苒城记

2019-08-21 12:00汪娟杜玥儿钟晖
戏剧之家 2019年23期
关键词:工业遗产再利用保护

汪娟 杜玥儿 钟晖

【摘 要】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和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随着城市产业结构框架不断调整改变,工业用地更新正在改变着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结构,城市空间格局也随之发生着巨大变化。新城在发展,旧城被遗弃,城市的旧工业区面临着更新与改造,通过对废旧工厂的更新与改造,成为给废旧工厂第二次新的生命力。合理改造和利用废旧工厂,才能使保留住废旧工厂的悠久历史和传统记忆。

【关键词】废旧工厂;景观改造;保护;发展;工业遗产;更新改造;再利用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3-0135-0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创意行业的兴起,城市中的传统工业逐步走向衰退,人们开始关注废弃工厂更新改造与再利用的问题,废旧工厂的更新改造是大势所趋,废旧工厂蕴含着宝贵的工业价值,也是城市宝贵的历史财富和文化资源。一方面,现代城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以高昂的姿态屹立在城市中,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现代化都市生活环境;另一方面,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开始追求美好的事物,开创新的生活理念,加深对旧建筑和厂房的关注热潮,进而追求城市文脉的延续,对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文物建筑加以保护与整修,废旧工厂的保护改造及再利用是对历史建筑遗产的一种保留。通过探索西安兵工厂改型景观设计发现,这样可以有利于废旧工厂不再成为城市“伤疤”,有助于给场地注入新的活力。

一、设计背景

1953年,由苏联援建的东郊“军工城”成为西安工业布局和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地处城郊的“军工城”,已无法适应21世纪城市中心区的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昔日地处城市边缘的“军工城”已明显不能适应新的城市中心区建设要求,极大地阻碍了西安东郊地区的城市发展。幸福林带片区内整体基础设施较差,城市服务功能不健全,随着西安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幸福林带片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明显滞后,与相比邻的中心城区、城东浐灞新区、曲江新区的新城面貌差异较大。

二、设计目的

“军工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幸福林带片区乃至西安的重要城市功能,应该作为近现代西安的城市记忆加以延续。此外,该片区内还有韩森冢、万寿寺塔等文物遗存,是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文化内涵也应在未来的规划设计中予以体现。如何延续“军工城”历史记忆,体现相关文物遗存的文化内涵,完成用地功能置换,进而激发区域活力,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改善场地生态环境,成为本次设计的主要目的。

三、改造设计方案

(一)“军工城”工厂改造手法

废旧工厂虽已被废弃,但见证了人们工业化历史进程,记录着区域内的工业发展,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成为一种城市文明象征,具较高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废旧工厂的改造放在首位的就是要尊重场地周边现有环境,保留周边环境以及建筑遗留下来的工业设备,仍具一定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生态价值。在改造过程中保留历史遗留物融入改造中,可以更好地展现历史工业辉煌的记忆。废旧工厂已失去原有的功能性,从规划改造角度来分析,改造应赋予新的功能性,满足其功能性,这样的改造才具有真正的意义。从美观性原则来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审美要求的提高,美化改造的同时也赋予了废旧工厂新的生命力,可以充分表达人们对都市美丽的追求。从生态规划化原则来说,废旧工厂在城市中存在著,应着重加强绿化等生态环境复苏,工厂周边的用地或多或少会遭到生态破坏,生态环境复苏使废旧工厂改造在城市中存在着重大意义,是生态环境的复苏。废旧工厂在改造的同时应本着与周边环境相统一的原则。在保持特定风格和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与周边环境相互协调、融合、呼应。同时还要以本质为目的传承,符合现代都市生活。

(二)设计概况及思路

以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为设计的两个方面,主要是修补自然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延续城市肌理和历史记忆。修复城市中被破坏的自然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拆除违章建筑,修复城市设施,修复城市景观风貌,提升城市特色和活力。

