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松 张俊
【摘 要】本文分析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不契合、专业及课程建设与企业生产不匹配、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需求不相符、人才培养过程与管理监督体制不适应等问题,提出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推动面向市场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改革、培养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立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监督体制等对策,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 课程改革 “双师型”师资 企业需求 管理监督体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C-0004-03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对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为产教融合指明了方向。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产教融合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它是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人才需求统一的最佳途径,也是促进高职院校发展的有效方式,对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目前,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界定了产教融合的内涵,笔者比较赞同王继元对产教融合的定义:“指高校与产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中紧密合作、彼此观照、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一种发展战略。”需要注意的是其所研究的内容是产教融合下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之间的主要矛盾。产业和教育两者之间相互促进,产业创造物质财富,为职业教育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而职业教育为产业发展提供和培养人才,推动产业的创新发展,实现两者相互促进的纽带就是技术技能人才。产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有利于学校培养出社会需要人才,也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人难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最终必须通过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来实现。
关于产教融合的理论基础,学者们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阐述,笔者也比较赞同。如顾绘认为:“整合论是产教融合的哲学统驭,协同论是产教融合的合作机理,场域论是产教融合的跨界基础,资源依赖理论是产教融合的逻辑依据。”刘其晴认为产教融合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系统论和社会系统理论、教育生态理论、社会伙伴关系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工作本位学习理论等。”杨如安、张诗亚认为产教融合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之一”。毛文学认为:“做中学”和“双元制”是产教融合的理论来源。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关键就是在遵循学生的职业成长前提条件下,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习中工作,培养学生崇高的专业精神,从而更好地符合社会的人才需求。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困境
职业教育通过对人的培养实现其社会价值,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是办好人民满意职业教育的关键因素,而目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存在不少问题。
(一)目标困境: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不契合。人才培养目标是高职院校教育的目的和核心,它的设置与确定要符合学生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要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但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提供的人才未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出现了不少问题。如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未深入企业调研,未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目标,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空洞,不切实际;高技能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素质、能力不达标或者不能满足企业岗位需求,培养的学生普遍不被认可,没有匹配的价值体现,企业无法获得需要的人才。
(二)内容困境:专业及课程建设与企业生产不匹配。专业及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而现实生活中,专业及课程建设与企业生产不匹配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较多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不完善。创新创业能力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较多高职院校不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简单地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课程纳入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课程中,由缺乏实战经验的辅导员等兼职任课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注重理论的讲授,而忽略实战经验的指导,缺乏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内容。二是部分高职院校已意识到专业及课程建设与企业生产不匹配,但学校在实际改革中仅停留在教材的更新换代、课程的淘汰重置和加大实践课时等,并未真正解决企业生产的需要,没有结合产业的发展调整专业及课程,导致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聯系程度较低,契合度不高,企业和学校的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未形成良性沟通平台。三是产教融合的过程,学校注重开展实践课程,但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安排不合理,过多地考虑让学生去企业实践,而企业的锻炼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导致总体课程设置散乱,培养目标无法实现。
(三)师资困境: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需求不相符。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因素。当前部分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不具备与行业对接的基础,缺乏“双师型”教师和高技能、高层次教师,特别是缺乏既能讲授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学生实践,还能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的“双师型”教师。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学校引进人才只停留在形式上,如邀请的一些具有实战经验的企业人员对学生开展培训和讲座等,但他们并没有真正参与指导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或者聘请的企业兼职教师理论素养较低,无法满足课程教学要求。另一方面高职教师本人不注重自身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提升,学校安排教师去企业进行挂职锻炼,部分教师未认真对待,得过且过,无法积累实战经验,最终导致师资队伍的建设严重落后于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制约产教融合的进一步发展。
