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绿化改造模式探究

2019-08-21 02:20陈健怡
乡村科技 2019年17期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地绿化

陈健怡

(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市政管理办公室,广东 佛山 528244)

城市道路作为一景一品,皆是城市形象的展现。新城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中,如何将旧有的道路赋予生态绿色化、艺术美观化,成为新时代城市道路改造的重点。然而,通过对国内诸多城市道路发展状况的研究可见,很多城市在过去的发展中过于注重对城市规模的扩大化和对道路使用功能的延伸化,忽略了地域特色与人文气息,没有顾及到道路景观所展现的文化内涵与生态价值。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传统的道路建设受制于固有的建设模式,同时为满足交通要求与管线需求,管理人员重点在于解决道路拥堵问题,忽略了艺术化的视觉需求与绿色化的生态需求,因此道路景观施工管理稍显滞后,未能与整体道路及周边环境相协调,影响了道路景观绿化效果,弱化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在新城区改造施工管理中,受制于原有道路路面、基础设计、管线等,对其的改造往往不可全盘推翻,而应基于现场实际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与提升。为满足人们不断提升的生活品质需求,下面结合案例,站在建设单位的角度,在道路绿化改造上,在原有限制条件中探寻突破点与切入点,在满足实用价值的基础上融入生态学和人文美学等,打造更具特色、焕发活力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

1 城市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以佛山市某城市道路为例

1.1 整体绿量大,但开花植物占比较低

佛山市某区已建成绿地面积近15 km2,绿化覆盖率超过45%,整体绿量较大,且人均公共绿地>12 m2。较之佛山市整体绿化率而言,该区绿化率名列十区之首。道路绿化植被主要为常绿树种,如榕树、樟树以及秋枫等,占比较少的为开花类与色叶类植物。该区本属于佛山“东进”战略基地,是“四季花城”的重要窗口,因此应扩大该区开花植物的覆盖范围。

1.2 绿化树种多样,但整体规划不佳

该区在城市道路绿化上投入成本较大,种植树种多样,满足了城市生态的多样性要求,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基本构成。在该区“青山绿地”工程开发过程中着力提倡“花开四季”“一山一景”的原则,努力朝高标准生态功能区迈进。但是,当前道路在绿化整体建设规划上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行道树统一但刻板,简单植物堆砌形成道路外侧绿地,整体绿化效果杂乱无章,缺乏地域特色与人文艺术美感,未能达到“青山绿地”生态绿化建设要求。

1.3 道路植物种植较多,但绿化建设不科学

1.3.1 有些道路两旁栽植大量植物,绿化量足够,但在配置上杂乱,如乔木灌木随意栽植,肆意生长(如图1所示),没有与周边地形、环境与背景等相契合,没有构造出天际线效果。有些绿地植被由不同落叶树种相互搭配在一起种植,即使到了落叶时期也达不到最佳的落叶景观效果。

图1 乔灌木凌乱配置

1.3.2 植物景观配置上没有立足当地地质特点与气候环境,没有全面了解植物生长习性等。例如,将喜阳植物配置于树下,使得此类植物长势不佳,甚至出现死亡;美国槐速生类植物疯长,中间绿化带大部分区域被该植物占去,严重影响了其他植物的生长。

1.3.3 由于冷冻天气的影响,导致印度紫檀、泰国龙船花等外来植物生长态势不佳,有些甚至被冻死,且有些外来树种如刺桐等极易受到小峰虫害等的侵袭[1]。这主要在于在植物配置上没有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因此在绿化改造中应尽可能多种植乡土植物,既能凸显地域特色,又能避免病虫害和不良天气的侵袭。

1.3.4 萝岗区有些绿地土壤未能满足园林种植土壤土质要求。萝岗区多红壤与风化岩,本身土质不佳,倘若未能对土壤肥力进行保护和有效利用,必然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些建设者在绿地建设中没有考虑本身的土壤问题,将建筑垃圾埋于地下,原本薄弱的土壤还要被垃圾化和盐碱化,严重威胁到植物的健康生长。

