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写景抒情诗的分层次诵读探讨

2019-08-24 05:25张慧玲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2期

【摘 要】本文论述古典写景抒情诗的分层次诵读方法,提出借助“情境暂离”与“情境融合”的方式改编古典写景抒情诗,按照诵诗律、赏诗韵、品诗情、探诗风四步法来诵读鉴赏诗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情境暂离 情境融合 古典写景抒情诗 分层次诵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2B-0098-03

古人云,“三分诗词七分读,涵咏功夫兴味长。”古典诗词的学习尤其离不开诵读,其音韵之妙、节奏之强、意境之趣、文采之美,在诵读中方能彰显魅力。多读固然重要,但需要注意方法技巧,否则诵读便会流于形式而收获甚微。鉴赏古典写景抒情诗,可采用“情境暂离”与“情境融合”的方式,分层次进行诵读鉴赏,每一次诵读都确立目标,聚焦重点,由表及里,循序渐进,从而感受古典写景抒情诗的雅韵和华彩,传承我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

一、诵诗律:音与意的把握

此环节为感知性诵读,重在疏通诗意、把握节奏。古典写景抒情诗是借助客观景物来抒发主观情感,其特点是含而不露,蕴藉隽永,词简而意丰。由于其语言高度凝练,表述也与白话诗歌有明显不同,兼具时代性所限,因此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障碍。初读诗歌,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相关注释理解诗意,尤其要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写作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或事件,对诗歌有一个整体的认知。

诗歌诵读最重要的是节奏。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体系中指出:“诗是情感的语言,而情感的变化最直接的表现是声音节奏。这是诗的命脉。读一首好诗,如果不能把它的声音节奏的微妙起伏抓住,那根本就是没有领略到它的意味。”

古典诗词节奏的划分,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按音节划分。四言诗一般为“二二”制,如: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六言诗一般为“二二二”制,如“凄凄/惨惨/戚戚”。二是按语意划分。如五言诗: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可按“二三”制诵读;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可按“二一二”制诵读,誦读需要依据语意来调整。七言诗: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可按“二二三”制诵读;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则可按“四三”制诵读。词又称长短句,在诵读的时候,可以按照诗歌的诵读方式灵活处理,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二、赏诗韵:情与境的暂离

此环节为理解性诵读,重在品读重音、推敲语调。古典诗歌最初是用来吟唱的,既具音乐美又具节奏美,因此诵读讲求抑扬顿挫、真情流露。但学生初读诗歌,由于在写作年代、生活阅历、知识水平、情感经验、思想观念等方面与诗人存在距离,因此情感一时难以产生共鸣,诵读往往机械平淡,节奏、重音、语速的把握不够准确。以苏轼的《定风波》为例,最初学生是按“二二三”的节奏诵读,即:“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应该说,诵读形式上并无大碍,但在诵读节奏的处理上有所欠缺,拘泥有余,情怀不足,未能体现苏轼豪迈豁达的个性。

诗以言志,教师可采用“情境暂离”的方式,引导学生从诗中找出哪些是表达“情”(即感情、心情、思想)的词语、哪些是表达“境”(即环境、景物、场景)的词语。然后,将本词改编成四言诗歌,并说明理由。如表 1 所示。

可以说,改编成的四言诗歌也能独立成篇,很有韵味,“穿林打叶,吟啸徐行,竹杖芒鞋,一蓑烟雨。料峭春风,山头斜照,回首萧瑟,无雨无晴。”但有“境”无“意”,缺乏个性情感和艺术感染力。若加上表情感的词语,韵味就明显不同。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在诵读过程中,是表情感的词语需要突出强调,还是写景物的词语需要突出强调呢?通过分别重读景物和重读情感的比较,很显然可以得出结论,适当突出强调情感,更能显现诗人的心志。如此一来,诵读可以调整为: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不同的诗歌,也可以酌情进行“情境暂离”,改编创造。如《虞美人》一词,可以引导学生改编为六言诗歌,如表 2。

“情境暂离”的环节,实则是引导学生通过改编诗歌,领悟诗人写景所赋予的情感,以便明确诵读的重音和语调。一般来说,表情感的词语需要适当突出强调,这也是古典写景抒情诗的诵读技巧之一。

