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罗茨基:爱情归去来兮?

2019-08-26 05:43孙越
看世界 2019年17期
关键词:列宁格勒罗茨诺娃

孙越

1988年初,我听说移民美国的苏联诗人布罗茨基(1940-1996)获得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就跑到北京图书馆去找他的俄文诗作。当年,我就在《当代苏联文学》杂志上发表了十余首布罗茨基诗歌中译,成为第一批译介布罗茨基诗作的中国译者。

但我翻译布罗茨基诗歌时,对他的情感世界了解甚少。

1962年3月2日,布罗茨基应邀参加朋友季先科的家庭音樂会,在那里与年轻女画家巴斯曼诺娃一见钟情。巴斯曼诺娃一头深栗色的秀发,双眼碧绿,身材苗条,内心神秘。那年,布罗茨基22岁,巴斯曼诺娃24岁。此后,两人形影不离,谈诗说画,甚为投机。

当然,在激情燃烧的时候,这些统统都是表象。20世纪60年代,布罗茨基已经在列宁格勒地下文学圈里小有名气,但他的诗歌被当局贬斥为“黄色”和“反苏”,只能在苏联地下出版物上发表。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相爱都持反对意见。无论布罗茨基如何表白情感,巴斯曼诺娃都冷静地表示,她不想嫁人。

布罗茨基为此患了抑郁症。他多次跑到好友、苏联女作家施捷伦家诉苦。施捷伦在回忆录中说,她曾看见布罗茨基手腕上缠着纱布,鲜血渗出来,猜他可能在冲动之下曾想割腕。

与巴斯曼诺娃交往两年后,布罗茨基由于被通缉,跑到莫斯科藏身。这时,听说巴斯曼诺娃与他的好友、诗人博贝舍夫有染,他便不管不顾地跑到列宁格勒找他们算账。但巴斯曼诺娃将布罗茨基拒之门外。布罗茨基只得流浪在列宁格勒大街上,最终被警察抓获。

布罗茨基被以“社会寄生虫”的罪名起诉,获刑5年,被流放到苏联最寒冷的北方地区阿尔汉格尔斯克。巴斯曼诺娃心中惦念布罗茨基,便千里迢迢地跑去探望,两人同居了一段时间。最终,幸有诗人阿赫马托娃、叶夫图申科和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四处奔走呼吁,布罗茨基才提前获释。

但巴斯曼诺娃仍逡巡在两个男人之间。她也会短期来看望出狱的布罗茨基。她走后,布罗茨基望着空荡荡的房子,内心更加痛苦。就在这分分合合之间,1968年,巴斯曼诺娃生下了他们的儿子安德烈。这时,布罗茨基决心不离开巴斯曼诺娃。但是,当局却多次让他离开苏联到西方去。布罗茨基打算带巴斯曼诺娃和安德烈一同离开,但基于各种原因,1972年6月,他还是独自走上了背井离乡之路。

布罗茨基走后,巴斯曼诺娃与博贝舍夫分手,独自一人抚养安德烈。布罗茨基到美国后落寞而孤寂,他连续给巴斯曼诺娃写了多年情诗,直到他们彻底断绝了联系。此后,陪伴布罗茨基的只有那只可爱的小猫—密西西比。他的心脏病也愈加严重。

苏联解体后,朋友们建议他返回圣彼得堡,趁着巴斯曼诺娃还在,寻找青春和爱情之梦。但布罗茨基眼望窗外,忧郁地说:“不,我的爱找不回来了。”

有一次,他在巴黎索邦大学讲课,见到一个名叫索察尼的俄裔意大利女学生,她长得酷似年轻的巴斯曼诺娃。索察尼让他久久不能释怀。1991年,布罗茨基娶索察尼为妻。但谁也不知,布罗茨基的爱情是否真的回归了。

猜你喜欢
列宁格勒罗茨诺娃
环球图说
布罗茨基:诗歌来自天意
俄纪念列宁格勒解除封锁
约瑟夫·布罗茨基的诗学观和美学观浅议
川烈风暴英雄教程【第6期】幽灵特工诺娃
郁金香的诅咒
125克黑面包
幼儿园是最好的大学
更正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