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余烈 郭盼
【摘要】近年来,新媒体运营商的出现和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将这些类型的空间结合起来成为可能。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为人们提供便利和视听体验。本文就新媒体的艺术概念和特点、艺术的再现性空间以及新媒体的应用案列进行论述。
【关键词】新媒体;空间;艺术;科技;再现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一、新媒体艺术概述及特点
当今时代计算机网络发展迅猛,新媒体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最早的新型媒体艺术。如今数字影像视频逐渐开始代替电影、广播、电视等媒体方式,电脑动画与虚拟现实已经成为了逐渐流行的数字传播的新媒体时代。在20世纪90年代它发挥了真正的影响力,而且在创作过程中,需要或完全使用数字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的感知方式极其真实,目前,我们应用与研究的话题就是虚拟现实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技术与移动智能终端等也是比较热门的。
在互联网、多媒体硬、软件的快速发展年代,新媒体技术等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独特的影响。与此同时,还不断创新出更多新的行业,包括多个领域。我们从专业的层面来看,数字媒体技术就是一个把大众传播理论、数字技术与信息科学作为基础,又把现代艺术作为基本导向的专业。现综合性学科比如商业、教育领域与艺术相交融在科学技术层面上形成了跨学科应用。总体来说,它有以下几个特点:(1)专业性知识结构交织。在技术方面,数字媒体融合了数字音频与视频、计算机图形学、网站开发等一些高科技技术。在设计方面,它包括了色彩素描、艺术基础、视听语言和三维设计等;(2)数字媒体产品需具备一些新鲜感,才可以满足人们的一种感知体验;(3)拥有丰富的社会需求与广泛的专业知识是数字媒体的几大特征。
二、艺术的再现性空间
近几十年来一直悄然兴起的就是虚拟现实技术,一门涉及了多个学科的实用与高科技技术。它使用计算机和虚拟现实建模语言等多种技术来生成具有视觉、听觉和触觉感受的逼真的三维虚拟环境,使参与者感受与现实一样的感觉。我们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表达新媒体的再现空间技术。伴随着21世纪计算机的进一步发展,VR技术得到了突破性进步。AR主要使用计算机的图形计算和渲染功能将虚拟物体投影到真实环境中。
模拟空间的设计与建造是我们经过自主的认知意识来实现的,新媒体艺术空间是具有多个维度的,分为动态空间与静态空间,静态空间的延续性是建立在动态空间基础之上的。模拟空间与传统空间两者之间并不具备冲突性,虚拟空间中的立体影像是由假定的空间形式,通过视听觉、触觉、意识感知等构造的。虚拟空间的思维属性是三维空间的时间性持续。新媒体艺术空间指向多个方面,其中一方面指向用户,为用户提供信息以供用户进行选择与互动。使用过程中,多个界面空间选择是因为不同指向界面空间的选择,用户在和这种空间互动的过程中,由于界面不断变化,经过接受意识形成了独特的心理空间。由于互动的未知性,使新媒体艺术空间的创造不得不在特定的空间中进行规划设计。模拟空间为用户提供了一种信息提示,空间内容的未知性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新鲜感。用户与设计师对此空间进行创造与改变,且认知成像是在具体的印象基础之上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线博客空间之中,虽然信息内容具有未知性且可以随时变化,但用户能够预测信息指定内容。用户输入一个奇怪的链接目标,而且目标内容具有未知性,个别独立的新媒体作品是通过连续的更新来延续时间的连续性,连续性特点不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中。总体来讲,新媒体艺术空间的时间延续性连续性,新媒体艺术作品是分网络版与独立式的。新媒体作品的在线版本具有时间交错的连续性。每个空间都有其持续时间,并且用户不断点击交互过程。伴随着科技的持续发展,使真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的结合成为了可能,用户与虚拟墙之间的互动只是对现实和二维虚拟墙的初步探索,虚拟和现实的客观融合,使用户能够把自己安放在虚拟的三维空间之中,并经过改变其自身或三维空间来创建交互式延续。
数字媒体艺术突破了传统的设计原则,改变了传统艺术的内涵和形式,为观众呈现更丰富、更特别的效果。让观众获得更加贴切的情感体验。通过科技的不断更迭创新,新媒体艺术空间的表现形式与内容持续更新变化,不管是现实空间中的虚拟载体还是二维媒介的载体,可以持续刺激创作者创造一个将虚拟现实与虚拟现实相结合的多维艺术空间,以使用户获得信息并满足感官享受。
三、新媒体再现空间的应用案例
(一)影视、娱乐、教育领域中的VR、AR技術
在电影和电视文娱的应用中,人们通过VR的互动与存在感极大地获得了娱乐的趣味性。人们的日常生活娱乐教育等也充斥着虚拟现实技术。目前,许多游戏在故事发展时开始使用电影语言。由于VR&;Live打破了传统视频的“框架”,给人们更强的存在感,逐渐成为电影和电视的重要形式。它已被越来越多的音乐会、体育赛事和其他强烈参与的活动用作传统直播的补充。把电影与游戏结合起来,观众可以参与高度互动的沉浸式电视剧,这将成为VR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
