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建议

2019-08-26 01:35黄静
市场观察 2019年5期
关键词:内审审计工作公立医院

黄静

摘要:公立医院在我国社会保障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及依法制度的推行下,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逐渐引起重视。本文介绍了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揭露目前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正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不足的建议,希望能有效促进医院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字: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建议

当前,内部审计工作是公立医院必不可少的内容,它在绩效考核、立项资金预算、风险评估等审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只有不断认清内审存在的不足并完善内审相关制度体系,适应当代需求,保障内部审计在公立医院的有序发展。

一、医院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在医院中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能够及时的发现医院经营运转中所存在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存在缺陷的环节一一突破并完善,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展现出医院公共社会服务的职责所在,而且可以进一步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其次,确保财务信息的可靠完整性、有效避免财务带来的风险、完善内部制约措施,把医院的贪污腐败的行为防患于未然,从而使廉政之风在医院传承。以及可以提高医院财产安全有效性,健全医院管理制度,提高医院资金的运转率,增加医院效益,对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二、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内部审计制度机制不全

直到现在为止,医院卫生行政系统仍然存在不足,比如缺少一个可靠性、规范性、权威性的内部审计管理机制,很多医院都没有很好的去解析内部审计的真正含义,只是生搬硬套、依葫芦画瓢,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涉及到各个部门,但是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职责并为使自己部门效益最大化,往往是各为其政,很难做到有机统一体系,加大了医院内部审计体制完善的难度,最终导致财务内部审计机制分散无序性。而且有些内部审计机制并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太过于书面化,使得机制难以真正实践到实际生活中,不能很好的起到业务指导作用;有些医疗业务发展先于机制的制定及更新,这种不一致性,导致执行部门的不一致性和盲目性,不知道哪种机制真正属于准确性;甚至有些内部审计只是事后进行分析和检查,因为信息都具有时效性,等到发现存在不足时再去解决为时已晚,已经错过了最佳时间,我们应当防患于未然,并将内部审计落实到医院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使得内部审计与医院管理相互结合、相互制约。

(二)审计人员缺乏思想观念陈旧

内部审计运行中存在缺陷首要原因是:公立医院里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并未能很好的意识到内部审计促进公立医院管理规范化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还只是片面的在财务监督上停滞不前。经过对各公立医院的调查显示,内部审计运行中存在缺陷客观问题是:首先是人员缺乏,很多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人员只配备1-2名,远远不能满足内部审计工作的分工,因为很多公立医院领导没能透彻的意识到内部审计真正职能、影响和扮演的角色;其次是思想观念陈旧,审计员工存在思想观念陈旧使得停滞不前,不愿意去接受新的理念、新的出路,更不会主动去创新审计方法,默守陈规,甚至有些审计员工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只是得过且过,没能从根本上去分析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避开业务潜在的风险、警示的作用,这就使得内部审计这一部门在公立医院形同有名无实;最后是人员专业局限性,内部审计员工几乎是财会出身,以为内部审计工作等同于财务工作,其固有的陈旧思想及专业的限制,所以在经济利益、立项资金、合同及工程等审查中很难及时并准确的找到其中的不足之处。

(三)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制约审计工作发展。

目前阻碍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其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和计算机水平运用水平不高。所以,要学会将计算机计算融入到各内部审计环节中去,让计算机更能很好的辅助审计,从而取代过去陈旧的审计方法,并开创出一套适合当代并高效的审计方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如在每个月的绩效考核中,由于工作量及计算难度非常大,只有将计算机运用到审计中,运用标准化的绩效考核方法审计,才能让每一位工作人员实现绩效的公平公正,这样也能提升公立医院信息化的完善及可持续的发展。

三、加强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建议

(一)建章立制,规范审计

1.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发挥好“掌舵”的职能

审计工作的基础就是要健全和设立行之有效的审计体系,全方位的执行审计的监督责任,是离不开制度的保证性及标准化。卫生行政部门的最基本职责是“掌舵”,即卫生行政部门要明确规定公立医院发展方向、健全和加强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社会服务及社会监督,结合各自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内部审计体系,这样才能使审计工作得以稳中有序进展,循序渐进,也能让审计人员更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并按照这一制定有效的开展,提高公立医院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实用性。

2.各级公立医院应做好“划桨”职能

各级公立医院也应扮演好“划桨”职能这一角色,参照政府行政部门制定的这一总措施及大的工作方向再进一步细化,让审计程序不断标准化,建立年度审计计划及审计结果的可行性及具有科学有效性制度,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医院在业务方面都有自己侧重点,同一个公立医院每年的工作重点也不一样,所以审计计划也不可能一成不变,这就需要内部审计结合医院自身情况进行分析并改进自己的计划方案,制定出符合自己医院的规章制度,做好各个年度的审计计划,并突出侧重点,同时也要吸取前一季度所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和完善,将审计监督作用发挥最大化。

(二)重视内审,营造环境

公立医院领导对内部审计的重视是其有序进展的必备条件,因为如果医院领导对内部审计意识不够坚定,就算有强有力的制度存在也很难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及责任心。所以,只有医院领导能从本质上意识到内部审计对医院的重要性,才能重视每一个内部审计反馈的问题并尽可能给予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且相应的对其进行鼓励,内部审计才能更好的将监督及警示这一作用得以实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也要加大内审的宣传力度,侧重于让医院领导能够真正意识到内审工作的重要性,从而端正的对待和完善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制度,重视其在公立医院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要想内审工作能够有序进展,不仅仅需要有完善的制度,更离不开有效的硬件设施,所以在硬件设施这样建设中的投入也不能忽略,只有这样才能为内审员工提供方便的工作氛围和环境,也能更好的保障了内审机构及员工的可靠性、有效性、自立性等。

(三)不断更新审计技术方法,拓宽内部审计监督领域。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一步发展,计算机已经深深的贯穿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比如绩效考核、立项资金预算、收支出预算等审计,其复杂性及工作量不言而喻,所以就显得计算机、数据库、网络在内部审计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现在的公立医院在经济领域及信息技术方面也焕然一新,如引进新的磁存储、网络技术及计算工具,所以内审技術方法也要相应时代的进步,适应这一转变。从资源及资金这方面出发,由于公立医院各自研发内部审计管理系统造成资源的浪费及资金的压力,而且也不利于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所以提议内部审计管理系统应有卫生行政部门去组织研发,而且公立医院可以在原有的管理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更新,这样可以全程评估业务存在的风险,并能及时认识、纠正及防范,也能将违纪违法行为扼杀于摇篮之中。

结语:简而言之,虽然国内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体系逐年得到完善,但是从目前的行情来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依然存在很多不足,随着内审范围的扩大及环境的变化等,这样一来内审工作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所以,医院领导者及内审员工要意识到内审环境改变所带来的困难,一起提升内审在公立医院中质和量的飞跃,提高工作效率。在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发展之路上,要想内审在医院中稳中有序的发展及为医院创造更多经营效益,就必须不断的健全审计制度,防范违法行为,尽可能的降低医院业务风险。

参考文献:

[1]张振华.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改进研究[J].财会学习,2016(9).

[2]林立.浅谈医院内部审计风险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6(10):141-141.

[3]王英.强化内部审计,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J].财会学习,2016(14):138-138.

猜你喜欢
内审审计工作公立医院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