场地设计考虑人群为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两种人群需求,打造一个生态景观休闲、体验工业遗址和特色艺术的公共活动空间;在基地内设计餐厅、酒吧、展览馆、特色酒店、loft创意园等活动空间,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同时也增加了场地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该场地以东方厂、秦川厂、铁路室内展览为基础,把场地内建筑质量较好的厂房保留,功能置换改造为工业餐厅和室内工业展览。工业餐厅的屋顶改为屋顶花园,既美观又生态。保留较好的厂房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建设一个体验城市工业历史变迁的移动历史博物馆,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交流场所,实现“保存工业历史记忆”的目标,充分保留基地内原有建筑,将保留的厂房串联为一个整体,打造工业展览区,吸取西安本土特色对保留厂房加以改造,具有鲜明的特色,可以成为西安幸福林带乃至西安的新名片、新地标。

(三)设计分区

设计的片区主要分为四个区,分别为:军工记忆展览区、户外展示区、工业科普区、氧气书吧区。军工记忆展览区主要是将基地内厂房串联成为一个大型的军工展览馆,成为一个工业博物馆,展示着工业区当年的辉煌与今日的衰败。升级成为工业博览馆也是产业的升级和调整,这将是一个新的轮回,也将成为西安新的城市面貌。户外展示区是室内展示相结合的一个户外体验,室内外展示相结合增添了场地的趣味性,户外展示比室内展示更加具有互动性和交流性,可以为游客提供一个趣味的体验环境。工业科普区主要以涂鸦墙和20世纪50年代的宣传画为主,让人们可以有身临其境了解西安的军工文化,让军工文化得以更好传承下去。运用自由、有趣的手法创造活动空间,增加场地的趣味性;广场和绿地的点缀设计,加强场地的互动性和亲密性。氧气书吧区更多是为忙碌的人们提供一个读书的场所,如今生活节奏比较快,很少有时间可以静下心来阅读书籍,绝大多数人都变成了“低头族”一员,在场地上设计书吧,给人们提供一个可以静下心来阅读的一个场所,同时也具有激励人们阅读的兴趣,将树林与书吧结合,这是考虑到一点与生态相关的设计,绿色植物可以给人带来轻松愉悦的快感,使得空间更加富有空间层次,充满绿色活力。

四、结语

设计时首先要整合场地内路网,将场地内路网梳理并相对应的增减。对场地内的建筑详细调研、评估,保留建筑质量较好、面积较大的的建筑,将保留建筑进行功能置换,尽可能为场地带来一些经济利益。同时保留建筑可以充满体现场地内原有工业文化。设计前调查清楚场地的历史文化,将历史文化通过设计完美的体现在场地上,传承文化。

在设计时我们考虑的第一要素就是人,人是场地活动的主要元素,我们的设计就是为了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尽最大可能去满足人的需求,为人们带来便利和娱乐。

参考文献:

[1]王鹏.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鲁敏,李英杰.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建设[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3]陈玲玲.景观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赵天.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浅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M].吉林市城乡规划研究院,2013(28).

[5]王理阅.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小品设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

[6]侯惠珺.风景园林视角下造林景观提升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

[7]史晓成,刘博.基于城市有机更新理论的西安市“幸福林带”改造规划研究[J].住区,2016,(06):150-155.

[8]樊亚妮,董芦笛,尤涛.结合气候生态的城市带状绿色空间设计——以UC4联合毕业设计“西安幸福林带核心区城市设计”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5,(05):49-52.

[9]王建国.后工业时代产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4-21.

[10]王文娴.城市废旧工业区景观再造设计与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4.

[11]葛天阳.選择合适的保护性再利用模式,推动成功的工业遗产复兴[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27-40.

[12]王天扬.废旧上业厂房区的景观化改造研究—以中山岐江公园、武汉锅炉厂景观改造为例[D].华中科技大学,2007,24-27.

[13]张瑞平.城市旧工业区改造中文脉继承的思考——以西安为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16-33.

[14]夏洪洲.关于城市工业遗产的真实性保护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09,8-10.

[15]张平.现代风景园林规划中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模式研究[J].青年科学,2010,(2):24-27.

猜你喜欢
工业遗产再利用保护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废旧物”再利用探究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