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8次报告,“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2.5%,比使用电脑上网的要多出约三三分之一。”这样的手机网络环境给移动直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会,移动直播与新闻相结合,推动了新闻行业的变革。2016年5月,腾讯新闻率先在其移动客户端中推出了“直播”,标志着新闻客户端进人移动直播时代。与传统电视新闻直播相比,移动直播新闻有着自己的特点与优势。
移动直播新闻是一个新兴事物,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令人们随时随地能获取新闻信息,而且获取的信息不是简单的图片文字,而是实时的新闻直播,有更强的现场感。
从2016年5月,腾讯新闻在其移动客户端中推出了直播新闻后,央视新闻、澎湃新闻新华社等移动客户端纷纷开启了自己的新闻直播通道。比如,央视新闻将“直播”放置于页面顶端第二位,仅次于“要闻”;腾讯新闻直接给了“直播"一处单独的页卡。这种“直播+新闻”的创新模式,给予了媒体报道新的活力,也受到了大众的喜爱。移动直播新闻与传统电视直播不一样,它可以实时制作与播放,同时还具有实时互动的社交体验,使得观众观感体验不断升级,有着更强的现场感和时效性。移动直播新闻不是简单地将电视新闻搬到移动端上,移动直播新闻形式更加多样,一件新闻事件的实时报道,可以是现场图片加上文字,也可以是视频直播,还能与观众实时互动[1]。
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市场化媒体,都看到了移动直播给新闻行业带来的价值和机遇,媒体对移动直播越来越重视。2016年奥运期间,超过40家媒体直播近百场,观看人数超过5000万;G20峰会期间,央视新闻微博48小时不间断直播,观看人次达2139万,8家央媒加浙江本地媒体共计直播45场。据央视春晚的数据,通过移动端收看2017年春晚直播的人数占比超过了70%,这些都显示出移动直播新闻得到了大众的关注和认可。
1.时效性更强
相比传统直播新闻,移动直播新闻可以更及时有效地将信息传递给受众。一方面,移动直播新闻对設备的要求不高,人一机就可以完成整个视频的收录和播放,只要拿起手机就可以立刻赶往事发现场;另一方面,移动直播对设备要求低,操作简单,几乎人人都可以成为直播记者。如“北京时间"APP上线之日,360总裁、北京时间董事长齐向东所描述的,“这就像现在打车软件里的Uber,谁离现场最近,打开我们的APP进行直播,他就是我们的直播记者"[2]。这种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媒体在面临突发事件时,人员无法迅速到位的局限。当所有人都可以成为直播记者时,每个地方每个角落都将有一个隐性驻扎记者,事件发生时就能立刻进行新闻播寸良。
2.现场感更强
移动直播新闻由于没有任何后期包装,反而让其更具真实感,能带给观众更强的现场体验。众所周知,电视直播新闻通过后期制作使节更加精良,但观众看到的是传统媒体想要呈现的东西。移动直播新闻打破了电视新闻直播的固定模式,没有任何剪辑与修饰,直播新闻通常都是由个人视角进人事件中第一视角的镜头会让受众更加有代人感。比如,央视新闻与美拍社区合作直播大阅兵,许多直播视频都是由网友拍摄的,这些站在受众自己角度的直播显得更有人气,当天点击量近1亿。人们拍摄出了大阅兵不同的味道,有趣的、高大的、雄伟的,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3.受众参与度更高
移动直播新闻具有实时互动的特点,观众的参与度更高。观众在观看新闻直播时可以发弹幕、发评论、点赞等。腾讯新闻直播平台推出的《回家的礼物》,首日观看人数超过150万,互动点赞数百万以上。央视新闻移动端在春晚直播时,全国各地的观众都纷纷参与互动,留下了一句句新年的祝福和希望,有不少人即使电视开着,也忍不住打开手机看春晚直播,就为了留言互动,增强现场参与感。
4.内容更丰富
