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艳
(西安医学院医学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21,605370761@qq.com)
高等医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在未来的医务岗位上能够从心理、情感等各个角度出发接待和诊治患者,做到既能缓解和治疗疾病,又能从心理和精神上给予患者家属以理解,真正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理念。但目前我国的高等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模式仍以培养学生的相关临床、护理、药学等专业知识为主,对学生在良好品德、优秀人文精神方面的培育不够重视。因此,提高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拓宽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教育的途径迫在眉睫。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医学院校里最连续的课程之一,具有系统性,完全可将人文教育渗透到语言学系统中[1]。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就要以医学人文内容为依托,以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人文精神为导向,构建多元、多层次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医德素养,满足国家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需求。
以内容为依托的英语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CBI)是指将语言教学建立于某个学科或某种主题内容教学之上,把语言学习与学科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学科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同时,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2]。1985年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所提出的有意义的输入假说理论是CBI的理论基础。Krashen认为语言能力的掌握不是通过大量枯燥的语言练习而是通过所谓“有意义、可理解”的输入完成的。因此,以内容为依托的英语教学的核心就是将专业内容和语言学习相结合,以学科为导向,以语言为工具,在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也对相关学科的人文性知识、通识性知识进行灌输,提高学生学术英语的水平,同时为高阶段的学术英语写作夯实基础。
根据CBI理论,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可以将语言教学建立在医学学科的基础上,通过选择与医学生行业相关的阅读文章和材料,有效掌握语言知识,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教师通过挖掘教材中人文精神的切入点,在讲授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同时扩充词汇量,使学生具备充分的语篇知识,掌握语体风格、作者思路、观点和态度,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医学人文思想和素质,以满足新时代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需要。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将医学知识和技能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把“授业”与“传道”“解惑”统一起来,能够更有效地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3]。高等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不但是学生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平台,更是通过教师讲授,同伴互助学习以及线上资源学习等途径使学生成为具有批判创新能力,良好医德素养和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医学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以医学人文内容为依托的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将学生的专业与英语语言的学习相结合,英语教师从一名语言的讲授者,成为引导学生进行医学人文阅读,感悟人文精神的引领者,同时学生对于在专业课程学的一些相关术语和理论也能用于医学人文英语的学习,提高语言和专业能力。各种课堂活动的开展能够增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动力,使其能主动发挥和运用自己与同伴小组的感知、交流和推理的能力,课堂气氛活跃,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医学是一门文理兼具的科学。医学绝不是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属性应是其内在的特质,医学人文是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不应当作为医学的补充[4]。 医学人文的基本内涵是人道主义、人本情怀、人道精神、公益思想和博容理念,具有人性至上、生命至重、健康至高、人格至尊以及和谐至要的特征。以医学人文内容为依托的医学院校大学英语课程通过教材讲解、课外知识拓展以及以医学人文为主题的课堂活动的开展向学生展现医学文化的内涵,凝练医学人文精神,使学生反思其职业道德观,增强学生的人文情怀,提高医学专业素养。
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大学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英语词汇、句型等语言知识的讲授,更是引导学生对作家作品和写作风格等方面进行批判性反思的过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为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中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语言教学提供了政策依据,论证CBI模式的应用将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品质,使他们的语言能力和学业水平同步得到培养[5]。通过以医学人文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在进行相应语言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借助课堂小组讨论,个人演讲等方式阐述自己对医学人文相关知识的看法,如代孕、医学整形、临终关怀等话题的思考,有助于其批判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时对自身专业和未来职业发展进行反思。
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可以由基础英语课程、医学人文英语通识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三部分组成。医学院校的第一、二学期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应以语言基础类课程为主,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进行训练,同时教师在讲授教材时,挖掘文章的人文情怀,引导学生思考每篇文章或者主人公所彰显的人性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同理心。第三学期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可以围绕医学人文英语通识类课程进行,如医学人文英语阅读、医学与文化、医学与文学和医学人文英语影视鉴赏等课程。第四学期根据不同的专业可以开设临床英语、 护理英语和学术英语写作等课程模块,促进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以及医学英语学术水平的提高(见图1)。
