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双语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2019-08-21 10:45王成敏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33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双语教学评价体系

王成敏

摘要:我国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学已有多年,但是仍有若干问题有待解决。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应用型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双语教学的评价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双语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双语教学;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3-0227-02

为了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鼓励高等学校积极开展双语教学。但是如何高质量开展双语教学,是所有学校面临的研究课题。为了衡量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需要建立评价方法对双语课程的教学进行评价。部分高等院校双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与一般课程的评价指标完全相同,不能客观反映双语教学的特点。

一、双语教学评价的现状

教育评价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其对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双语教学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我国高等学校双语教学评价体系还停留在传统的评价方法和手段上,存在诸多不合理的方面。

(一)评价内容单一

目前所有高校都意识到教学质量评价对课程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育管理者都会对开设的双语教学进行质量评价。但是由于双语开设的课程比较少,课程的性质比较特殊,目前还没有一个成熟有效的评价体系。很多高校采用简单直接的评价方式,通过学生评价老师的教学质量,通过期末试卷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内容过于简单,对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没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

(二)评价方法传统

绝大多数高校对双语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基本上采用了传统的评价方法,主要通过同行听课、学生评教、书面考试成绩等几个主要要素评价老师和学生的行为,和其他普通课程几乎是同样的评价方式。这些传统方式简单方便,易于操作,但是没有一个持续跟进、全面客观反映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全面状态,对教学的主客体没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并没有激励作用。

(三)评价重心不正

关于双语教学评价的重心不正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过分注重教师评价而轻视学生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经常出现过分注重教师的授课情况评价,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另一方面是对学术的评价过分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教师通常在期末对学生进行书面测试,根据考试成绩评价一个学期的教与学的效果。这种做法完全忽视了教学过程是否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的兴趣培养。

二、双语教学质量评价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指对双语教学的质量进行全方位评价。评价的内包括教学过程的每个方面,比如课程和教材的选择,老师和学生的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后的辅导、答疑和作业布置等。将这些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和评价,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反映双语教学的实际情况,使评价有理有据,评价质量大大提高。

(二)引导性原则

对双语教学进行评价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引导性原则就是要在评价的过程中,通过精心设计评价指标,使教学效果能够有效地朝着教学目的行进。特别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在保证掌握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加强对学生外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达到独立进行专业外语学习的目标。

(三)激励性原则

建立双语教学的评价体系目的是促进教学良性、高效、快速发展,为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提供支撑。为了达到此目的,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要对教学主体和客体进行激励,一方面使老师们积极投入双语教学工作,主动探索教学理论和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使学生对双语学习不再恐惧,并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达到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高校双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以上分析,为了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双语教学体系,达到公正客观评价双语教学质量和促进双语课程建设高质量发展,我们有必要建立一套全面的指标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教学条件、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和教学环境、教学效果等,具体细节阐述如下。

(一)教学条件

教学条件是指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客观条件,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授课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外语语言能力,还要有过硬的教学水平。其中扎实的专业知识可以通过授课教师的学历学位和毕业专业来考量;较强的外语能力可以通过授课教师的外语学习经历来考量,过硬的教学水平可以通过教师的工作年份,是否获得过教学比赛奖项等来进行评价。学生条件主要包括学生的专业基础、外语能力和学习态度。学生的专业基础是指学生的专业知识是否扎实,这点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先修课程而得到答案;外语能力对学习双语课程非常重要,有些学生英语成绩较差,很可能从学习的开始就有放弃的念头;关于学习态度,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综合表现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并通过宣传双语教学的重要性端正学生学习的态度。

(二)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主要是指外文教材与参考资料以及网络资源的建设与使用。一方面,关于外文教材的选择十分重要。合适的外文教材能够减少教学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配套的参考资料也是考察教学资源是否充分的一个重要指标,最好能够提供适量、丰富的外文参考资料或材料清单。另一方面,网络资源的建设与应用也是教学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是否建设了网络资源,另外,也可以把国外高水平大学公开课的教学视频有选择地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作为课后作业进行学习,这样可以充分了解国外相同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让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难度有很好的参照。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双语教学评价中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几个方面。教学准备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案三个方面的评价。教学大纲的评价内容包括是否具有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否充分考虑了国内外知识体系的衔接,教学内容是否充分合理,难度是否适中等;教学计划包括是否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否切实可行,教学进度是否适中;教案的评价包括是否有教案,教案内容是否具体,教案是否体现了双语特色。教学内容方面的评价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难度以及中外相同课程的比较。教学内容的难度是指是否适合双语教学的开展,专业内容要求是否不低于中文的教学要求;中外课程的比较是指双语教学的内容和中文教学标准的差异,与国外相同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异同。“教学内容是足够达到教学目标,是否准确无误”。教学方法的评价主要包括课堂教学手段和技巧的使用。开展双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在课堂上是否有师生互动,能否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应是一项具体评价标准。教学考核的评价主要是考核方法的评价,即是否制定了细致的考核方案,考核方法是否灵活、多样,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是否注重双语课程教学的實际效果。

(四)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高校双语教学评价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指标,体现在外部环境对双语课程开展的支撑作用,主要包括学校的政策和措施以及教学氛围两个方面。政策或措施主要指学校是否出台了各类政策或措施支持和鼓励双语教学的开展,相关的教学经费是否充足,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否有激励措施。教学氛围主要体现在课堂学习气氛是否活跃,是否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交流,是否有外籍专家开设一些相关的学术讲座等。

四、总结

教学评价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培养情况的必要手段,也是检验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的重要途径。当然,双语课程多种多样,学校情况千差万别,不可能有完全标准的教学模式,也不可能有完全统一的评价标准。因此,评价体系的建立要经过不断探索,日趋完善,这就要求每个学校根据自身的客观情况积极探索,不断实践,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刘晓光.双语教学评价的理性之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高校双语教学评价体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的途径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