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动态调整的灰色关联分析以国家级能化基地榆林市为例

2019-08-22 10:06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9年9期
关键词:榆林市第三产业关联度

(榆林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

1 引言

产业结构的重要作用在于通过自身的调整转变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在有效的资源中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产业结构调整一般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两个方面。产业结构合理化注重的是各产业间的相互协调,产业结构升级则是产业结构从低层次向更高层次体系转变的过程。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研究区域内产业结构现状、形成路径、动态调整和优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产业结构理论是在将经济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到产业结构层次而逐渐演化形成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最早尝试从结构角度研究经济活动。1931年,费希尔在《安全与进步》一书中首次划分了三次产业,1935年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宽泛地应用了“三次产业”的思想,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1954年,Lewis W A通过二元经济古典模型,阐述了产业结构调整是社会经济增长重要源泉的理论[1]。随后,相关研究层出不穷,如Jung T Y等对产业结构转移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2]。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外学者已将产业发展的研究领域深入到各个部门和行业内部,如Rubin R M等通过分析供不应求的市场结构与当前产业环境状况,讨论了航空产业结构变动对社会经济和消费者的影响[3]。在国内,众多学者选用因子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偏离—份额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等多种量化方法对国家层面和省域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研究与探讨。陈海明等应用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了江苏省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4];刘月兰等对我国新疆地区产业结构的动态变迁进行了详细统计分析,得出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影响甚微,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较低[5];宋周莺、刘卫东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自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产业结构对资源有明显的依赖性,且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6];何平、陈丹丹等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产业结构具有高度化的发展态势,但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不是很明显[7];谭鑫、赵鑫铖通过方差分解贡献、统计学描述、脉冲响应分析方法研究了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8]。类似的参考文献和成果还有很多[9-12]。基于能源大省陕西省的研究文献主要有陈正、郑玉林对陕西省工业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陕西省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13];孙淑文研究认为陕西省应提高农业总产值,快速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14]。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产业结构的演进、调整和优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贡献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结果往往不同。研究关注西部欠发达资源地区的成果并不多见。

榆林市地处陕、甘、宁、蒙、晋5省区交界处,为国家级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属“呼包鄂榆城市群”规划建设核心城市,由于富集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岩盐等能源矿产资源而享誉国内外,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下拥有10亿元的矿藏财富,矿产资源的潜在开发价值超过46万亿元。凭借能源资源的开发、转化及利用,榆林已成为拉动陕西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连续多年经济总量稳居陕西第二,紧随省会西安之后。然而,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榆林仍属经济快速发展的落后地区,底子薄,生态环境脆弱,属典型的欠发达资源富集区。探究榆林市产业结构的形成、动态调整状况及其优化路径,认清产业结构布局和构建榆林产业发展思路,可为政府部门制定有效的产业发展政策和其他欠发达资源区的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 榆林市产业发展现状及路径分析

2.1 榆林市产业发展现状

从图1可见,自2001年以来,尤其是在2003年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批复建设后,凭借能源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榆林市的GDP、三大产业各自的产值均迅速攀升,但在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据主要位置。

图1 榆林市GDP、三次产业产值及各产业贡献率

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经过2001—2010年的动态波动和演变,榆林市第二产业的贡献度显著攀升,2011年后稳定在70%左右;第三产业处于下降趋势,位居其次,贡献度稳定在20%上下;第一产业贡献度最低不到10%,但基本稳定。由此可见,榆林市的产业发展呈现第一产业徘徊不前,第二产业独大且增长迅速,第三产业缓慢改观,向好的状态转变,但产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长期存在,产业布局和结构欠合理。

2.2 榆林产业体系的形成路径

以红枣产业链为主的第一产业:枣树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之一,榆林拥有3000多年的枣树栽培历史,遍布12个县区,尤其是以沿黄河六县区种植面积最大,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1995年榆林市清涧县被国家农协会列为全国红枣特产县,并将其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1998年国家林业局命名榆林市佳县为“中国红枣名乡”。2015年底,全市红枣产量40万t,产值达到20亿元。由图2可见,自2005年以来榆林市红枣产量占水果产量的比重超过50%。

图2 榆林市红枣产量占水果总产量的比重

以能化产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榆林市能源资源的开发建设已有近30年的历史,尤其是2003年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以来,煤炭、石油、天然气组合式开发,抱团式发展,构建起了以煤炭资源开发为基础、能化产品生产为支柱的能化产业体系。目前,榆林已成为国家西煤东运、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源头,是西部地区生产要素流向最集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由图3可见,以2001—2015年的数据为例,榆林市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占工业总产值达到40%,且增长趋势明显。