图1 以医学人文内容为依托的医学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模块
在英语课堂的思想和智慧火花碰撞中,每个医学生的人文学习、感知以及观点都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与理解,这正是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最佳成长点[6]。以医学人文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课程的讲授既要拓展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的相关知识,又要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模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教师可以通过翻转课堂、课堂面授以及组织学生协作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课前教学阶段,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网络平台将每个单元相关的人文内涵丰富的视频或者音频资料传给学生,要求学生自学,同时设定一定的练习检查和巩固自学材料。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首先就线上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然后就课文中的语言点以及人文知识点进行讲解,同时通过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就课前给的视频资料进行探讨,形成报告并且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学生课后通过作业以及第二课堂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见图2)。
图2 以医学人文内容为依托的医学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体系
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是促进教学改革、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7]。大学英语课程评价对于英语教学具有导向的作用,应该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导的评价模式,就是要从多个维度对医学本科生的外语能力进行评价。同时,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文献检索能力以及语言运用和跨文化沟通能力都要作为评价的观测点,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促进医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例如,大学英语课程可以由原有大学英语总成绩=30%平时成绩+70%期末成绩的分值配比,可以改为总成绩=4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60%平时成绩。其中平时成绩考核标准就是针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见表1)。
表1 以医学人文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课程学生平时成绩细则
以医学人文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堂活动,将语言教学和医学人文精神融入课堂活动设计中。例如,第一学期的大学英语的课堂活动以话剧表演为主,旨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语言的应用能力。在第二学期的大学英语课堂活动中,以医学为背景的话剧表演为主,学生能够用相关医学术语来表达关于医患关系、巡诊问诊的相关话题,同时对于学生医学知识的积累和后续医学英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三学期对学生开展以演讲、辩论等形式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第四学期根据医学人文主题让学生进行资料搜集,小组汇报的形式提高资料搜集整合、医学英语词汇积累、团队协作的能力。
作为语言教学的媒介,大学英语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材,同时也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进行隐性教育的助推器。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维度和层次挖掘教材中有关人文情怀和医学精神等话题和素材,将语言教学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融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文化感知力和理解力,内化为他们职业素养(见表2)。
表2 以医学人文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教材中人文主题的提炼
目前多数医学院校都开通了网络教学平台和自主学习平台,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并结合医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像通过四六级、考研、撰写医学论文等,有针对性地为他们补充课外阅读学习的材料[8]。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课后对经典的医学人文的文章进行故事性阅读,例如通过对“自闭症”“艾滋病”“代孕”“器官移植”“急救”等各种医学话题的道德、伦理和思想性探讨,塑造学生科学、健康、积极的医学职业素养和人文关怀理念,为培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英语水平打下基础。
在注重深挖课堂潜力的同时,不能忽略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教师要有目标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活动,进行自我提高[9]。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和医学人文素养,笔者所在的医学人文英语的学科团队积极开展各类课外活动。例如,在第一、二学期组织医学英语微电影大赛、配音大赛和征文大赛,学生参与热情高,在微电影中设计了医患关系、职业道德等主题,在征文大赛中也就自己的“医学梦”表达了对于医学专业的热爱以及自己的职业规划。并在第三学期开展了医学人文英语阅读和医学人文英语写作大赛,提高学生的医学英语的应用能力,同时在写作大赛中通过图表作文的形式来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以及医学术语的应用能力。这些活动和比赛的开展,既丰富了校园医学人文氛围,又促进了学生对于自己的学科性质和职业素养进行反思和批判性思考,有利于其医德素质的提高。
人文性和社会性是医学的本质属性,实现医学人文价值是医学的终极价值。以医学人文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课程不仅从课程内容上进行改革,更重要的是同时将对医科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要求,即信息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明确作为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大学英语课程与医学专业英语课程整合的重要基础,也是普通英语课程向专业英语课程转型的重大举措[10]。作为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的有效平台,大学英语课程通过对学生英语语言的教育融合人文教育,顺应高等医学教育国际化、信息化的整体趋势,促进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其成为不仅具有专业的语言知识技能,而且还有厚重的人文素养的复合型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