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芸
共产党人要有博大深沉的情怀,要做负重前行的人、鞠躬尽瘁的人、为民请命的人。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党章党规、人民群众新期待、先進典型和身边榜样“四面镜子”,联系工作实际,围绕“树牢根本宗旨,永葆对人民的感恩心”主题,检视问题、抓好整改,推进主题教育实际成效体现初心使命。
感悟一:记得1999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深入周宁县梧柏洋村调研,与老红军罗成生坐在一条板凳上亲切交谈。2013年总书记在湖南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2017年在河北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徐海成家……都是与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坐在一起畅谈。总书记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的场景,体现了他的人民情怀。由此想起自己的工作经历,我在街道工作时,街道办事处本身就是没有围墙的机关,所以经常有不认识的群众敲门而进,直接说我是谁谁,有事情反映。还有时候,群众根本不敲门,推开门气呼呼地说:“我和你聊聊!”这一聊,就是个把小时。有时候能现场解决问题,更多的情形是不能马上解决的,那就得耐心听人家说完,然后一通解释、安慰,等人家火消了、气顺了,才离开。后来到市委机关工作,发现群众直接进办公室反映问题的没有了。我曾简单地认为是由于工作岗位变了的缘故。现在看来,实际是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少了,同群众近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少了,虽然与群众的感情依然深厚,但在行动上和群众不如从前亲近了。
我们常说,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如天。市委李鸿忠书记给我们做出好榜样。他轻车简从在公交车站调研时,有老年群众反映不会用智能手机,希望街道社区给老年人传授手机上网知识。鸿忠书记马上回应老年人群体的关切,仅不到十天时间,市委就专门下发通知,倡导社区开设老年人“手机课堂”,解决了老年人不会用手机软件的问题。像“手机课堂”这样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要学习好“同坐一条板凳”的精神,恪守为民之责。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下高楼,走进互联网企业、街道社区,拜人民为师,向群众请教,把群众反映强烈且集中的意见收集上来,认真研究解决。一抓到底、久久为功。要学习好“同坐一条板凳”的精神,浓郁为民之情。同坐一条板凳,群众就容易打开话匣子、掏出心窝子,当我们带着一份真诚,捧着一颗真心,付出一片真情,就能有效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要学习好“同坐一条板凳”的精神,弘扬实干之风。《江山》这首歌唱到的“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群众心中有杆秤,最清楚谁真心实意对他们好,最明白干部有没有为他们着想。没有哪个群众会成心同一个好决策过不去。有时候,我们发布一项新政策,只要我们能够从群众的角度着手,做出“接地气”的政策解读,老百姓能够理解、真心拥护好政策,也就不会出现舆情波动。要想群众说干部好、念党恩,我们必须拿出真情感、真本事,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做事。
感悟二:前段时间,我向基层同志征求意见,同一位区委网信办的年轻同志谈心,他说基层工作难做,自己满腔热情做事,可是群众不说好;有的群众时不时出难题,动不动指责干部不作为,干部有理说不清……。听完之后,我没有及时纠正他思想层面的错误,仅仅从工作层面提出建议,这也说明我和群众的感情不够深厚,人民立场不够扎实。没有“不像话”的群众,只有不称职的干部。干群关系出了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干部没有把工作做到百姓的心坎上,才造成群众误解,哪能怪“群众变坏了”?有的干部态度不端、谋事不正,也会引起群众反感,哪能说群众太挑剔?
做好群众工作,要确保群众有奔头。如果看领导脸色“下菜碟”,把领导点头当劲头、领导爱好当嗜好,群众是不可能满意的。想问题、办事情时,要多深入一线访民情,而不是坐在桌前“拍脑门”;多扑下身子听民声,而不是读着报告定民策;多为群众争利益,而不是怕让群众占便宜。这样,群众才会为干部点赞。做好群众工作,要绘准干部“自画像”。有的干部持身不严、干事不实,遇到问题不是先想着如何解决,而是一味指责群众为“刁民”或是讥讽群众素质差……如此“官老爷”的做派,肯定在群众面前说话不灵。党员的样子、公仆的里子,一个都不能少。这样,群众才能给干部竖起大拇指。做好群众工作,要把握好“清白”与 “明白”的关系。“清白”就是干部清清清白白,“明白”就是让群众明明白白。干部“清白”、群众“明白”,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有的干部觉得自己整天被无端指责和恶意抹黑搞得灰头土脸,我们不妨推动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业务公开、决策公开乃至“家务”公开。真金不怕火炼,经得起推敲考验,这样,群众自然就会给干部打高分。
作者系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
责任编辑:双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