三、品诗情:情与境的融合

此环节为品味性诵读,重在揣摩语气、领悟情感。这一环节需要披文入情、情境融合。如朱熹所言:“读书之法,既先识得他外面的一个皮壳,又须识得他里面骨髓方好。”只有将“情”与“境”融合起来,才能更完整、更透彻地赏读诗歌。

以《定风波》为例,首句“穿林打叶”是客观存在,而“莫听”便是主观情感了—— 明明风雨大作,诗人却置之不理,丝毫不受外物牵绊,“莫听”二字最见东坡我行我素的洒脱性情;“竹杖芒鞋”一句,描写了诗人风雨中的形象—— 与车马相比,固然轻装简行,但雨中的芒鞋难免拖泥带水,可诗人却用一“轻”字表明心志:所谓“无官一身轻”,远离钩心斗角,何须逢迎驱驰,此一字足见东坡洒脱旷达、处之泰然的性情。由此,原本僵化的“二二三”的节奏,可以随情而诵,或紧或密,或舒或缓,调整为:

“莫听↘(坚定洒脱地)/穿林↗/打叶/声↘,

何妨↗(昂扬轻松地)/吟啸(延长,稍停顿)/且/徐行↘(从容地)。

竹杖/芒鞋/轻↗(轻松喜悦地)/胜马↘,

谁怕?↗(豪迈旷达地)//

一蓑烟雨→/任↗(铿锵有力,坚定洒脱地)/平生↘。”

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篇”,通过“情境融合”,学生可以加深理解,词人无惧风雨、乐观旷达、宠辱不惊、胜败两忘的情怀,尽显豪放派风格。情是境的根源,境是情的载体,二者互为枝叶、浑然一体,在这个基础上诵读,方能做到抑扬顿挫,把握诗人情感的起伏变化。

四、探诗风:知人与论世的深化

此环节为涵咏性诵读,重在知人论世、体悟情怀。诗歌的生命力不仅在于文字所带来的艺术感染力,更在于诗人情感生成背后的故事经历,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创作风格和凸显的人格魅力。这就要求“诵读者与古人沟通相知,并肩而立。”“我们必须深入到他们的深层思维中去”,“勾勒出一个人的思想可以让我们理解他的行为和决定,或者至少大体上可以理解”,这样才能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把握诗文的精髓,达到诵读的最高境界。

如《定风波》中,苏轼的豪放我们可以从字面上看出,但苏轼的达观却需要深入诗歌背后方能领悟。东坡的豁达乐观,犹如蚌病成珠,实则源于宦海沉浮的坎坷经历。一场改变其命运的“乌台诗案”,让他被贬黄州整整四年四个月。这期间,他内心经历了几次转变,最终他放下了“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的悲愤不平,消隐了“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沉郁苍凉,磨平了“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孤傲不驯,开始反思、蜕变、升华。在《定风波》的下闋,尽管春风“料峭”且“微冷”,但词人泰然处之,并且乐观地认定“山头斜照”是为迎接自己而来。东坡的自作多情,恰是他洒脱豁达的体现。“回首向来萧瑟处”,既是在回首风雨,也是在回顾人生,最终做出决定:“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一生以儒家的积极入世为准则,身处逆境却又有道家淡泊名利的超脱,兼具佛家的通达圆融,“归去”一句既是他对逆境的包容,也是对人生的和解,对信念的坚守,集中体现了苏轼儒释道思想的矛盾与统一。

纵观古典写景抒情诗的学习,可以按照四步法进行品读鉴赏,见图 1。

常言道: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经典诗词是经得起不断推敲、反复诵读的,所谓“常读常新”,每有新获。我们赏析古典写景抒情诗,既要微观诗作,品读文字;也要中观诗人,把脉诗情;更要宏观诗史,总结诗风,才能逐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八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2]闻 颖.层次诵读法——古诗教学的灵魂[J].新课程,2011(11)

[3]娄丹枫.诵读经典诗文,培养上乘语感[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4]安德烈·焦尔当.学习的本质[M].杭零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经典阅读促进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以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中等专业学校为例”(D/2015/03/142)以及第三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新媒体环境下经典阅读育人途径的实践研究”(ZYB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慧玲,江苏省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中等专业学校科研处主任,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中职语文教育教学。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