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发展的重要历史特征,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2018年5月9日,市委、市政府在静海区召开现场办公会议,为静海发展把脉问诊、开方抓药,明确提出了以绿色发展为“魂”、高质量发展为“纲”的工作要求和努力方向。一年来,静海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静海现场办公会议精神,牢固树立新时代之思维,坚持以高站位、大视野谋划高质量发展,以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以绿色引领高质量发展,以共享检验高质量发展,以担当作为保证高质量发展,奋力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共天津市静海区委书记蔺雪峰同志。
记者: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面对新的时代责任,您如何看待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重要性?
蔺雪峰: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确定发展战略、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既是发展方略,更是时代责任;既是目标导向,更是发展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就要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补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宏伟目标的必为之为。当前,静海正以“滚石上山”的决心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沿着高质量发展之路笃定前行,以质为帅、以效为先高质量发展的大势已经形成。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发展还存在总量不大、结构不优、质量不高、后劲不足等问题,城乡二元结构的短板还比较突出。全区上下必须牢固树立新时代之思维,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 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自觉践行“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检验,咬定目标不放松,努力实现静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记者: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目标导向,您认为要重点把握哪些环节和要求?静海区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确定了怎样的工作思路?
蔺雪峰: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本途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激发经济新动能。就静海而言,要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现场办公会议精神,坚持以绿色发展为魂、高质量发展为纲, 正确处理质与量、速与效、进与退、舍与得的关系,全力推动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从根上解决产业结构偏重偏旧问题,努力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我们坚持先谋后动推动高质量发展,以畅通解放思想之路,打开高质量发展之门,积极引导全区干部群众化“共识”为“共为”。通过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和高质量发展成果展,提振信心、鼓舞士气。通过到珠三角、长三角考察学习,打开脑袋上的“津门”,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以高站位、大视野、新理念谋划静海发展。我们学习借鉴嘉兴主动对接上海的做法,立足静海实际,找准定位,坚持在服务中发展、在发展中服务的工作思路,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确立了服务北京疏解、服务雄安建设、服务天津定位、服务滨海开放、服务周边发展“五个服务”的发展思路,打造天津全面对接服务雄安新区的“桥头堡”和示范区。我们坚持系统谋划,编制“1+N”高质量产业发展规划。邀请株式会社日本综合研究所、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山东农科院等国内外知名院所,围绕中日健康产业合作项目、大邱庄中德生态城、京津冀大健康产业、现代都市型农业等制订规划,逐步把静海发展纳入科学规划引领的高质量发展轨道。
记者:谋定而动,才能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落地落实。静海区有哪些务实举措和创新经验?取得了怎样的实际效果?
蔺雪峰:我们在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科学内涵的基础上,紧密结合静海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工作落实。
一是打好改革“先手牌”。按照中央和市委统一部署,顺利完成机构改革,形成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平衡了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政府债务风险综合控制指数在全市排名第一。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和“一制三化”审批制度改革,在2018年全市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中名列第二。我们秉持“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以“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为载体,全面落实“津八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19条”,制定出台“静海十六条”“科技十条”等扶持政策,支持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2018年,全区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85.8%,增速达4.4%,分别在全市排名第二和第三,静海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高地和政策洼地。
二是走好开放必由路。我们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构建协同发展与外向发展集成发力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化静沧廊(3+5)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在上海、广东等地设立招商办事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与日本在循环经济、大健康产业方面达成了合作协议,与德国能源署共建大邱庄中德生态城,与意大利对华友好协会达成农副产品展示销售合作意向,依托广西防城港东兴边境经济合作区打造中越“两国三府三园”合作平台,静海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三是壮大新动能支撑力。我们以绿色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大邱庄地区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去、转、育”,取缔传统高耗能、高污染工业;推进优质钢材与装配式建筑制造有效銜接,建设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引进新动能,打造制造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以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为重点,加快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的开发生产和应用以及物资收集体系和交易平台建设。以打造绿色生态工业园区为目标,高标准建设滨港高新铸造工业区,实现了由传统铸造工业向航空产业的转型。2019年一季度,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5.2%,新动能正在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四是做足绿色大文章。我们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落实天津市湿地自然保护区“1+4”规划,成立团泊鸟类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切实守护好团泊湿地这一“绿宝石”。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实行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完成全区3115家“散乱污”企业清零任务,严格实行动态管理。全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达到6.02,同比下降0.74;PM2.5浓度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完成造林绿化7.02万亩,林木绿化率达到28.7%,绿色正在成为静海发展的最靓底色。
记者: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静海区在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过程中,如何强化作风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蔺雪峰: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党,核心在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是夺取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干部的良好作风是干事创业的保障、善作善成的法宝。
一是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充分发挥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在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上下功夫、求实效。坚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做到令行禁止,确保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地落实。
二是大兴干事创业之风。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选好“班长”,配好班子,建好梯队,培养一批敢闯敢试的“虎将”、攻坚克难的“猛将”、脚踏实地的“干将”。紧紧抓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有利契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在守初心中铸忠诚,在担使命中创实绩,在找差距中补短板,在抓落实中见成效,使主题教育和高质量发展相融互促、齐头并进。
三是磨砺激浊扬清之剑。大力实施“静海干净工程”三年行动,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坚决肃清黄兴国、顾春瑞、魏建军恶劣影响,以政治生态干净保障社会生态和环境生态干净。深入推进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专项治理,治庸治懒治无为,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让谋事、干事、成事真正成为静海干部的鲜明标签,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凝聚形成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强大气场。
责任编辑:双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