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琴
(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兴化路兴化学校,陕西 咸阳 713700)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爱因斯坦说过:“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创新,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创新是无限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创设一个主动发展、主动探究的氛围,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就此,我想谈谈我是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对学生应用数学思维意识及能力的培养,作为新时期数学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应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让学生亲自体验,尝试将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注意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出新问题。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如讲“实地测量——步测和目测”知识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导入:你能否不用皮尺和其它测量工具测出学校操场的长和宽?你能否不用皮尺和其它测量工具测出学校到你家的距离?这样做,使学生一开始对新知识兴趣盎然,产生学什么知识能解决这些问题的求知欲。
在教学中教师应教给学生关于如何产生问题意识的思维方法,形成提问技能,并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中分别提出要求,使学生产生不同水平、不同种类的问题意识,并加以引导训练,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敢于怀疑,善于发现,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教授说过:“学习,就是学习问问题,学习怎样问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教师精心指导。在教学中,可要求学生从仔细观察入手,引导他们观察事物可以有步骤、多侧面、分层次进行,在此基础上,再对观察对象进行联想、思考,并反复质疑,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
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开放题的教学,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开放题的教学中,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
从某种意义上讲,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受传统教学的定势,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平时不想也不敢向老师或书本提出质疑,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被无形地抹杀了。教师必须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全体学生直接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允许并鼓励学生质疑。这时我又组织学生自己去思考,而后再小组讨论,验证余数究竟是多少,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争辩,最后终于明确了正确的答案。通过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既深化了知识,又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启迪创造性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践证明:质疑是创造性学习的一种表现。从另一方面来讲,能引起大家争论的问题本身就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很好素材。
恰当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更能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所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将会为教学增添姿彩,为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生动的演示,动听悦耳的音响效果,与传统课堂相比,给学生以新颖和新奇感,调动了学生全身的视觉、听觉神经,能把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吸引到课堂上来,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学习欲望。同时学习主动性得到发挥,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得到发展。为创新学习提供基础。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责任在于教师,让我们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