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2019-08-22 05:48杨淑利乔晶曲广东
速读·中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定义特点策略

杨淑利 乔晶 曲广东

◆摘 要:本文借助前任研究探析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定义及发展特点,并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针对如何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问题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定义;特点;策略

1问题的提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语言是工具,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它。”幼儿期更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在人类社会的交往中,语言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更是通过语言与周围的人群进行交流,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成为了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2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定义和体现

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是指幼儿用口头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以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的一种能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幼儿的发音清晰度、词汇丰富性、表达完善度等方面。

3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特点

3.1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渗透性

语言表达是渗透在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中的。首先,幼儿在生活中与人交流的时候,周围人们提供的信息影响着幼儿的表达,而幼儿的一言一行却也影响着周围人们的言行。第二,教师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引导则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第三,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其他教育领域的配合,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帮助各科领域更顺利的发展,而各科老师的语言指导也可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2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易行性

成人的语言表达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榜样,环境是幼儿获得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条件,这两种因素极易影响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3.3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自主性

皮亚杰说:“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是指导,要尊重幼儿天性。”幼儿是拥有自主性的个体,即使是在同个情境和完全相同的范例前,也只有那些自己能够理解和模仿的范例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并有意识地去加以练习,所以他们的表达也通常是不一样的。

3.4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循序性、渐进性

幼儿学习和掌握口语表达都需要一个过程,从无到有,从不会表达到会表达再到完善表达,积少成多,逐步形成、逐步完善,不可能期待那种“一教就会”的效果。

4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几点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针对幼儿的语言表达制订了以下目标:①喜欢与人谈话、交流;②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③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这三点目标都体现了幼儿口语表达的目标。幼兒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不仅有其自身的特点,也受教师、家长、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根据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目标、特点、制约因素以及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对策与建议。

4.1重视一日活动中的语言教育

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渗透性特点告诉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进行交往。要使每一位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教师要树立宏观的教育思想,将幼儿的一日生活当成一个大课堂,积极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大胆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并适时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引导。小班的幼儿在吃完饭或洗完手的时候,经常会说:“老师,我完了!”作为教师的我们这时候没必要刻意去强调幼儿的错误,而应该在不伤害幼儿自尊心的情况下有意识地进行引导,我们可以重复一遍他想表述的内容:“哦,你吃完了!”“你洗完了!”重复的时候把“吃”和“洗”字的语调加重,多引导几次幼儿慢慢地就能接受了。

4.2耐心倾听、适当表扬,让幼儿敢说、想说、爱说、有机会说

教师应尊重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选择适宜并让幼儿感兴趣的谈话内容,支持和引发幼儿表达的愿望,为他们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鼓励幼儿的每一次表达,让幼儿通过语言表达体验到语言交流的成功和快乐。当幼儿词不达意或表述不完整时,不要急于打断,这样会给幼儿造成心理负担,影响幼儿说话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4.3加强教师的语言修养,坚持用普通话与幼儿交流

成人的语言是幼儿学习的榜样,教师更是幼儿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教师更需要讲好普通话,克服方言,规范口语,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用自己标准的普通话与幼儿交流,促使幼儿增强发音的准确性。

4.4让幼儿有自我表现的机会

口语表达能力是在不断积累和练习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是需要训练的,要让孩子自信、完整的表述少不了平日的语言训练。在平时的语言训练中,建议教师多鼓励幼儿进行反复、多次的尝试,让幼儿练说。在幼儿园里,教师可以利用早谈时间,或者在课程安排里安排一些包括讲故事、自我介绍之类的活动,来训练幼儿自我表现、自由发言的能力。

4.5丰富幼儿词汇量、鼓励幼儿完整表述

词汇量的丰富与否直接关系幼儿语言口语表达能力的强弱,平时要重视幼儿词汇量的积累,循序渐进地渗透在各科的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完整表述经历着从不能完整地说完一句话到完整地说一句话,再到连贯地说一段话,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注意对幼儿提出说完整句的要求。当幼儿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只用简短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完整地表述一遍。比如,当教师抛出一个问题:“请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一般只会用一连串简洁的名词来回答他看到的东西,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要求他用“我看到了……还有……”这个句式来回答,多次运用之后小朋友就能够掌握这个句式了。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赵玮译.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2]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05.

[3]皮亚杰.The Language and Thought of the Child[J].书号.

猜你喜欢
定义特点策略
以爱之名,定义成长
定义“风格”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Passage Four
教你正确用(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