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志才 合肥工大工程试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道桥施工中需要对混凝土施工进行流程化管理,不同流程节点上需要采用不同的混凝土技术,进而满足施工要求。然而现代许多市政道桥工程中,经常出现混凝土技术实施不规范的现象,导致工程质量受到影响,这说明现代工程单位或施工人员对于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功能了解还不充分,需要继续加强。
市政道桥工程施工质量与混凝土材质的质量相关,而混凝土材质质量取决于混凝土原材料的配合比。根据市政道桥工程的相关规范,首先要确保原材料种类齐全,大致包括矿渣酸盐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外加剂以及水,其次在各原材料的规范要求方面,矿渣酸盐水泥的强度一般为C30;粗骨料需要选择0.005m~0.004m的连续级配碎石,同时碎石含泥量不能超过1%;细骨料需要选择粗砂,含泥量不能超过3%;外加剂应当选择磨细Ⅱ级减水剂、粉煤灰;水常规要求为17%,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上述配比条件下,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水分过度流失,有效控制混凝土水化热的问题,还能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控制,有利于混凝土的质量[1]。
如果确定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已达标,需要依照顺序将原材料投入拌和场地当中,之后采用拌和设备或者人工来进行拌和,在拌和时要注意相应的规范。要避免拌和顺序随意颠倒,拌和的速度、力度都要进行控制,尽可能保持匀速,待拌和完成之后,需要将混凝土静置一段时间,通过其自作用来实现材料稳定。
待混凝土稳定之后,即可进入混凝土运输阶段,即为了避免环境污染,混凝土拌和场一般会远离施工现场,所以需要进行混凝土运输。运输过程中,需要采用搅拌罐来进行装料,以维护混凝土的稳定性,搅拌罐的搅拌速率为3~6r/min,运输车辆在行驶过程当中,应当尽可能的避免大幅度晃动,大幅晃动不但具有安全风险,还容易造成混凝土离析问题,所以需要对此保持重视[2]。图1为搅拌罐。
图1 搅拌罐
待混凝土运输完成之后,即可进入混凝土浇筑施工,此项施工要重点关注混凝土裂缝问题。具体来说,可以对混凝土的骨料级配进行优化,即采用钢筋、引气剂、塑化剂等来提高混凝土强度,同时降低其中水泥用量;在浇筑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浇筑层的厚度,在一般市政道桥工程规范中,厚度不能超过500mm;浇筑必须保持连贯性,两个浇筑面的浇筑时间差不能超过第一浇筑面的初凝时长;浇筑同时需要埋入测温管,通过测温管可以时刻了解混凝土的内外温度,有利于混凝土质量;浇筑同时可以埋入冷水管,给之后养护工作提供便利[3]。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需要进行混凝土振捣,此项工作主要是为了使混凝土的孔隙率减少,增加混凝土内结构的密实度。具体来说,混凝土振捣工作的要求与拌和类似,即振捣需要均匀,要控制振捣用力、振捣速率、振捣方向,同时在振捣过程当中还可能出现浮浆问题,对于此类问题需要在浮浆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用抹尺将其去除。此外,振捣还要关注浇筑混凝土的平整度,如果发现不平整现象,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混凝土振捣完成之后,混凝土施工流程基本完结,只需要等待混凝土自行凝固,但如果完全依靠混凝土自行凝固,很容易因为外界温度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水化热等现象,不利于混凝土质量问题,因此需要人工进行养护。混凝土养护工作一般分为两个方面,即保温与降温,这两个养护方法的选择,需要通过预埋的测温管来了解混凝土当前温度,如果温度过高则需要开启预埋冷水管来进行降温,或者直接对混凝土外部泼水;如果温度过低则需要在混凝土上铺盖草席、塑料薄膜等来实现保温,如有必要还可以选择大棚与暖气设备来实现保温。此外,混凝土养护工作中除温度控制以外,还要对混凝土水含量进行控制,即水含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具体应围绕设计要求来进行抉择。图2测温管。
图2 测温管
现代市政道桥工程主要采用“人工+设备”施工模式,因为人工存在误差性、不稳定性,所以会影响施工效果,直接导致混凝土质量受损。具体来说,人工在施工过程当中,因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很难确保施工的准确性,进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其次在不稳定性影响下,人工可能出现工作失误,尤其在市政道桥工程这种大规模工程当中,人工因素问题会被放大数倍。因此,人工因素是导致混凝土施工不达标的常见因素之一。
现代市政道桥工程对于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存在缺陷,即主要控制混凝土原材料强度、配比等主要参数,而对于其他次要参数则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下文将从水泥、水的质量控制方面对此类问题进行分析。
2.2.1 水泥质量控制问题
目前,很多市政道桥工程因为对质量的追求,会刻意选择一些质量表现良好的混凝土,但这些混凝土未必与实际条件相符,例如选择强度表现更大的混凝土,此类混凝土之所以强度较大,是因为其内部某个原材料的含量更高,容易导致混凝土在实际施工当中大概率与实际参数不符,导致拌和不充分等问题。
2.2.2 水质量控制问题
通常市政道桥工程只对混凝土拌和用水的用量进行控制,而对于水质是否纯净则存在一定的忽略。具体来说,围绕就地取材的原则,市政道桥工程时常会选择施工现场附近的水源,而此项选择相对随意,只要水源没有明显的污染表现就可能被选择,此时如果水源内存在碱性、酸性等肉眼不可见的物质,就会对混凝土质量造成重大影响。
某种角度上人工误差性、不稳定性是不可完全消除的,所以在面对人工因素问题时,只能做到降低其影响概率,本文建议市政道桥工程单位加强自身的人工监管力度,通过管理制度、管理实施、处罚机制来进行控制。具体来说,在管理制度方面,需要围绕实际施工要求来制定工作制度,并将其交于监管人员落实,通过监管人员职权与工作制度的结合即可生成管理制度;管理实施方面,则需要监管人员围绕工作制度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处罚机制方面,当监管人员发现某施工人员出现了不规范施工问题,需要及时制止,并酌情进行处罚。
就上述(2.2混凝土原材料问题)分析可见混凝土原材料方面的主要问题为盲目选择,那么要对此问题进行管制,应当结合实际要求来对原材料进行合理选择。具体来说,首先需要先确认市政道桥工程的实际质量要求,其次根据要求来选择相符的混凝土原材料,不能因为追求质量而盲目选择,同时还要对水一类的材料进行检验,避免污染现象。
混凝土技术是市政道桥工程当中重要的施工要素,与市政工程质量关系密切;如果想改进混凝土施工技术与工艺,需要分析当前市政道桥工程混凝土技术实施流程;剖析当前市政道桥工程混凝土技术实施普遍存在问题;并针对普遍问题,切实提出并实践相关工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