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慧萍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乳腺多发性囊内乳头状瘤是临床中比较少见的一种疾病,具有较强的恶变倾向,因此,尽早诊断、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是降低疾病癌变,提高疾病治疗效果的关键。B超诊断当前医学临床比较常用用完善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这种检查方式不仅操作简单,而且价格较低,普及率非常高,且近年也的逐步被用于乳腺多发性囊内乳头状瘤伴癌症相关疾病检查中[1]。本文主要就B超诊断应于早期乳腺多发性囊内乳头状瘤伴癌变临床诊断中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将结果报告如下。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乳腺多发性囊内乳头状瘤伴癌变患者76例,年龄25~70岁,平均(44.38±10.50)岁;所有患者均存在自发性溢乳症状,当中55例为血性,21为浆液性;患者均为已婚女性;其29例病灶处于右乳,36例位于左乳,11例为双侧乳腺;所有患者均已将妊娠期或者是哺乳期者排除;心肺、肝肾功能有问题者排除;本次研究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全部患者均已知晓。
仪器选择ACUSON SC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把探头查检频率定在8~12 MHz;实施检测之前,让患者仰卧,确保双乳可以暴露在外,后采用顺时针的方式对其乳房进行全面扫描,扫描时注意从多切面以连续方式进行扫查;扫查过程中,要注意查看患者有没有发生扩张导管,或者是存在占位病变情况;并全面分析扩张导管具体的长度值和内值,仔细查看其扩张导管近处有没有占位情况,如果有占位,对其大具体的小与形态进行详细分析,同时对其肿块的血流信号进行仔细观察和分析。
手术前,经 B超诊断后显示,当中共有69例患者确认为乳腺多发性囊内乳头状瘤伴癌变,B超诊断的准确率达到了90.78%。如表1所示。
表1 76例患者诊断准确率(n,%)
乳房疾病是临床妇科中非常见的疾病,且发病率较高,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现代女性生活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加大,加上一部份环境方面的因素影响,女性乳房出现疾病的趋势正在逐年上升。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则属于一种乳腺良性程度的上皮性肿瘤,临床较为多见,并以其病灶情况和部位,将其进行了孤立性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多发性乳头状瘤两种分类,当中的孤立性导管内乳头状瘤,其发病机率大约在90%左右,易发病,但癌变的可能性较小;但是多发性乳头状瘤的发病率较低,一旦发病,癌变的机率却非常高[2]。在本次研究中所有的乳腺多发性囊内乳头状瘤伴癌变患者,经过B超诊断发现如下特点:当中有58例,在乳腺中央区发现单支乳腺导管产生扩张,内径值约为0.2~0.33 cm,扩张导管的近处位置,可以看见有管状弱回声充填,并再观察乳部位,可发现弱回声团,体积约在0.2~1.3 cm,形态以规则显现,边界清晰可见,内部的回声均匀,29例瘤体内可以看见有点状型的血流信号,症状典型,术前诊断均准确;10例可以看见乳腺内囊出现实性占位,囊液为清亮状,有回声实性结节存在,并向囊内方向突出,内部可以看见低速血流信号;16例存在导管扩张,占位不明显,8例扩张导管,且周边的腺体回声逐步降低,血流显示较为丰富;2例显示双侧乳腺内探及多支扩张导管,并出现多个弱回声结节,并向腔内方向突出;其余7例患者给B超检查显示为乳腺增生。本次研究显示,经过术前对76例乳腺多发性囊内乳头状瘤伴癌变进行检断,共确诊69例,误诊7例,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0.78%,提示B超诊断乳腺多发性囊内乳头状瘤伴癌变准确率较高。
综上所述,B超诊断应用于早期乳腺多发性囊内乳头状瘤伴癌变患者疾病诊断中准确率较为理想,可以为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