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兰
为纪念《读书》创刊40周年,编辑卫纯约我写一篇文章,谈谈我与《读书》。我在《读书》工作31年,经历的事情比较多,一直在纠结写什么,翻看十年前我编选的《读书》文选《改革:反思与推进》,读文章思及文章后面的人与事历历在目,犹如昨日。
《读书》作为以书为媒介的思想评论刊物,在时间上基本与改革开放同步,在思想评论方面,它紧跟时代步伐,开放,前沿,在各个不同时期引领着读者去思考。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各项工作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1979年4月创刊的《读书》杂志积极响应,创刊号上李洪林的《读书无禁区》引起广泛的社会影响,是《读书》杂志标志性的文章。
1982年我到《读书》后,主要负责经济板块的编辑。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改革怎么改?我们既没有经验,更谈不到理论,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是摸着石头过河。这一时期,我们主要是借鉴西方的经济学理论。记得20世纪80年代初,用得比较广泛的是许涤新的三卷本《政治经济学词典》。20世纪80年代后期,罗志如、范家骧、厉以宁、胡代光的《当代西方经济學说》(上、下册)出版后,影响很大。而书籍出版之前,我曾经和商务印书馆同名不同姓的编辑杨宝兰在北大聆听厉以宁讲授的《西方经济学说讲座》,听课的人相当多。再后来厉以宁、胡代光的《当代资产阶级主要经济学流派》影响也很大,以及后起之秀,年轻学者梁小民的《西方经济学入门》都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
我刚到《读书》时,正在南开大学读博士的金岩石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把南开大学读书会的同学介绍给了我,并且给我们写稿。影响最大的是伍晓鹰、张维平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对话》十篇,系统地评介了西方政治经济学的经典著作。我们不妨看看评介的是哪些书籍:《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对话之一——谈哈耶克〈通向奴役的道路〉》《之二·消费者主权——谈佛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之三·竞争机制——读艾哈德〈来自竞争的繁荣〉》《之四·经济人——谈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之五·经济人——再谈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之六·创新机制——谈熊彼特〈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之七·公平与效率——谈乔治吉尔德〈财富与贫困〉》《之八·财产关系——谈卡德尔〈公有制在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矛盾〉》《之九·开放与发展——谈金德尔伯格〈经济发展〉》《之十·动态均衡——谈卢因〈苏联经济论战中的政治潜流〉》。时值20世纪80年代,伍晓鹰与张维平的这组对话在学术界和思想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所谈及的书籍与问题不仅在当时,有些即便在当下仍有意义。曾主持商务印书馆工作,又提议出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陈原对这组书评给予高度评价。
记得20世纪80年代我编辑张维迎与盛斌合著的《企业家——经济增长的国王》时,里面谈到关于股份制的章节被要求删去,因为太敏感,且不成熟。但是几年后,股份制是一个谈得很多的话题,尽管多,毕竟是“舶来品”,绝大多数人很难说清楚。1991年,樊纲在《现代经济学读书札记》里连续两篇文章写《股份制度考》。他说:股份制在中国已经有许多地方试行。不过,我们似乎还需对它们做一番讨论,不仅是对其起源和发展演变过程等作些历史回顾,也要对其所有制形式的特点、经营管理方式、有效运行条件等较重要的问题,做些深入思考。标题中的“考”字,并不是指“考证”,而是考察,但也不妨读出些“考证”的意味——这个词似乎比思考、考察、论证等更具有不厌其烦、追根刨底以至吹毛求疵的意味,更容不得“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态度。既然现在多数人都认为股份制对于经济改革进程事关重大,我们似乎就更该有点“考证”的精神。这里,他强调了不仅知其一,还要知其二,要刨根问底,也包含不能盲目地一哄而上。文章发表后,语言学家吕叔湘说经樊纲这么一讲,股份制就好理解了(大意)。
1997年邓小平逝世,为此,在《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乔桐封的引领下,我采访了长期从事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时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的杜润生。他跟邓小平从太行山到南下进军大别山。在中原局,邓小平是书记,他是秘书长。采访最后以《风格·气度》为名发表在《读书》杂志上。文章发表时我省去了自己的名字,因为老先生思路敏捷,讲话逻辑严谨,出口成章,我不过是文字整理。去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100名改革先锋中,杜润生以“农村改革的重要推动者”获奖。自采访杜老后,我对农村经济产生了兴趣。后来他把他的《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出版)书稿交给我,全权委托我出版。按照他希望的三家出版社中,我选择了人民出版社。找到了人民出版社的张秀平,由她编辑出版。此书出版后再版多次。这是题外话。
从1982年至1986年,中共中央连续五年的一号文件都是农业、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问题。2004年至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三农”问题。可见,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是,“三农”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2001年,社科院社会学所陆学艺的《农民真苦,农民真穷》把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与讨论推向了高潮。这一时期,陆陆续续发表了陆学艺等对《农民工系列访谈》三篇,还有马翠军的《边缘化的三农问题》、温铁军的《“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杜润生的《为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把“三农”问题以及问题的出路从不同的角度给予答案。与此关系紧密的问题涉及李昌平的《取消农业税将引发一系列深刻变革》、刘武俊的《户籍制度改革不宜缓行》、张晓山的《中国乡镇企业产权改革备忘录》、陈国富的《民营经济的草根命运》等,从这些题目看,问题的讨论在向纵深发展。
国企改革也是20世纪90年代避免不了的话题。我们的国企改革分为初步探索、制度创新、纵深推进三个阶段。没有理论先行,也是探索前行。国企改革在试错的过程中问题逐渐显现。《读书》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不仅仅是国企改革本身,比如姚洋的《国有资产流失的真与假》、盛宇明的《大白菜市场国企改革市场的神话》、杨斌的《国有股减持受挫的理论缺陷》,同时对财产权也给予了关注。比如崔之元的《财产权与宪法》、张维迎的《法律:通过第三方实施的行为规范》、卢周来的《也说为什么美国宪法只有“充公”条款》。涉及制度层面的文章有,张宇燕的《强化市场型政府》、李风圣的《制度高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