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摘要】目的:探究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籽用于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对象均选自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之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2例下肢骨折患者,由手术单双顺序分成实验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开展基础护理,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开展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籽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案对患者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VAS评分、PSQI评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便秘发生率为5.56%,少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籽用于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睡眠质量、預防便秘,同时缓解疼痛。
【关键词】下肢骨折;围手术期护理;耳穴埋籽;穴位贴敷
随着交通事业、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意外事故引起的下肢骨折也逐渐增加,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还会损伤其身心健康。针对此类患者临床常开展手术治疗,虽有显著效果,但术后麻醉药效消失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以影响睡眠质量,且需长时间卧床休养。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其胃肠功能,极易出现便秘情况。因此本次针对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籽用于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展开了研究。详情如下: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对象均选自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之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2例下肢骨折患者,由手术单双顺序分成实验组(n=36)和对照组(n=36)。以上患者的均开展了下肢手术,并将胶布过敏患者、湿疹患者以及耳溃疡患者全部排除。其中实验组20例男患、16例女患,年龄21-77岁,年龄均值为(48.7±2.7)岁;对照组19例男患、17例女患,年龄22-77岁,年龄均值为(49.1±2.8)岁,以上两组患者的临床常规资料差异较小,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基础护理,具体内容包括:术前做好心理建设、健康宣教、备皮和手术准备,术中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并配合手术医生,术后做好并发症预防、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和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开展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籽护理,具体操作内容:①耳穴埋籽法:术后对内分泌、皮质下、神门穴位消毒,在以上穴位上覆盖王不留行籽并使用胶布固定。待患者恢复意识后对以上穴位使用食指和拇指进行按压,每天3至5次,每次3至5分钟,两耳交替进行,以出现热感、胀、麻、酸为宜,每2至5天更换一次。②穴位贴敷法:对两侧足三里、关元、中脘、神阙穴位消毒,将丁香和大黄研制成粉末,并加入蜂蜜调至成6g的药糊,放置药膏上并覆盖以上穴位,保持十小时后更换。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疼痛感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评估,共计10分,分值越低疼痛感越轻。对患者睡眠质量使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价,共计21分,分值越高睡眠质量越差。并记录两组患者便秘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此次实验数据选用统计软件SPSS19.0分析,计数资料选[n(%)]表示,检验值为x2;计量资料选均数±平方差表示,检验值为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VAS评分、PSQI评分上,实验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便秘发生率上,实验组为5.56%,对照组为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针对骨折情况,临床常开展外科手术治疗,存有较显著临床症状,但是手术属于侵入性操作,会带给患者一定创伤并加重痛苦。而疼痛会对交感神经产生刺激,增加血管收缩,导致手术创口缺血,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同时疼痛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免疫功能,进而延长患者恢复时间。此外疼痛还会影响睡眠,进而减弱睡眠质量。患者术后需长期卧床休养,肢体无法运动,会明显减弱其胃肠功能,进而增加便秘发生率,当患者排便用力过大时就会增手术切口疼痛感。临床针对此类患者常开展基础护理干预,但只能在心理上改善其情绪,并通过分散注意的方式缓解疼痛,导致效果欠佳。随着中医学的发展,穴位贴敷与耳穴埋籽逐渐广泛用于临床,耳部穴位较多、敏感,又和脏腑经络密切相关,而对耳穴进行刺激可调治相对应的脏腑。耳穴埋籽是通过王不留行籽对反应点和耳穴进行刺激。而王不留存有舒经活血、消肿化瘀之功,耳穴埋籽可起到止痛安神作用。而穴位贴敷是近年来新兴的中医治疗方案,具有无创痛性优点,此种治疗方式和药效吸收功效、调节作用以及刺激穴位相关。经络沟通和贯穿机体气血,通过穴位贴敷刺激相应穴位,并由经络传导,以起到安神止痛、活血化瘀和疏通经络之效。
在此次实验结果中,实验组的VAS评分、PSQI评分以及便秘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开展穴位贴敷与耳穴埋籽联合使用,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和减少便秘情况,进而提升患者睡眠质量。
总而言之,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籽用于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减少便秘发生率,并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