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磊 (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 430000)
和声课中,离调与转调是两个区分难度较大的概念。本着如何区分的目的,笔者对新格鲁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后简称“新格鲁夫”)中相应的词条进行翻译,并尝试据此对两个概念的异同进行梳理。
这是一个建立新的调中心,或者赋予一个级数原调之外其他含义的行为。这个行为依赖对调式的关键特性进行强调来建立,尤其是对均属于属七和弦中的音阶四级音和导音的强调。例如在莫扎特弦乐四重奏k160/159a的慢板乐章开头,第一个和弦向bB离调,并延迟了主音bA的出现,直到第六小节强拍。1
海顿的弦乐四重奏Op.74 no.1开始于一个V7-I的序进,尽管第一个和弦不是主和弦,但他仍然是C大调主调的主音化。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贝多芬第一交响乐的开头和弦,在主和弦基础上,添加了一个降低的七度音,这是一个用四级的属七向下属F离调,它是一个有创新性的做法。
术语“Tonikalisierung”起源于海因里希·申克《和声学》第二部分中,它是用来解释一个自然音组可以通过另一个自然音组被和谐地暗示(通过单个的调式变音的存在),以及为何“级数”(一个十分重要的和声级数标记)远比短暂的转调记谱更有意义
术语“Tonikalisierung”有时候被用在非申克的语境中来描述那些新调只会被短暂触及的表层转调。
在调性音乐中,它是指一种相对稳定的调性变化,与之相反的是那种对另一个调的短暂提及,例如我们所知的“tonicization”(离调、主音化)。新调的音阶或音级或者特殊的和声进行必须呈现,而且新调一般都会有至少一次终止式。新调的牢固建立还必须具有一定持续时间的特征;然而,我们无法精确指定“稳固”转调所需要的确切时间量,因为对于听众来说,调性的改变是一个心理现象,这种经验对于每个听众来说不尽相同。在这里可能出现一种模棱两可的情况,对一个段落做出恰当的转调或是“tonicization”(离调、主音化)的解释,会显得模棱两可。由于理论方法之间的差异,会使这种情况更加复杂。
转调的技巧通常会涉及到中介和弦。它是一个原调和新调的公共和弦,并能为两者提供转换过渡。有的作者反对用两个调的属和弦作中介。从一方面来讲,中介和弦如果使用前调的属和弦,有很强的功能性因而很难被重塑成另一个功能。从另一方面来讲,中介和弦如果是后调的属和弦,可能作用不大,因为一个简单的主属和声序进显得太突然,无法以足够的力量建立新的调中心。
中介和弦的选择取决于原调与新调共同音级与和弦的范围,使用中介和弦转调的可能性取决于两个调的关系。在五度循环圈中更接近的两个调,他们有更多的共同音级,因而有更大范围的中介和弦选择。
在向更远的调转调的情况时,若两个调几乎没有共同音级,找出他们的中介和弦就变得更困难了。另一种转调技术因而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包括:1.用单独的音级做“中介音”;2.直接或乐句转调,即在不适用中介的情况下,乐句间产生调性的变化;3.半音转调,在乐句中使用半音的转换;4.“模进”转调,或者直接将乐句换一个调重复;5.或者等音转调,通常涉及到德国增六和弦(可能被重新记谱为属七和弦)或者减七和弦(一种特殊的对称)。
术语转调首次用来描述调性变化是在18世纪。转调一词的前身Modulatio与中世纪音乐中圣奥古斯丁提出的“音乐即是制作好音乐的能力”观点相关。然而,这一定义与音乐所代表的数字比例有关,而不是与音高组织本身有关。2
最早一次出现的对于现代“转调”的定义,是亚历山大·马尔科姆,他认为“转调可以被理解为几个有规律序进的部分,通过在任一调内自然的和声进行,然后有规律的从一个调转向另一个调”(爱丁堡,音乐专著,1721年)。不过在这里,调的转换3对于更广义概念上的转调(modulation)而言只是一种隶属关系。
在科赫的论文《尝试指导作曲的新方法》中(莱比锡,1782-93),他将调的变化称为离调(Ausweichungen)。他区分了三种不同的离调(Ausweichungen):
1.“偶然的”或“任意的”——短暂涉及到半音体系的;
2.“经过性的”——涉及到对新调更长的引用但没有涉及到终止式的;
3.“正式的”——要求在新调中有一个终止式。
转调(Modulation)这个术语也被用在德国,然而,他与离调(Ausweichung) 二者间的联系在19世纪中叶被里赫特讨论过:
“术语转调(Modulation)有不同的含义。关于这个术语更早的一种解释是一种在乐曲中需要被遵守的和声序进的方法。在新的意义上,这个词的意思是从一个调岔开偏离到另一个调。短语“离(题)转调”偶尔可以被找到,因此,根据这个词的原意,不再赘述。”
这个被里赫特所提到的区别是针对德国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那些将离调(Ausweichung)与转调(Modulation)等同的的理论家。在19世纪末,Ausweichung被用来指一个临时的调性变化——tonicization(主音化、离调),而Modulation(转调)用来指一个更持久的变化。
19世纪末和20世纪末的理论家们利用了他们在专著中所能找到的半音化素材,主要且专门地讨论了转调问题。例如,伯恩哈德·奇恩在他的《和声与转调》中,通过用大量的半音转调或者增六属七等和弦转调来详细说明了向任一调性的转调。在马克思·雷格的书中,他用图示说明了从C大调转调到不同调性,包括#B大调和bc小调的可能,所有都是通过中介和弦完成。
申克和勋伯格则都赞同“单一调性”理论,根据这一理论,任何调性的片段或运动都只有一个调中心,那就是它的开始和结束。因此他们认为所有调性的变化都是明显的、扩展并表达了作品的单一调性,并辩解说转调的感觉是虚幻的。
对“离调”与“转调”两个词条进行了翻译与梳理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来对两者进行辨析和区分。
第一,“离调”与“转调”的长度有区别么?
