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之
作为每年全国“两会”的压轴收官活动,国务院总理都要在人民大会堂的三楼金色大厅召开中外记者会。这场中外记者会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目光。自2010年起,在总理中外记者会议上,有一位知性短发女性,坐在总理的身边,以从容不迫的自信和优雅得体的气质成为整场会议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她的名字叫张璐。
1977年出生的张璐,是济南人。母亲是一位医生,父亲在铁路系统工作。从学生时代起高挑秀丽的张璐在班上就一直算得上是“班花”。她很喜欢英语,初中时在班级里不仅是班长,还兼任英语课代表。初中毕业,因成绩优异,她成为全校唯一被保送到省实验中学的学生。在同学眼里,张璐不仅是美女,还是一个才女。高中阶段,张璐就已在外语学习方面展现出独有的天赋。她的英语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上英语课时,张璐经常被老师叫起来读范文。平时,张璐也喜欢看英文报纸和杂志来加强外语阅读能力。
1996年,张璐被中国外交学院录取,一开始学习国际法。后来她发现自己很喜欢翻译工作,于是,张璐就去了英国伦敦一边练习口语,一边学习外交专业,并且拿到了硕士学位。毕业后张璐毅然决定转行,向外翻方向努力。在这一行,可不是光英语好就可以的,还要求讲话简短干练、咬字清楚不哆嗦,中外语言文化都要了解。刚开始张璐吃了不少苦头,但她没有放弃。张璐不仅要求自己每天必须听BBC、VOA、CNN等世界各大外媒的新闻报道,边听边记,还要求自己一字不差地译出原文,同时还广泛阅读国外报纸杂志,反复练习。
23岁那年,张璐进入了外交部工作。“我是凭着一股拼劲儿进入外交部的。”想进外交部当翻译的人很多,但非常难,必须经历“严格筛选、疯狂练习、周密准备”三重考验。外交部挑选翻译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初试和复试:初试一般通过公务员考试排名,或是去专业院校进行笔试。其中成绩排在最前面的10至15名,才有可能进入翻译司,参加下一阶段的“观察培训”。“观察培训”实质上就是“淘汰式培训”。外交部会邀请一些专家来授课,同时全面观察学员的外语基本功、翻译潜质、领悟力、语言表达习惯、声音状态、刻苦精神、承受高强度工作压力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以及组织纪律性等等……通过初试及残酷的淘汰,最终只有不到4%的人被录用。
由于张璐当时考翻译属非科班出身,击败了很多外语专业、翻译专业的选手脱颖而出。外交部多名考官都对她刮目相看,然而她仍不满足,即使达到了标准,每天还要反复训练。每次工作完成明明已经很完美了,她却总会说:“哪怕再给我多一秒钟,我还能翻译得更准确。”
央视网曾这样评价张璐:“在工作中,张璐一向举止淡定,神情专注,反应敏捷,散发着强大女王气质。工作之外,却拥有着迷人的笑容。她身上那种如兰的优雅气质,正是美丽常驻的秘诀。在重大的外交场合,翻译的形象不能喧宾夺主,但张璐大方得体的服饰妆容,优雅的肢体语言,低调却有一种无形的气场。”韩联社驻京记者车大运赞叹说,张璐是外国记者眼中的大名人,翻译精湛,长得又美,大家都很佩服她。“虽然我们外国记者都会中文,但有时候还是要再听一遍翻译作为参考,以免出错。”
2010年3月14日,张璐第一次出现在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两会中外记者会上,这也是“两会”有史以来第一次启用女翻译官,她以专业的翻译能力,精准又不失礼貌的不俗谈吐,赢得了满堂喝彩。张璐之所以在两会中外记者会上走红,不得不提到她把中国的古诗文精准且流畅地翻译成英文,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感受到东方大国所独有的文化魅力。
当时担任国家总理的温家宝,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引用了《离骚》的名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和工作的热爱。这一句楚辞,让现场的所有人都捏了把汗,因为它的复杂程度,就连中文很多人都不一定能懂,更别提如何把它翻译成英文了。张璐经过短暂思考后,传译出来的句子令在场的所有人起立鼓掌。她翻译如下:我遵从我内心的想法,即使要死千万次我也不会后悔。将总理的本意向世界表达得铿锵有力,准确無误!由于张璐流利而准确地翻译了温总理引用的古诗词,很快受到众人追捧走红网络。在记者发布会第二天,大批网友称已爱上这位声音好听、翻译水平精湛的美女翻译。张璐的名字一下闻名全国。面对突如其来的“走红”,张璐有些意外,同时也感到惊喜。
2010年的总理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多次引用中国古典诗词来回答各国记者的提问。能否精准地把握总理回答提问时的要义,并将之翻译为外国记者所能完全理解的语言,这十分考验一个翻译官的专业水平与能力。张璐对古诗文的翻译精准达意,是因为她的国学功底深厚,对古诗文颇有研究。中国外交部著名翻译家过家鼎先生夸奖说:“张璐是外交部最厉害、最受中外记者欢迎的翻译!”