图3 榆林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与工业总产值变动

以古城文化和塞北大漠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榆林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称“上郡”,始于春秋战国,兴于明清,素有“小北京”之美称,享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美誉。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第一台的镇北台,我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古城——榆林古城,“露天书法艺术宝库”的红石峡,还有统万城遗址、沙漠淡水湖红碱淖、榆林国家沙漠森林公园、石峁遗址、白云山道观、青云寺,悬空寺、二郎山、府州城、高家堡古城和西峰寺等各大文化旅游景点。此外,榆林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边塞文化繁荣,大漠风情无限,塞北观光体验正当其时。综上所述,得益于优厚的历史自然条件和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策略,榆林市旅游业具有较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初步形成了毛主席转战陕北的红色旅游、塞北古城文化、大漠塞北风情和生态农牧旅游于一体的特色旅游业格局。

3 榆林市产业结构动态调整的灰色关联分析

本文基于榆林市2001—2015年GDP、三次产业产值及三次产业结构内部的各有关数据,参考借鉴相关文献资源[15],建立灰色关联模型,计算榆林市三次产业与GDP和三次产业结构内部各主要部分之间的关联程度,据此揭示和分析榆林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动态联系和运行特征。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以GDP与三次产业产值之间的关联分析做过程说明,各产业内部的关联性测度只做结果说明和相应的分析。

3.1 国内生产总值与三次产业的灰色关联分析

序列的无量纲化处理:以XG表示榆林市国内生产总值,XY、XE、XS分别表示榆林市第一、二、三次产业产值,见表1。把(XG)作为参考序列,(XY、XE、XS)作为比较序列。依据灰色关联分析的理论和步骤,首先进行序列的初值化分析,以2001年作为基准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根据式(1)得到无量纲的初值化数据,见表2。

(1)

差序列计算:将GDP的无量纲化值作为参考序列,剩下的因素变量作为比较序列,依据灰色关联理论,计算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的差序列,即对每个K进行计算,公式为:

(2)

根据式(2)得到差序列,见表3。

表1 榆林市GDP与三次产业产值原始数据(100亿元)

表2 榆林市GDP与三次产业产值参考序列初值化

表3 榆林市GDP与三次产业产值的序列差

灰色关联系数和关联度的计算:灰色关联的分辨系数ρ取值范围为[0,1]。在计算灰色关联系数的过程中,一般是人为给定分辨系数值,在此选取0.5作为ρ值。ρ取值越小,分辨率越大。

根据关联系数的计算公式,本文得出的关联系数见表4。

(3)

表4 榆林市GDP与三次产业产值的关联系数

关联度计算公式:

(4)

计算榆林市GDP与第一、二、三产业的关联度分别为:RY=0.442、RE=0.954、RS=0.695。本文将榆林市的关联度按大小顺序排列,其顺序为RS>RE>RY,即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榆林市国内生产总值对第二产业的关联度为0.954,说明榆林市的生产总值对第二产业有很大的依赖性;第三产业关联度其次,但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第一产业关联度最小。因此,榆林市确立能源工业反哺农业产业和打造现代特色农牧基地的发展目标是非常切实和必要的。

3.2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

以X表示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Xn表示农业生产总值,XL表示林业生产总值,XX表示畜牧业生产总值,Xy表示渔业生产总值,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见表5。

表5 榆林市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灰色关联系数

由表5和式(4)可得:RN=0.954、RL=0.438、RX=0.848、RY=0.578。本文将关联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RN>RX>RY>RL。关联度顺序说明目前榆林市的农林牧渔业还是以传统农业(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与农林牧渔业的关联度达到0.848,说明榆林市近些年来实施退耕还牧政策,大力发展养羊、养土猪等畜牧产业的效果明显,导致农林牧渔业对畜牧业有很大的依赖性。榆林市林业与农林牧渔业的关联度为0.438,虽然关联度最低,但林业与农林牧渔业在将来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此外,榆林市退耕还林,大力栽种各类瓜果林木的经济效益在未来几年也会逐渐显现出来。

表6 榆林市工业内部结构灰色关联度排序

3.3 工业内部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

本文以Y表示工业总产值,YM表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YS表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YF表示非金属矿采选业,YN表示农副食品加工业,YP表示食品制造业,YJ表示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XY表示石油加工、炼焦业,YH表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XZ表示医药制造业,YK表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YD表示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YG表示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见表6。

由表6将关联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RM>RD>RS>RY>RH>RP>RF>RG>RK>RJ>RZ>RN。根据关联度顺序可知,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对工业总产值的灰色关联度均在0.9以上,说明榆林市的工业发展主要集中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资源方面和相配套的能化产业及其转化应用领域。为绿色可持续发展,榆林能化工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3.4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

