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栋 吴晓鸿 高金军
(西安医学院附属汉江医院骨科,陕西 汉中 723003)
锁骨钩钢板是近年来新型的一种方法,而AO/ASIF(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 锁骨钩钢板是世界上最先进系统的脊柱和创伤骨科内固定理论及相关外科技术新研究的一种方式,国外研究报道疗效非常满意,而国内对治疗锁骨远端骨折报道病例较少[1-3]。下面本研究就详细分析AO/ASIF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锁骨远端骨折患者52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36.45±3.56)岁;其中左侧损伤35例,右侧损伤17例,均为闭合损伤。本组患者均根据NEErⅡ分型诊断为锁骨远端骨折,同时排除具有路脑损伤、同侧上肢骨折以及合并有严重精神疾病者、内脏损伤者和不配合治疗者。将本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6例。两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行AO/AIF锁骨钩钢板修复治疗,具体手术方式为:①术前常规准备,麻醉方式实施颈丛麻醉,并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接着沿着锁骨在喙突与肩峰间切口长度约为10 cm的弧形切口,并将锁骨远端骨折充分暴露出来。②手术实施中,将锁骨碎片及关节内血肿等清除干净,同时进行复位操作。③复位操作完成后,接着在锁骨和钢板间采用电钻打孔,打孔操作中可在锁骨钻头穿出处采用骨膜剥离器作对抗,以达到对锁骨下方的神经及血管的保护工作。④采用探测器和丝攻器进行测深,并在攻丝后拧入大约3.5 mm的钛合金螺钉进行固定,接着在锁骨上放置钢板内固定。⑤内固定实施完成后,对韧带进行修复,对于无法直接修复的喙锁韧带损伤可以实施喙肩韧带代替,最后关闭关节囊,实施修复肩锁韧带。⑥将三角肌和斜方肌重叠后缝合,手术实施完成后放置引流,并将切口缝合。(2)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克氏针张力带修复治疗,具体手术方式为:①术前常规准备,麻醉方式及切口方法同观察组。②在手术实施中,首先将锁骨碎片及关节内血肿等清除干净,同时进行复位操作。③接着在肩锁关节前下缘地方切医弧形切口,并保证切口近端必须在骨折线2.0 cm,而切口远端可达到肩峰处,然后将患者皮肤、皮下组织依次切开,充分暴露肩峰、肩锁关节、骨折断端等,并将血肿清除彻底。④在锁骨距离外端或者断端的2~2.5处采用克氏针钻一小孔,并将0.8 mm钢丝传入待用。⑤当骨折断端复位后,在锁骨骨折远端向锁骨骨折近端穿入2枚直径为2.0 mm的克氏针,穿入深入大约为4 cm,将钢丝拉紧,最后在锁骨上方实施“8”字形并绕过克氏针尾部后扭结形成张力带。⑥最后将克氏针针尾折弯并迈入皮下,缝合切口。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见相关文献[4-5]。
1.3 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所有数据均录入Excel表格中并建立数据库,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优良率(69.23%)明显低于观察组(9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分析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JOA评分中5项指标及总分比较没有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
注: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P<0.05;组间同一时间段比较,△P<0.05。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1例骨不连,2例创口感染,1例肩关节僵硬,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对照组中有2例骨不连,2例创口感染,内固定断裂2例,1例肩关节僵硬,并发症发生率为26.9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锁骨远端骨折特点及手术治疗的必要性,锁骨远端骨折为临床较为常见的骨折性损伤类型之一,患者多为外力致伤引起,根据骨折类型可分为Ⅰ~Ⅲ型,对于稳定性骨折损伤经保守治疗即可达到治愈效果,而对于不稳定性骨折则需经手术治疗,以保证骨折端愈合完整[6]。由于保守治疗对肩关节制动要求较严格,这样不仅为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骨不愈合发生率也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由此可见对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势在必行[7]。
AO/ASIF 锁骨钩钢板修复法实施的优点,目前临床应用于锁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方式多式多样,但是不同的手术方式均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到目前为止仍没有绝对正确的手术方法。其中克氏针张力带修复法是临床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此种手术方法主要是通过肩峰部位形成的张力带进行组织骨折端移动,所以此种手术方式对促进骨折端愈合和复位具有显著的效果。但是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报告表明[8-9],克氏针张力带修复法治疗锁骨远端骨折,早期肩关节活动很容易造成克氏针断裂,脱位,同时严重影响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对患者带来的痛苦较大。随着AO/ASIF组织的成立和发展,根据AO/ASIF的原则,锁骨钩钢板作为一种新的固定物开始应用在锁骨远端骨折中。AO/ASIF 锁骨钩钢板是在传统的接骨板、螺丝钉及内固定手术基础上发展的全新的内固定手术方式,其解剖型设计符合锁骨的生理解剖学特性,术中操作较为简单,对肩袖影响不大,有利于术后早期康复锻炼[10]。另外,此种手术方式中的钢板和钩端还能够进一步稳定肩锁关节,但是没有经过肩锁关节,因此对防止肩锁关节的移动脱位以及创伤性关节炎具有显著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肩部疼痛及总分明显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没有差异,而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与对照26.92%比较没有差异。说明AO/ASIF 锁骨钩钢板在锁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手术效果显著,同时对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和降低并发症也尤为重要。本研究结果与国内有关学者研究结果一致[11-12]。但是AO/ASIF 锁骨钩钢板修复治疗中,应注意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最佳的钢板大小,同时钢板和尖钩的选择也尤为重要,只有与患者的锁骨密切贴实,还应注意肩峰下骨和尖钩之间应平行接触,才能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不适,保证关节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