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杰(右)到群众家面对面做思想工作
从“脏乱差”被浙江卫视《今日聚焦》栏目曝光,成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反面典型,到以小组第一的成绩拿下省级样板,实现村居环境华丽转身,我们用了两年时间。
善作善成何以得?故事里藏着答案。
2000年自警校毕业以来,我便一直工作在基层一线。
2016年8月,承蒙组织信任和培养,我被派往大洋镇担任党委副书记、镇长,这里是缙云县偏远乡镇的“第一大镇”,也是丽水百亿级投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的主战场,与此同时,小城镇综合整治东风正兴,我以全力奔跑的姿态,提出了“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漂漂亮亮”十二字目标,冲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决胜阶段。
大洋镇是丽水市最后两个未创成“市级卫生乡镇”的乡镇之一,“脏乱差”现象严重,特别是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32间违章店面,由于地处镇区最热闹地段,受经济利益驱使,拆除阻力很大。
敢不敢拆、能不能拆,无数双眼睛在盯着。
“曝光是鞭策,更是机遇,我们要以‘32间’拆除为突破口,乘势打一场环境整治翻身仗。”在这个提升紧要关头,我带头立下“军令状”,仅过了半个月时间,所有违章店面“一举拆完”,拆出了责任担当,获得了群众支持。当别人让我介绍经验时,我脱口而出:“赢得民心就赢得全局”。
位于镇区中心地段坊前街一带露天粪缸多,是整治的难点和重点。83岁的王玉秋,由于担心生活不便,一直不同意拆除家门口的两口粪缸。我了解相关情况后,先后10多次上门谈心,并从规划初期就邀请老人参与厕所的打造,真心换来真情,老人欣然接受。公厕建成后,他还主动承担起管护职责。
想干事,干好事,从来就不是一句空洞口号,它是“以身作则、敢为人先”的实干与担当,是“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的诚意与决心。
城镇基础差、资金缺口大、群众质疑多,重重困难需要克服。为节约资金,我精打细算,对每个项目的设计方案、决算报表都反复斟酌,确保把每一分钱用好,哪怕是古盐道公厕洗手池的一个水龙头都不例外,并将清理和拆违过程中收集的废弃条石、农具、坛坛罐罐等作为建筑材料,打造出一道道精细的景观小品。
回看小城镇创建这段不平凡的历程,能作为发展的见证者和创造者,我们的付出很值得。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为党的事业倾心尽力、无私奉献,是初心;为民谋划、殚精竭虑,是使命;加快发展、促进转型,志在必得,是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