritillaria cirrhosa; fritillary bulb; identification; character; micro; fun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