经过VR技术演示教学内容能够把抽象内容可视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内容与新知识。人们可以去观看虚拟现实电影或到虚拟舞台表演等;个别游戏公司还开发了一些虚拟的现实游戏。此类游戏许可体验者在虚拟背景中直接和对手角逐。
(二)通信方面的应用
办公人员还可以通过此类技术来达到真实的指挥与交流。典型的应用程序就是虚拟会议室的系统。 此外,与通信技术的结合还可以创造一种环境,可以为不在地理空间或在一段时间内工作的人员一起工作。在这个虚拟的环境下,人们可以交流、指挥、讨论以及决策。
(三)军事、航空方面的应用
军事领域方面虚拟现实技术也大幅度得到了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对士兵的合作能力起到了提升的作用,还可以模拟真实的军事演习;虚拟现实技术为士兵提供了较真实的模拟战场训练提高了训练质量;仿真的战场技术训练是由战术模拟器提供的,VR在游戏中有一场虚拟的枪战。然后进行虚拟演练,以实际模拟情况并预测战场中的可能情况。
航天飞行的模拟是通过仿真理论和VR技术的融合来实现的。VR技术在美国宇航局有各种研究项目,包括空间站冲天培训、微重力运动和人体工程学以及地球和空间科学中都运用了VR技术。但是,目前国内的航空航天模拟领域还没有相关的VR应用研究。这种环境无疑比真正的培训环境更安全,但也具有现实感。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使各行各业都加入了其中,通过对虚拟现实技术的进一步研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和改变。
(四)工业、医学、商业等方面的应用
在工业设计的应用中就是通过对概念性设计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这就是虚拟的概念技术。现在很多外国公司已经开始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从而大幅节省设计成本。
使用VR技术进行手术操作,培训和测试比使用生物体进行培训和测试更安全、更经济、更方便。医生可以使用从实际患者收集的数据来仔细模拟和计划手术或其他手术。生物学家通过利用VP技术去观察比较复杂的药物主体结构与药物放在一起时的生化反应,来进行各种药物的开发应用;医学上,医学类学校可应用到一些医学的探究与思考,训练与培训的虚拟现实系统,一些复杂的手术也可以通过多次模拟探索到最佳的手术方案,与此同时医生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结语
在可预见的将来,虚拟现实技术在文化旅游和影视领域的主要趋势是以创新的形式出现。由于目前的虚拟现实技术尚不完善,与文化旅游和影视相结合,为创新和发展留有很大的空间。
目前,VR/AR技术的形式和应用模式仍处于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文化旅游和旅游业仍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VR/AR技术在影视领域的应用将继续呈现积极而丰富的发展趋势。VR/AR技术与文化旅游和电影电视相结合的领域肯定会产生新的形式和新模式,在后续的开发中更贴近用户和实际应用。
当然,新媒体的再现性空间在发展的同时有方便人群的地方,也有一些弊端存在,虚拟现实技术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是内容匮乏、内容不佳、互动元素少、视觉体验不佳、画面质量不佳、缺乏标准、硬件要求高、互动体验差;显然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了很多的领域,但是有一些领域还是十分局限的,新的创新方式等待发展与开发。
参考文献:
[1]洪炳熔,蔡则苏,唐好选.虚拟现实及其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9):4.
[2]曾建超,俞志和.虚拟现实的技术及其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3]徐光佑,虚拟现实: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技术,虚拟现实的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PP.V-Vi.1996.
[4]韓晓玲.虚拟现实技术发展趋向浅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2):98.
[5]陈烁.VR技术对电影创作的影响及其发展方向[J].电影文学,2017(17):8-10.
[6]周宪.模仿/复制/虚拟———视觉文化的三种形态[C].中国首届视觉文化传播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7]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
[8]陈瑜.中国新媒体艺术刍议[D].厦门:厦门大学,2006.
作者简介:王余烈(1970-),男,汉族,辽宁省沈阳市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郭盼(1992-),女,汉族,河北省保定市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设计艺术学院2017级设计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