受数据资料的限制,榆林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分析主要选取2004—2015年的统计数据,出于研究目的的侧重,对第三产业总产值、社会销费品零售总额和旅游业收入进行灰色关联分析。以XS表示第三产业总产值,ZS表示社会销费品零售总额、ZL表示旅游业收入,计算结果见表7。

由表7和式(4)可得:RS=0.894、RL=0.733。根据关联度计算结果可知,榆林市的社会零售业与第三产业的关联度大于旅游业与第三产业的关联度,说明榆林市的旅游产业发展欠佳和挖掘不足,亟待进行特色型、创新性开发,进而通过旅游业发展带动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公共设施管理业和其它服务业的协同跟进,促进榆林市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

表7 榆林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灰色关联系数

4 探讨与建议

4.1 结果探讨

本文通过对2001—2015年榆林市产业发展现状、产业结构形成路径及动态调整的灰色关联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凭借富集能源资源的开发转换优势,榆林市整体经济迅速崛起。特别是2012年后,三次产业各自对GDP的贡献度基本趋稳,第二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远远超过第一和第三产业。虽然榆林市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但第二产业比重过高,而第一、三产业比重较低,产业结构单一、发展不平衡、调整布局不合理。②从榆林市现有产业体系的形成路径来看,榆林市在持续推进能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顺势发展特色农牧和林果产业、推动实施“全域旅游”创建工程、开发文化旅游产品供给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转型发展效果。③目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榆林市经济的继续高位运行,还需主要依靠于第二产业中的能化工业,尤其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化资源的组合式、一体化高端发展。榆林市农业生产具有蓝天、净水、无公害、日照充足的先天性优势,虽然传统种植业依然占据第一产业的主导地位,但畜牧业、林果业和相关配套产业的实施初见成效,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榆林市地处5省交界地带,具有较好的地缘优势,拥有大漠风光、历史古迹、文化遗迹和革命旧址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虽然旅游文化产业与快速发展的能源经济尚未形成良性互动,但前景广阔。

4.2 政策建议

主要是:①推动特色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榆林市调整种植业结构,减少或淘汰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劣质品种,发展特色品种,打造特色品牌,发挥品质优势。榆林市土地资源丰富,四季气温差异明显,是我国日照高值区之一,减少基本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步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提升药用作物和饲料作物的播种面积,以此促进畜牧业、山地林果业的长足发展,打造现代特色农牧基地,壮大第一产业。此外,榆林市应提高对现代特色农牧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补贴制度,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牧产品;在基础设施方面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农村地区水利设施的维护及建设,并组织做好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与生产教育。②推进高端能化产业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榆林市工业产业结构单一,大多是资源型产业、重工业、高耗能产业,工业产业集中在传统领域,技术水平较低,缺少精深加工工业,目前仍处于以煤炭开采拉动经济增长和依赖能源资源驱动的发展模式,具有相当大的生态代价,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推动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因此,榆林市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的投资建设力度,采用现代科技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提高优质资源就地转化和利用的效率,并拓展延伸加工产业链,推动高端能化产品、新材料的开发效益。此外,榆林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的过渡地带,紧靠毛乌素沙漠,地域广袤,可以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从而提升新能源和环保产业的生产产值。榆林市应进一步凭借能化工业的强劲发展,推进纺织、装备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等的配套发展。③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发展特色旅游支柱产业。榆林市应挖掘、整合现有历史、文化和古迹等特色旅游资源,推进旅游资源项目和旅游景区工程建设,对重点旅游项目先行策划,提升景区品质,将以前的4A级和3A级景区向国家5A级景区的发展模式转换,建立核心景区,打造一批投资规模大、收益高、带动作用强的重大旅游项目。其次,突显塞北古城文化,突出陕北地域特色和传统民俗,围绕“塞北古城、文化腹地、能源新都、红色摇篮”的开发定位,加快建设榆林市文化产业园区,打造榆林旅游品牌,促进特色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根据榆林市工业反哺农业,打造西部现代特色农牧基地的建设目标,创建生态农业旅游和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围绕“一村一品”建设美丽和谐乡村,开发各种农家乐、私人牧场、踏青赏花、采摘采购和农耕体验等旅游项目。

猜你喜欢
榆林市第三产业关联度
基于熵值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羽毛球技战术综合评价分析
基于熵权法改进的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压榨脱水过程优化研究
叶锐仙作品
破解民企“经理荒”——榆林市“云端”培育万名职业经理人
不让脱贫攻坚“踱虚步”——榆林市强化脱贫攻坚督查
《这片黄土地》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黄土画派作品展在榆林市举办
中国制造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中国制造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