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慧
气温多变,医院里人满为患。电梯里李女士的一通电话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老张,又生病了。我告诉你个秘方,我每年都要打白蛋白(即清蛋白),可以增强免疫力,打了就不生病。你也让你女儿给你买点……”白蛋白在老百姓心目中占据着“神药”的地位,这与它经常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充当“救命药”的角色有关。那么,白蛋白是否是“万能补药”呢?下面就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白蛋白有严格适应证
白蛋白取自健康人的血浆,通过低温分离,经60℃加温灭活病毒而制成。由于其来源于血液制品,而在我国血液资源相对紧缺,所以人血白蛋白的价格比较昂贵。
参与人体免疫反应的是球蛋白,而不是白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分属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它们在体内发挥的作用不一样。白蛋白在人体内最重要的作用是维持血管内胶体渗透压和物质运输,并不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2018年国家药监局对人血白蛋白说明书“适应证”做出了以下修订意见:①血容量不足的紧急治疗,遵循相关临床治疗规范。经晶体扩容后仍不能维持有效血容量或伴有低蛋白血症的情况下使用。②显著的低白蛋白血症(≤30克/升)的治疗。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⑤用于心肺分流术、特殊类型血液透析、血浆置换的辅助治疗。从以上适应证可以看出,白蛋白不但对身体虚弱没有帮助,也不能增加抵抗力;相反,使用不当有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盲目使用不良反应多
人血白蛋白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药品质量、患者体质、使用方法等多种因素有关。
输注人血白蛋白可引发寒战、发热、抽搐等不良反应。这是由于人血白蛋白在生产中提取不纯、储藏和运输等原因,可能产生细小微粒,细小微粒是产生发热反应或其他过敏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内毒素也是导致发热、溶血反应、急性肾衰竭的重要因素。
过敏体质的患者输注人血白蛋白容易出现皮肤局部红肿、皮疹、哮喘、呕吐、腹痛等过敏反应, 严重者可致休克。
白蛋白输的量太多或速度过快,使血容量突然增加,可引起循环超负荷,对心、肺和肾病患者尤其不利,应防范心力衰竭的发生。一般情况下滴速应以2毫升/分为宜,但在开始15分钟内滴速应慢,控制在1~2毫升/分,逐渐加速至2毫升/分。
此外,在提取白蛋白时,如残留激肽释放原激活剂、人血白蛋白中稳定剂辛酸钠也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由于原料来自人类血浆,理论上仍存在传播某些已知和未知病原体的潜在风险,临床使用时应权衡利弊。
如何增强抵抗力?
增强抵抗力应做到以下方面:全面均衡營养,多食新鲜瓜果蔬菜,采用优质蛋白质饮食,少食高脂食物及腌制品等;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及时休息;适量锻炼,可选择快走、打太极拳、游泳等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健康;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及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