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2019-08-21 02:27赵桂芝
财讯 2019年21期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预算预算编制

摘  要:全面预算管理是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下文主要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面预算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目前来看,机构对全面预算缺乏正确的认识,预算编制制度并不完善,缺乏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预算存在的问题,应不断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设,制定合理的策略。

关键词:全面预算;预算编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策略

现阶段,全面预算管理普遍应用于各个机构中,是新型的现代化管理方式。将全面预算管理运用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各项运营活动的监控和管理,降低机构资源的浪费,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的安全、可靠,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可持续发展。但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预算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全面预算管理的正常运行,不能发挥出自身作用,下文主要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面预算管理进行详细探究。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经开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全面预算可以有效的监督预算工作的有序进行,合理分配现有资源,并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各职能进行合理划分定位,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预防,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科学稳定的发展。而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断加强全面预算,可以有效的促进发展战略的实施,也可以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持续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层要有长远的发展规划,从实际出发,对影响全面预算的各方面因素进行探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预算管理制度,對机构内的资源进行合理计算并严格把控,设立事权、支出职责相结合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总框架,实施动态形式的管理资源模式,实现顶层科学部署。而且在全面预算管理下,可以规范和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决策管理,充分有效的落实到各部门、组织中,进一步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预算面对的主要问题

(1)缺乏足够的全面预算意识

现阶段,大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面预算管理并不完善,也不能充分发挥出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者缺乏对全面预算的详细了解和正确认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预算管理的正常工作。而且机构内的全面预算管理没有专业的指导人员,实际的全面预算很难落实到各个方面,全面预算管理发挥自身作用受到阻碍,也不能发挥对机构内的运营管理、发展战略等的作用,降低了预算管理的工作效率。另外,卫生机构的预算管理方向出现偏差,将预算工作当做为下半年向财政部门申请相关费用的工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错误的意识,导致内部预算管理水平偏低。

(2)缺乏健全的预算编制制度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预算编制并不全面,相关的制度过于简便。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用传统的编制方式,编制主要只在基本性支出项目方面,根据上一年的报表情况进行编制,但对相关政府采购、基建工程等的规划过于忽视,使实际的编制情况和预算编制存在矛盾,不能发挥出预算的作用。另外,机构的预算编制内容过于空泛,缺乏科学准确的理论基础。现阶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编制主要倾向于基本建设和设备采购方面,对内部预算的收入和支出并不精细化,而是粗略的进行预算编制,预算编制存在疏忽,将直接影响到全面预算管理的正常工作。

(3)存在不够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面预算管理主要通过借助预算方式对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单位财务以及非财务资源进行有序合理分配、管理,从而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营活动的科学、有序,进一步实现机构运营目标。不过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的初衷是为社区群众提供科学便捷的医疗服务,对预算管理主要以纸质形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并没有建立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或者组织,甚至没有基础的预算管理体系,更难说对预算管理进行监督,使预算结果与预算实际情况差距大,并且很难修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预算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4)预算管理缺乏完善的考核制度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算管理中,必须有健全的奖惩制度,对员工进行管理监督。但是实际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将预算管理归于财务部门,在预算管理工作时,对预算的责任和目标不能合理的分析,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对预算管理的了解,只是将其作为财务工作,正常完成,财务与非财务不能合理划分重视程度。

三、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措施

(1)培养全面预算管理意识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机构内部整体管理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加强重视程度,培养管理者以及全体员工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定期对机构预算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评价员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全面预算管理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营的重要前提,并为机构的发展战略提供科学的决策信息,全面预算管理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营管理存在紧密的联系,进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高度重视预算管理情况。加强员工对全面预算的了解和学习,掌握基本的全面预算管理职能,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2)建立健全的预算编制制度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预算编制,可以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是进行一切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基础,因此必须全面提高预算编制质量。进行预算编制时,首先要详细掌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战略内容以及目标,管理层要明确机构的发展要求,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和外部环境,从实际出发,以发展战略为前提,再根据长期和短期运行情况,科学编制各项预算,让全面预算发挥统筹安排的作用。另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选择合理的预算编制方式,并不断优化。传统的预算编制是采用增量或者减量的预算编制方式,但出现了许多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根据目前预算管理情况以及发展需求,将零基预算、滚动预算以及固定预算等方式相结合,避免预算编制中出现错误,影响全面预算正常工作。

(3)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工作体系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预算管理体系是保障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正确认识自身发展情况,应选拔优质的专业预算工作人员,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部门,发挥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营情况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找到合理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算管理质量。另外,在已经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上还要不断进行优化,保障各项管理体系的健全有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要加强内部监管力度,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预算管理体系的指导下,更好的建设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4)加强预算管理考核制度的完善

有句古语:“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预算管理中没有完善的考核制度,无法正常进行预算工作,全面预算管理也无法发挥正真的作用。考核制度可以对机构内的预算指标值和预算实际运营情况相对比,得出科学的结论,一些不符合标准的事件找出问题原因,进行完善改进,还可以管理员工,以奖惩的形式督促员工工作,提高积极性,促進团队合作,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且在全面预算管理中,考核制度是预算管理中的生命线。

(5)强化预算的执行力度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结合现有的会计制度加上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全面预算管理进行严格的执行预算,保障收支平衡稳定。预算执行是贯穿了年度计划的始终,精确到按月逐步实行,确保工作人员有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内容。

四、结束语

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进行整体分析,当前基层医疗卫生体系正在不断改革,为了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长期可持续发展,应高度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全面预算管理方式,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另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要对全面预算管理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人员综合素养,培养全面预算管理意识,进而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整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孙磊,刘锐,刘伟,李林子,孙振桓,唐志朋,徐艳霞,李月明.公立医疗机构预算绩效管理研究[J].中国医院,2017.21 (10):20-23

[2]应坚旭.直属基层医疗机构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6 (21):91+93

作者简介:赵桂芝,1968年,女,汉,吉林白山,会计师,大专,白山市浑江区江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务会计。

猜你喜欢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预算预算编制
试论国企全面预算编制问题及改进措施
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中的问题与对策
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浅析预算编制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影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集中核算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浅析
企业全面预算体系建立与应用研究
探讨新医改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产生的影响
全面预算在现代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福建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