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对双语教学较为重视,地下水利用是水务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将地下水利用建设为双语课程对应用型高校的学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对地下水利用双语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思路进行探索,以期更好地完成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应用型;地下水利用,双语课程
应用型高校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为使应用型人才能够更好地了解相关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验,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加强知识储备,并在国内外交流合作中将国内相关专业的成功经验推向国外,需不断增强对双语课程的投入力度。在此背景下,本校的水务工程专业相继开设了生态学概论、地下水水文学等双语课程,具备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本文在总结生态学概论、地下水水文学等双语课程的基础上,结合本校水务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开展地下水利用双语课程进行了探索,以期更好地完成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1 应用型高校地下水利用双语课程的必要性
国内外地下水的研究相辅相成,共同进步。1856年法国水力学者达西根据在砂柱中水的渗透实验,总结出了达西定律;1863年另一位法国水力学者裘布依以达西定律为基础,把渗透定律进一步应用到天然含水层中,建立了稳定井流模型,得出了裘布依微分方程;1930年荷兰工程师德赫莱用数学方法,分析了地下水渗过弱透水层的越流现象;1935年,美国学者泰斯利用地下水非稳定流动和热传导之间的相似性,导出了著名的泰斯公式;1937年美国学者马斯克特在《均匀流体通过多孔介质的流动》一书中,用数学方法较系统地论述了地下水的运动;地下水转化的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得到发展,主要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应用的管理模型、以土壤水为中心的“四水”转换研究[1]。
地下水利用双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地下水的形成、储存、运动、补给、消耗等特征的变化规律,并使学生初步掌握水量平衡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的方法,通过站网观测资料和试验资料来了解地下水动态,并作出地下水资源的初步评价,在学习基本理论的同时,掌握相关的英语表达,为今后从事地下水专业的实际工作或科学研究打下基础,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2 应用型高校地下水利用双语课程建设的思路
应用型高校水务工程专业地下水利用双语课程尚处于探索阶段,合理的教材、教学大纲及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是建设好双语课程的前提条件。
2.1 教材
教材的选用是开设一门课的前提条件,选择英语原版教材是地下水利用双语课程的首选,但笔者通过实际调研发现,英语原版教材并不适合我校学生。原因如下:英语原版教材可选择的范围较小,在亚马逊网站仅可购得《Hydraulics of Groundwater》、《Gravitational Systems of Groundwater Flow: Theory, Evaluation, Utilization》等为数不多的教材,且费用十分高昂,运输较为缓慢。由于国家体制制度、发展水平、传统文化等因素,使得英语原版教材的内容体系与国内的教材存在较大差异[2],地形地貌的不同使得地下水的形成、储存、运动、补给、消耗等有所差异。因此,英语原版教材在我国的适用性不高。此外,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全理解英语原版教材有一定的难度。而中文教材具有通俗易懂、价格低廉、贴合度高、适用性强的优点,因此,笔者拟选择中文教材以完成地下水利用双语课程的教学工作。
2.2 教学大纲及课程内容优化
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因此在制定教学大纲及内容时,应结合实际应用,提出有针对性的培养大纲及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由于本科教育更加注重对专业知识框架的构建,且本科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不可预知性,因此,在进行地下水双语课程教学大纲和内容优化时,应兼顾工作、读研、出国等多个方面,根据中文和外文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调整教学大纲、优化授课内容,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多方面需求。
目前,我校水务工程专业地下水利用学时为24学时,地下水的赋存与运动规律需要10个学时,供水管井的出水量计算需要4个学时,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及水文参数的确定需要2个学时,地下水资源的计算和评价需要4个学时,地下水资源计算的数值法需要4个学时;这样的授课学时在加入英语教学之后,需要对英语教学和专业教学的配比做出适当的调整。在总学时不变的前提下,可适当减少与已学课程有交叉、实际应用较少、对学生进一步深造帮助较小的知识点。比如:可适当减少地下水的赋存与运动规律章节的授课学时,以增加英语教学的比重。
2.3 教学改革
高校双语教学可以是全英文教学、英文内容双语混合教学、英文内容汉语教学等多种形式[3],虽然全英文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能力锻炼和提升的好机会,但英文内容双语混合教学这种形式可能更符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针对以上教学模式,提出以下几点改革措施:1)优化教学内容,使得所讲授的知识点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应用;2)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可在教学中采取翻转课堂的形式,增加学生讲PPT的次数,提升学生的积极性;3)增加中英文视频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4 评价方式改革
应用型高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需要对评价方式做出一定的改革,可适当增加平时成绩的比例,出勤占10%,PPT占20%,视频讨论占10%,期末考试占60%。
3 结语
应用型高校对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下水利用双语课程的建设对应用型高校的学生从事地下水专业实际工作或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提升其竞争力,还能够为地下水在国内外的交流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虎胆·吐马尔白.地下水利用[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2]王娟,金光洙.普通高校开设环境影响评价双语课程的探索[J].现代交际.2019(4):193-194.
[3]周清麗.高校英汉双语教学特点与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0.
作者简介
杨明杰(1991-),男,皖江工学院 水利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