过去媒体都盯着一些热点时事,对于生活人文类的直播少之又少,在资讯阅读垂直化的今天,传统资讯直播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资讯需求,那些看似平淡却更直击生活真实一面的直播开始受到用户青睐。比如,央视新闻客户端就直播探秘机场安检人员的“春运日常",不再是以往只报道整体性春运高峰,而是更细致地关注春运背后的故事。腾讯新闻关注了春运中一对90后小夫妻千里骑行回家的故事,获得了700多万人的关注。
尽管优势明显,但也要注意到,移动新闻直播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且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在及时性、互动性和专业性、权威性之间,如何把控移动新闻直播中的伦理界限和准确严谨,对于媒体来说是一大挑战。
1.培养更多适合移动直播新闻的媒体人
移动直播具有草根性的魅力,这是大众被它吸引的原因,所以在做移动直播新闻时,记者应该在表达方式上与传统新闻直播区别开来,将日常化口语与专业表达相结合,以一种贴近群众的方式把新闻事件完整地呈现出来。新闻媒体可以培养各具特色的移动直播记者,改掉高冷播音腔,有深度、有视野,能够亦庄亦谐地把既往人生经验和知识储备转化成直播魅力。移动直播拍摄人员大多需要一个人撑起整场直播,移动直播记者既要能主持节目,又要能驾驭拍摄,还要留意观众发来的实时互动信息,并及时做出反馈,应急思维是移动记者应该具备的日。
2.拓展内容来源,实现合作共享
传统新闻媒体人力有限,受众的口味无限,所以新闻媒体做移动直播要拓展多渠道的内容来源,需要与各方合作,实现直播资源共享,积累更多更丰富的移动直播新闻资源。梁文道曾说过:“为什么要直播这种新闻,因为每一个群体、每一个人都有值得关注的地方。”要做好移动直播新闻,就必须站在受众的角度去思考,选题要更加泛资讯化、民化。比如腾讯新闻策划的《一个人的车站》,关注日本铁道公司为一个女孩上学而延迟铁路停运,在女孩毕业之际宣布退役,用直播记录了列车最后一次运行的全程,令新闻故事更加立体。移动直播新闻能选取的内容很多,不单单是社会新闻.国际新闻,还有情节丰富的真实故事、文化传承等,要做多样化的移动直播新闻。
3.全面利用新闻媒体内容优势
新闻媒体有自身特有的优势,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就能给移动直播新闻提供强大动力。从目前的状况看,低俗内容泛滥.缺乏优质的直播内容是移动直播发展的瓶颈,在这一点上,新闻媒体能够为移动直播提供更多优质的内容。新闻媒体具有强大的公信力与权威性,可以利用这一点,做好舆论监督方面的新闻直播,引导着各类直播平台生产更健康的内容,这对移动直播非常有益。另外,移动直播的形式会随着内容而改变,新闻媒体要做好“领头羊”工作,引导直播内容高质量发展,有内涵的新闻报道才能让人们记住,才能受到群众的喜爱,当内容质量一步步提升时,移动直播会做得更好。
4.融合新技术,创新发展直播新闻
在瞬息万变的科技社会,观众的要求时时在变,直播需要更多创新,才能把观众留住。央视曾推出一个合武高铁穿越大别山的直播活动,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直播中,将不少新技术融入之中,有6个直播机位,有无人机俯拍,还有运用计算机动画技术制作的视频特效,这不仅是一次技术与直播的结合,更是一次对移动直播新闻前景的开创。
新技术的出现也为移动直播新闻带来更多可能。比如将VR技术加入到现场新闻直播中,会给受众提供一种沉浸式的直播体验,让受众真正置身其中感受事件的发展,不是用眼睛去看新闻,而是自己去感受新闻。
参考文献:
[1]王宏昌:《移动互联网时代视频直播新闻发展问题分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8(02)期121-124
[2]曾俊,余泽莹:《移动直播新闻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中国报业》2017第13期40-42
[3]顾习习:《新闻客户端的移动直播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