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李 张丹
与兴澄特钢的并购重组完成后,大冶特钢将成为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产品规模最全的专业化特钢生产企业。
2月26日晚间,总部位于湖北的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冶特钢”,股票代码000708)披露2018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收125.73亿元,同比增长22.94%;净利润5.1亿元,同比增长29.19%,净利润水平创下7年新高。
实际上,2018年上市钢企普遍营收增长。譬如总部位于长沙的华菱钢铁2018年业绩预告净利润为66.3-69.3亿元,同比增长61-68%,创造了历史最优业绩。
不过,大冶特钢最被关注的热点并非年度业绩,而是与兴澄特钢的重组进展。
据了解,大冶特钢目前实际控制人为央企中信集团,重组完成后,央企中信集团的特钢板块将实现A股整体上市,而大冶特钢也将蜕变成年产量1300万吨的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产品规模最全的专业化特钢生产企业。
钢铁这个行业对不少读者都缺乏吸引力,很多人对大冶特钢这家企业也缺乏了解。为此,支点财经记者先做点历史介绍来“提提味”。
1890年,为了将修筑京汉铁路的材料把握在自己手中,湖广总督张之洞决定兴建汉阳铁厂,并开办了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冶萍公司”)。
大冶特钢控股股东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冶钢”)的前身大冶铁厂,正是是汉冶萍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1948年,大冶铁厂改称华中钢铁公司,后又改为大冶钢厂。
1993年,经湖北省原体改委批准,由大冶钢厂作为主要发起人,以其生产经营主体部分与东风汽车、襄阳轴承厂共同发起设立大冶特钢。1997年,大冶特钢在深交所上市。
2004年,央企中信集团下属企业出资收购了新冶钢。这一过程中,大冶特钢的股权结构也发生了改变,逐渐成为中信集团间接持股58.13%的国有控股企业,同时也是中信集团特钢板块中唯一的A股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大冶特钢已担负起让中信集团特钢板块整体上市的重任。
2018年12月25日,大冶特钢申请股票停牌,并在2019年1月2日通过了重大资产重组预案。1月3日,公司披露了重组预案。
根据预案,大冶特钢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中信集团旗下中信泰富特钢投资有限公司、江阴信泰、江阴冶泰、江阴扬泰、江阴青泰、江阴信富合计持有的兴澄特钢86.50%股权,标的资产预估作价231.82亿元。
“兴澄特钢效益一直非常好,而且中信集团大量钢铁资产都在该公司之中。”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海民对支点财经记者说。
这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大冶特钢在中信集团中的战略地位再度提升。
不过,大冶特钢这家“根红苗正”的企业一直无比低调。
支点财经记者曾多次以直接间接方式去联系采访这家企业,均未成功。
据年报显示,2018年“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仅有1次,且为“机构调研”而非采访安排。
在年报中,大冶特钢将业绩增长的原因主要归结于“宏观形势”,摘录如下:
“2018年,国内基础建设、机械、汽车、能源、造船、家电等主要行业钢材消费量保持良好态势,钢材整体需求量旺盛。同时,受益于我国供给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出清地条钢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下,钢铁供需更加合理,钢材价格持续高位运行,钢铁行业整体效益大幅攀升。”
对此,支点财经采访的多位业内专家也表示认可。
“2018年,原料粗钢的成本平均增加了140多元,而同期全口径钢材产品的销售价格平均提高了350元左右。如此差价,企业想不盈利都难。”综合性钢铁专业网站“钢之家”分析師王中元对支点财经记者说。
2018年前11个月,全国主要钢材批发市场均价为每吨4545元,比2017年同期上涨11.22%,是2013年以来最高水平,再加上钢材生产主要成本的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基本稳定,行业效益达到历史最高也顺理成章。
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的八大钢材品种2018年均价与上年相比均有所上涨,其中,中厚板涨幅最大,为12.7%;冷轧卷板涨幅最小,为4.9%;其他品种均价涨幅在7%-11%之间。
从上市钢企目前公布的业绩情况看,2018年业绩普遍表现出色。招商证券预测,2018年钢铁板块业绩同比增长35%,钢铁行业盈利迎来高峰。
“我所了解的大部分钢铁公司去年都是业绩上涨,普遍发展较好。”刘海民向支点财经记者如是说。
不过,从2018年11月开始,受诸多因素影响,钢铁价格开始滑坡。
在年报中,大冶特钢对这一问题也有具体表述“国内钢铁产能过剩、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钢铁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环境保护和价格高位运行的原材料使企业面临很大压力,国际贸易摩擦演变成全球贸易战后,制造业深受影响,导致钢材出口国际环境变得更加严峻,企业间的竞争激烈,以致在下半年,钢铁市场行隋出现波动。”
刘海民判断,在2019年,以上这些因素都将持续影响钢铁行业发展,行业整体利润可能相应收窄。
此外,在房地产小周期尾声,汽车、家电等消费下滑的背景下,随着去产能政策效应边际递减,钢铁行业能否持续风光也值得关注。
“今年不少钢企都可能有单月负增长的情况。”王中元如是说。
面对诸多挑战,大冶特钢所处的特钢领域恰恰是个“避风港”。
在一般人认知中,总觉得钢铁是周期性行业,业绩容易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