2 城市道路绿化改造模式

2.1 改造思路

2.1.1 保留。原道路绿化植物长势好的应予以保留。

2.1.2 优化。原道路绿化植物长势较差或铺装较为破旧的应进行革新与重塑,提升景观档次。

2.1.3 完善。对道路两层、中分带以及人行道等绿化样式进行科学化改造升级。例如,可在其中设休憩场地与设施,完善景观的服务性功能。

2.1.4 融入。在绿化改造设计中融入海绵城市、低碳节能等绿化设计理念。

2.2 滨海大道绿化改造模式

2.2.1 植物色彩丰富,突出景观特色。该城市道路在中央分车带的植物配置上以绿色作为基调,采取花类列植模式,在其上列植大红花、苏铁等花类植物,其中可点缀龙舌兰等银边类型花卉,并联合黄连翘等共同构成闭合的篱。公路分车带上可利用片植模式栽植杜英、异木棉或鱼尾葵,还可将金凤花等种植于其中层作装饰所用,色叶类灌木则可嵌植于下层,也可附以花灌木。通过这种形式达到多样化、富有层次感的植物群落,同时利用多彩且极富变化的色彩展现斑斓的景观特色。草坪可应用于绿化隔离带中,其中还可栽植乔木,并将灌木点缀其中,不仅起到分割效果,更增加了道路视觉的通透感,实现了对道路空间的美化,给人以通透感和舒适感。此外,棕榈类植物搭配多彩的花灌木及色叶灌木。乔木为观花植物,可在中间加入观叶植物,如旅人蕉、春羽等[2],打造出自然灵动的海滨景色,更符合当地地域特征,展现浓郁的本土特点。

2.2.2 讲求层次搭配,注重生态效益。滨海大道在分车带的绿化改造上主要进行微地形处理,其中搭配乔木进行裙纸,色叶灌木带经过修剪后围合于下层,对观花类植物进行有针对性的装饰,实现了层次化和多样化的等级式植物景观。在绿化带分割上采取围绕生态系统群落的分布式分割形式,上层配置常绿和观花类植物,观花小乔木结合色叶、花灌木形成地被,构建郁郁葱葱的植物分割线,同时满足绿化与观赏的需要。

2.2.3 合力布设街头景观,打造多样化植物风格。在接头绿地的改造上,应考虑到街头绿地有着较大的基数,因此应注重融入多样化设计类型,采取丰富多元化的植物配置方式,同时满足人们对实用功能的需求,为大众提供安静、舒适、静谧以及凉爽的休憩区域。例如,可设置休闲板凳,方便人们休憩纳凉。在植物配置上,采取乔灌地被复式模式,选择冠大茂密的乔木如高山榕等,将观花小乔木配置于中层,如黄槐、紫薇等。在围合空间的设置上,则引入桂花、红背桂以及灰莉等植物形成复合化景观,在人们休憩时能给人们宽敞、舒适的视觉享受,如图2所示。

图2 乔灌地被复式模式打造多样化景观特色

可见,该城市道路绿化改造上有诸多可取之处[3]。

①注重做好竖向与横向植物配置施工管理。例如,在竖向植物配置上设置3个层次,即高、中、低。这种设计形式既展现了景观高低错落的层次感与立体感,又顾及到各种植物不同的生长态势。在横向植物配置上采取乔灌木相结合的方式,既能错落有致,又有着强烈的视觉对比效果,减少了单调性,避免了杂乱性,整体景观效果显得疏密有致、井然有序。

②注重色相搭配。灌木与色叶乔木相结合,构建出色相差异。为保障四季景观效果,在搭配上往往以绿色为主调,其他色调为辅调,如大红花、紫薇、苏铁以及鸡蛋花等,实现丰富的色相搭配,营造四季皆宜的景观绿化效果。

③注重植物的选择搭配。为保证四季有花而不同花的效果,植物选择上以观花、色叶植物为主,如红花紫荆、紫薇、大红花、异木棉以及勒杜鹃等营造四季花海,强化景观的视觉冲击力。

④在地形处理上主要应用微型堆坡模式,增强景观配置层次感。

3 结语

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新城推进,旧城亟待改造。如何提升旧城品质,不仅关系到城市化发展水平,更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对城市绿化道路的改造上,应在原有城区的基础上保留可取之处,改造劣势之处,结合城市发展趋势与地域特征进行整体规划,从植物色彩与层次搭配出发,注重景观多样性与生态效益,通过道路改造赋予道路以城市特色、服务功能、绿化生态魅力与人文美学价值,使其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丰富城乡文化底蕴,更好地展现城市形象。

猜你喜欢
城市道路绿地绿化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城市道路照明电气设计常见问题探究
城市道路清扫之我见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走进绿地
克拉玛依城市防护绿地树种的选择和配置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