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浩然
摘要:高等农业院校是现代农业技术和理念的传播中心,高等农业院校不仅肩负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也肩负着传承和创新农业文化与发展的职责。农业高校需要把农业文明、农业技术传承下来,把农业相关学科传承下来并进行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文化传承;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3-0203-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1]。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校三大传统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之后的第四大职能备受瞩目。文化传承创新能够极大地提升高等教育的基本质量。加强对高校文化传承创新职能不仅有助于高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拓展社会服务的深度和广度[2],还将有助于增强高校文化氛围和人文底蕴。
高等农业院校不仅肩负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也肩负着传承和创新农业文化与发展的职责。尤其面对高等农业院校在当前市场经济思潮下遇到的重重问题:高等农业院校招生时,学生考虑到就业前景和经济效益时,时常由于就业面相对较窄和就业效益不高的情况,一味追捧热门专业,农业类专业时常“遇冷”。这种市场经济思潮带来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思想,驱动高校师生以现实价值作为衡量的标准理念,极大地影响了高等农业院校的招生、学校发展与文化传承功能。
高等农业院校是现代农业技术和理念的传播中心,在农业人才培养、科研、技术推广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文化的传承需要高校科研的参与,农业文化传承除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还需要更高层次的理论传承,而这正是高校传承的优势,也是责任所在。将植根于悠久文化传统和实践经验的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好,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应有之义。农业高校需要把农业文明、农业技术传承下来,把农业相关学科传承下来并进行发展与创新。
围绕高校文化传播与发扬方式,需要从多个方面提高高等农业院校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校园文化传承创新
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甚至其他同行高校的精神气质。而高校只有在校园文化上不断传承和创新,才能保证一个大学的历史得以延续和发展[3]。
首先,加强校史校情文化建设。高校校史校情包括了学校历史沿革、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学校各方面的相关制度、学校前景展望等。一所高校的发展史是一个凝练办学理念的过程,是一个形成办学传统的过程,更是一个积淀文化底蕴的过程[4]。可以说,高等农业院校建立之初都是诞生于某个特定时期,为了解决农业技术和农业类人才而发展。因此校史校情对于传承高等农业院校校园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精神等,对学生进行感化教育。而爱国志士风采、名师感人故事、杰出校友事迹更加能够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此外,农业解决的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问题,它和每个学生、每位教师都息息相关。校史校情,让每位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母校,热爱自己所生活学习的环境。
通过建立校史陈列馆,对学校历史文化进行传承,对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将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工作以及教学、科研特色以校史陈列馆形式展出,对于传播学校特色文化,对公众进行科学文化教育具有推进作用[5]。在“互联网+”时代,将校史馆建设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是大势所趋。
其次,加强校训文化建设,校史是高校的根,校训是高校的魂。农业类院校校训体现的大都是农业人兢兢业业、不怕吃苦、艰苦奋斗的精神。這种精神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有其值得发扬的价值,更能发挥“立德树人”的任务,积极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
此外,校园文化的打造不仅要结合专业特色,也应发挥地方区域优势,以天津为例,突出沿海都市区域特色,例如水产行业等特色,体现对沿海农业高校的精神气质,进而对人才培育、文化传承与学术研究提供引导。地方区域特色与农业高效的协同发展将会促进文化传承融合、良性互动、优势互补[6]。
二、发展高校期刊,发扬期刊的传播与媒介作用
高校期刊是高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具有高校成果展示功能以及高校学术文化的传承功能[7]。目前,高校期刊作为每所高校传播文化的媒介,起着传播新文化与新新技术的作用,促进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高等农业院校需加强新文化建设,凝聚人心,促进高校期刊有力发展,以期刊发展促进农业高校文化建设,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服务于社会,发挥期刊的社会责任。
农业高校期刊的发展常常借助农业高校的发展历史,承载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将农业高校校训反映的精神风貌作为期刊文化建设的精神文化,常常体现的是农业人吃苦耐劳、朴实无华、勇敢坚毅的品质。农业高校期刊需要把传播科技进步和交流学术以及服务社会作为自己的目标,成为办刊的精神动力。在此基础上,紧跟时代精神,传播耐心专注、严谨求实的专业精神,为农业行业的“工匠精神”传承提供媒介。
农业类期刊不仅要继承农业特色与文化,也要结合科技前沿技术,体现整个行业发展前沿技术。坚持面向“三农”,注重实践,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服务学科建设,体现农业高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高等农业院校要形成自己鲜明的农业刊物特色,借鉴农业类经典刊物的办刊经验,形成以期刊历史为主题的独特物质文化建设。农业高校在办刊特色的凝练发展过程中,期刊文化所沉积下来的精神熏陶、思想引领、创新精神等功能将对办刊特色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加强期刊特色文化的建设,有助于在发展我国农业科学教育、普及提高高等农业科学技术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在高等农业院校期刊发展史上,为文化建设留下辉煌篇章。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同时,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农业行业发展。
三、加强农业类学科体系和文化素质教育
高等农业院校要在文化传承创新中重视农业类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通过培养高素质文化人才,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例如,重视农业类专业与人文类学科专业之间的交融,为农业类行业输送具有农业行业专业背景的咨询类人才。重视农业类专业与新工科专业类人才的交融,为具有农业需求的科技公司输送农业行业技术人才。
农业高校肩负着为整个农业行业输送高等人才的使命,有责任培养一批具有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理念的爱农人,他们不仅是行业的高素质人才,也应该是知悉社会发展前沿技术的人才,结合当前新技术,打造农业物联网、农业遥感、农业大数据等行业科技人才,为农业行业储备人才力量。高等农业院校需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利用地区农业高校自身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和文化优势深化校地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社会化和社会资源教育化的良性互动。高等农业院校应联合发挥牵头带动作用,引领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聚力乡村振兴,也要牵头主动、积极开展现代农业先进科技文化科普和中华优秀传统农业文化传承与传播活动,营造全社会敬农、重农、爱农的氛围,引导全社会共同行动。