有。离调一般较短,是一个临时的调性运动,它不稳定,离调之后马上会回到原调。转调一般较长,一般情况至少会有一次新调的终止式。但在“转调”词条中,编者又进一步说明对于听众来说,调性的改变是一个心理现象,这种经验对于每个听众来说不尽相同。因而,调性的建立所需的时长并不明确。
既然这里提到了调性建立对于不同听众来说的相对性,我们是否可以借助“结构长度”来对转调的“长度”进行定义。即在调性变化形成一定的结构规模即乐句,并包含终止式时,可以认定为转调。
第二,“离调”与“转调”的所处段落位置是否有所区别?
从两个词条的描述中,没有任何针对“离调”和“转调”所处段落结构位置的描述,因而具体结构位置出现的调性运动就是“转调”或者“离调”,无法从两个词条中得以证实。
第三,“离调”与“转调”两个概念的起源为何。
术语“Ausweichung”本意为弯曲度、偏离度、偏差,在德语论文中,曾经用Ausweichung这个词来形容各种转调的情况,现在多用Ausweichung表示离调。而术语“Tonikalisierung”则是由申克在他的著作《和声学》的第二部分中,用“离调(主音化)”来解释一个自然音组可以通过另一个自然音组被和谐地暗示。而“Modulation”的前身“Modulatio”是与中世纪音乐中圣·奥古斯丁提出的“音乐即是制作好音乐的能力”观点相关。然而,这一定义与音乐所代表的数字比例有关,而不是与音高组织本身有关。而对两个概念加以区分是在19世纪中叶,由里赫特进行的讨论。
第四,如何区分这两个概念?
仅从理论上进行区分,会发现两个概念的边界模糊。因此我们必须结合作品对其进行区分。见下两例。
例1
上例首尾两段均为G大调。中间段落起连接过渡作用,共四小节。包含了两次向B大三和弦的运动。这里可能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
第一,将e小三和弦解释为G大调的ⅵ级和弦。而其余和弦可以解释为向ⅵ的离调和弦。见第一行的标记。
第二,将这里理解为转调到e小调,其余和弦作为e小调的下属与属和弦来解释。见第二行标记。
结合对转调与离调时长的区别,此处由于调性运动的部分——即作品9-12小节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结构,并有两次明显的向属运动的终止,因而,解释成为转调似乎更为合适。
再看下例。
例2(肖邦钢琴前奏曲Op.28 No.6第9-17小节)
作品从b小调开始,在上例第三小节即作品第九小节处,出现调式Ⅵ为根音的大小七和弦。这里可以把它与之后的C大三和弦解释成C大调的Ⅴ7—Ⅰ的进行。但同时也可以理解为b小调向拿波里和弦的离调。考虑到转调词条中曾对转调时中介和弦选择一般不用属和弦作中介的描述,此处正是使用后调的属和弦作为中介进入的C大调。也如前文所述,这里的C大调的建立相对来说不够稳定。而如果把此处看做不使用中介和弦的转调,由于此四小节并未形成完整的乐句或者乐段结构,因而也与词条中对无中介和弦转调的描述相悖。所以,这里笔者会更倾向于解释为离调。
通过以上对两个作品中调性运动现象的分析,可以看出,转调与离调并非有本质区别,它们更应是在范围上有所交叠的两个概念。如果我们从调性运动的级别上来看,离调是一个级别更低的转调。若用相对稳定地和相对短暂地转调来理解这两个概念,可能会更容易区分。
注释:
1.文中所有谱例请参见新格鲁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相关条目谱例.
2.此句翻译摘自王美珠,《音乐与符号》,艺术评论 2012年 第二十三期pp.67-97.
3.原文为change of 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