有不少人曾以为,如此重大的记者答疑会,领导和翻译官的稿子是不是事先都精心准备好的?针对众人的疑惑,张璐连连摇头说,事实根本不是这样的,面对现场上百名的世界各国记者,没有人会知道主持人现场会抽中哪个记者向总理提问,更没人清楚每一位记者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在场所有的提问、应答、同声传译完全都是随机的,没有任何台本,也没有任何彩排。当然,对于外交部的翻译们来说,每年的两会总理记者会都是一场“硬仗”,外交部都要提前一个月通知翻译。记者会前,外交部还会模拟记者会现场,由不上场的同事充当陪练,设计出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此外,还要进行走场,熟悉灯光和声效。
翻译是一门必须与时俱进的学问,所以张璐每天坚持听世界各大外媒的新闻并做笔记,加班到半夜两点也不忘汲取知识。张璐一年至少有150天在海外出差,曾一天之内做了12场翻译。有时刚下飞机,时差还没倒过来就被邀请去,一翻译就是好几个小时,回来后全身酸痛,疲惫不堪,但张璐感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非常荣耀,“为国争光,很值得骄傲!”
在张璐看来,成为一名优秀外交翻译官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不断地练习,练习,再练习。从大学开始,她就喜欢阅读《泰晤士报》《每日邮报》《参考消息》等,培养了对英语的浓厚兴趣。“即便我工作多年,那也绝对不意味着我可以去吃老本,放弃学习了。”张璐说,每天早上8点钟她准时打开电视和收音机,收听世界各大外媒广播,“这依然是我上午8点到中午12点的头等大事,除非当时有紧急的翻译任务,否则这是我雷打不动的routine(例行程序)。”
从2010到2019年,除2013年外,另外9年都是由张璐出任全国“两会”总理记者会的翻译官,“这是我莫大的光荣,也是我的幸运!”张璐坦言,记者招待会上,各国记者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总理都会临场应变回答,再由译员翻译。这就意味着在没有准确稿件的情况下,译员要利用几秒钟时间来思考,最后翻譯的效果如何全靠自己临场发挥。总理记者会这样的场合对现场翻译的要求尤其高,翻译人员本身的功底及平日的积累显得非常重要。张璐也倍感压力。翻译官在会议上的每一次表现,都是私下里一个个选择和坚持叠加起来的总和。“越努力,越幸运!”
每一年的“两会”总理记者会前夕,接到任务的张璐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紧张而有序地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张璐会提前准备一个本子,了解整理总理一年来的讲话内容,以及总理在各个重要场合的讲话记录,特别是总理的近期讲话要点,并争取跟总理多沟通。对一些热点问题张璐会做充分调研,还要琢磨记者们会提出什么刁钻的问题等,并锤炼自己超强的心理素质,现场即便遇到难点和问题,也不会乱了方寸。
2019年3月15日,张璐陪同李克强总理出席“两会”中外记者会,这是她第9次作为总理记者会上的首席翻译官上场。业内人士评价张璐:气质端庄,衣装得体,声线优美,举止优雅。外交部一名资深官员说:“这种翻译不是一般人所能驾驭的,张璐完成得相当出色。超一流国际化标准,语气和气质拿捏得很到位。记者会词汇量太大了,经济领域、医疗领域、外交领域、农村领域、国防领域、一带一路等等,各种问题,没有彩排,现场翻译,张璐绝对是高手中的高手!”
的确,“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张璐作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官,更是一个充满睿智、富有内涵的女性。在全国“两会”记者会上彰显了中国靓丽女性风范,传递了中国文化和中国外交精神!“当一个优秀翻译难,当一名出色的高级翻译、总理记者会翻译官更难。我将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学习上进之心,为中国外交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张璐自信地说。
责编/刘维笑
E-mail:14641101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