四、加强农业高校文化与区域地方文化的融合发展
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农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基地,具有其他高等院校所不具备的学科优势和专业资源,理应在传承与创新农业文化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8]。高校文化要植根于地方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它的培育、发展和完善必然会受到地方传统文化的影响,地方高校要立足地方社会的发展,独树一帜,就要充分考虑所处地方传统文化的特色和优势,融入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形成自己的个性和本校独特的精神气质。高等农业院校因处于不同地理位置,所具备的特色也有所不同,不同学校的学科发展与建设也应“因地制宜”。
以天津农学院为例,天津农学院作为天津唯一一所高等农业院校,可以发挥沿海地方特色,结合天津地区农业发展特点,进而打造和传承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高校文化。高校应充分发挥这一职能,利用自身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和文化优势深化校地合作,涉农高校具有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更懂农业、更亲农村、更爱农民的优势,更加有助于实现教育资源社会化和社会资源教育化的良性互动,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有效发展。
五、挖掘和传承农业特色文化和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文化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有其独特之处,常常积累着农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农业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其因地制宜的特点,体现的是一种生产方式,一种农民仍在使用且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系统和耕作方式,农业文化遗产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典范,由于现代化和工业化的浪潮,有可能面临着消亡的危险。高校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和人文研究基础,对于保护和传承农业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优势,保护、传承和创新农业文化遗产既是地方高校的文化职能和不容推辞的责任,也是地方高校立足地方,实现自身特色发展的保障[9]。
天津滨海崔庄古冬枣园,是我国成片规模最大及保留最完整的古冬枣林。古冬枣树是国内唯一的植物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活态的文物。其已成功申请为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近年来,大港地区不断发掘冬枣文化,推出了崔庄“冬枣文化节”“枣花姑娘评选”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随着大港地区冬枣种植规模的扩大,崔庄冬枣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崔庄也获得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天津市旅游特色专业村、天津市十大美丽乡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清洁能源村、天津市首批文明生态村等荣誉称号[10]。
农业高校要善于挖掘地方农业特色文化,尤其是具有重大文化传承价值的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促进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利用高校自身科研资源优势和教育资源的互动优势,根据农业文化遗产的特点和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实际,从制度、技术、经济等各个层面探索适宜的动态保护与传承途径;助力农业文化遗产内涵的保护与传承、让保护者在保护中受益,提高其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农业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将农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延续下去,传承富有特色的地域农耕文化。
六、结语
文化的传承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的东西,需要继承与发展,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创新。通俗地说,高校的文化传承可以理解成为昨天、今天和明天工作。为昨天工作是做什么呢?就是传承文化。高等农业院校要把农业文明、农业技术传承下来,以及把相关学科传承下来。为今天工作是做什么呢?就是解决农业产业和社会发展的一些现实问题。同时,更重要的是为明天工作,那就是为农业行业培养人才、创新文化。
高等农业院校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这一主题,主动发挥文化传承创新这一功能,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积极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通过文化传承与创新引导全社会共同行动,真正培养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高等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把思政工作贯穿全程.
http://cpc.people.com.cn/xuexi/n1/2016/1209/c385474-2893
8271.html.
[2]贺映红,刘立.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世纪桥,2015,(10):70-71.
[3]李石,师桂芳,韩立新.关于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与育人的思考——基于高等农业院校的视角[J].高等农业教育,2016,(03):35-38.
[4]李昌祖,郑苏法.高校校史校情的德育资源及其開发[J].思想教育研究,2010,(06):86-89.
[5]蒋志辉.“互联网+”视域下将校史馆建成教育与文化传承重要阵地理论与构想[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39(05):66-69.
[6]洪为宝,洪理智.融合共生四位一体: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3(03):1
[7]宗淑萍,李川,刘雪春.高校学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与思考——以《河北农业大学学报》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01):132-135.
[8]马宁.高等农业院校传承与创新农业文化的路径探析[J].北京农业,2015,(35):196-198.
[9]黄春霞.高校传承和创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索——以亳州学院亳文化传承为例[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6):110-113.
[10]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天津滨海崔庄古冬枣园.
http://www.moa.gov.cn/ztzl/zywhycsl/depzgzywhyc/201406/
t20140624_39487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