(四)管理困境:人才培养过程与管理监督体制不适应。一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过程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体制,实习环节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导致企业和高职院校培育过程中遇到冲突,没有指导性文件,限制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二是人才培养缺乏对企业的相关政策鼓励和激励,未形成产教融合互利互惠合作机制。由于在企业实践锻炼的学生为企业创造的价值较少,还需要企业的一些人员对其进行指导,加之缺乏对企业鼓励和激励的相关政策,导致企业不愿意直接参与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也较难投入精力、人力和财力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三是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不符合实际。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评价指标的制定和企业用人标准对接程度较低,未能结合企业用人标准制定评价指标,导致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维度很少,主体是单一的,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评价指标不科学、不合理。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与企业最重要的融合条件,因此,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至关重要。其一,在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上密切契合产业需求和地方特色,应深入企业调研,进行科学的论证,結合学生生源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目标,同时,将人才培养也纳入企业的发展目标,高职院校和企业明确自身职责,充分落实协同育人。其二,高职院校努力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一方面高职院校通过职业教育活动周、产教融合对话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等三个平台,进行检阅和对话,产和教相互之间进行对话,衔接需求,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另一方面营造良好的校企文化,让学生在校企文化熏陶中逐步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其三,紧跟时代脉搏,关注企业发展热点。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鼓励有条件的高职院校选送一批教师和学生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进行考察交流等,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也可以充分借助新媒介和大数据等,建立面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产教融合。
(二)推动面向市场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改革。专业及课程设置是产教融合的关键因素,能够推动面向市场的专业、课程设置是学校首先要考虑的内容。第一,要整体规划专业设置,并对专业进行及时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在设立专业时,有必要考虑整合专业和产业的未来发展,也要考虑同一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协同发展,发挥教育的引导作用,因此,学校应组织专业团队赴企业进行调研,建立符合企业和市场的专业,并对其进行定期评估和分析,全方位把握专业设置的过程,以“经验从企业中来,学生到企业中去”为总目标,科学合理设置专业。第二,推动企业参与学校课程建设。课程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实现途径,校企合作开发的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以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一方面完善相关制度法律等保障企业参与进来,寻找企业和学校课程建设的最佳融合点,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和指导,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因为企业专家源于企业的培养和实践,清楚企业的人才需求,通过企业专家的指导和参与,便于开发的课程资源适合学生未来岗位需求,符合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第三,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设置,开发多元化的课程。根据企业专家对课程建设的指导,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设置,搜集学生对课程设置的建议和意见,师生共同参与课程设置。因为开发的课程最终是用于学生学习,学生真正的需求也是课程开展的主要因素。在课程设置方面应重点优化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人文社科课程的设置,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媒介资源建设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等,促进信息化教学,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学生成长的需要。
(三)打造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培养人才的重要保障,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主要应在校企合作中培养教师,打造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一方面,学校选派教师赴企业锻炼、兼职或培训等对其进行多元化、多渠道的培养培训,师资队伍与企业高度融合才能更好地了解企业文化、企业工作流程,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明确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工作;另一方面,聘请具有企业实战经验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技术骨干可在学校接受相关理论教育,也能提升专业理论素养,同时企业技术骨干在课堂授课中也可以传播企业文化,影响每个学生,并在学校逐步成长为“双师型”教师。例如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学生具备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能够胜任幼儿教师的能力。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类课程应选择具有丰富幼儿园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的幼儿教师授课,与学生零距离接触,面对面地指导学生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管理好一个班级等。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这也是一种提升。对于学校专任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可以通过自学,也可以通过去幼儿园进行挂职锻炼,或者深入幼儿园了解幼儿教师岗位工作对从业者的具体能力要求及其他基本情况,与一线幼儿教师进行交流探讨,参与其教育教学或科研项目,积累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从而提升自身专业理论素养。
(四)建立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监督体制。管理监督体制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人才培养,为此要做到三个方面:其一,建立产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在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定期联系机制、教师激励机制等方面要体现企业需求、教师的满意度等,明确各方责、权、利,确保产教融合中各方的诉求和利益,从而调动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其二,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产教融合的顺利实施,从法律法规方面给予产教融合法律保障,及时解决产教融合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并对执行情况进行法律监督,提高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声望。其三,建立监督体制。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是否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求,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监督体制。监督体制主要监督人才培养是否适应企业需求、人才培养过程中是否存在矛盾和问题等。
【参考文献】
[1]王继元.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中产教融合研究的元分析[J].职教论坛,2017(3)
[2]顾绘.产教深度融合:学理依凭、机制内涵与实施寻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1)
[3]刘其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理论基础[J].职教论坛,2018(8)
[4]杨如安,张诗亚.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产城教融合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探索[J].民族教育研究,2016(3)
[5]文学.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5(12)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重点项目“广西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研究与实践”(GXGZJG2015A04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鹤松(1985— ),女,吉林白城人,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建;张 俊(1978— ),男,安徽霍邱人,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责编 卢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