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职现代农艺专业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2019-08-20 00:00李玥
祖国 2019年14期
关键词:改革策略新时期教学

李玥

关键词:新时期   中职农艺专业   教学   改革策略

在我们国家自古以来人们对农业和农民都存在看轻的思想,似乎和农字挂钩的事情都不太被看好,就中职现代农艺这个来讲,首先专业社会不认可,家长不接受,学生也不愿读,于是就造成了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存在着很难招到生难、很难管理、很难就业的危机,严重阻碍了国家职业教育发展、也难以服务地方经济。如何引导人们客观、科学地看待农艺专业以及做好新时期中职农艺专业教学改革,是我们必须要取面对的现实难题,怎样解难,成为每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一、现代农艺专业的优势

(一)升学优势

选择现代农艺专业,学生不但可以在学校学习技能,还有机会进一步深造学习,而且具有明显优势。中职学校开设农艺专业的学校比较少,是广大学生求学就业的很不错的专业,是一部分想在农业方面有所建树的有志青年的好去處。

(二)具有自身就业优势和创业优势

现代农艺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一大批有综合素质,能胜任农业生产各个方面要求的实用型人才,比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农业企业技术人员、现代化新型农民、农村基层干部等等,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这些人才从当下全国农业发展的形势来看,还是非常紧缺的,所以,这就为农艺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就业平台。

加上国家调整宏观政策,着力加大“三农”问题解决的力度,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事农业在未来蕴藏着巨大的机遇,也是最大的发展机会。让农艺专业学生将来借机大展拳脚。只要学生是具有农业生产技术,懂生产经营的 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就可以搞规模化种植、机械化种植,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种植大户、致富能手,相当于国外的大农场主。

(三)国家对涉农专业政策优势

1.一部分学生可以享受免除学费的优惠政策

国家多部门联合颁布了一系列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政策。这对于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增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鼓励高素质劳动者在农村创业就业,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2.生活补贴优势

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设立了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受助学生的生活消费。这些都相当于国家在出钱出力在培养人才,大力扶持的社会型事业。也体现出了它巨大的专业优势。

二、中职现代农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农艺专业课程教学针对性不强

我们知道中职院校培养的是初、中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需要进入生产的一线岗位工作。然而现阶段的中职院校农艺专业的讲课方式与高中校园文化课的讲课方式类同,学校任教的老师绝大多数并没有多少实际的工作经历、经验,一味地追求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和保证课程内容的完整性,不分主次,拿起教材都是从头至尾过一遍,缺乏变通,没有教学创新,更体现不出它的专业性。

(二)理论与实践完全脱离

中职院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服务于区域经济,也就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所以现代农艺专业要培养的是适合区域农业发展的技能操作型人才。但现实中大多数中职院校的教学重点都是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忽视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样就造成学生毕业后专业技能水平不高,更没什么工作经验,无法达到企业要求。中职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侧重于专业课的教学以及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设计、各环节的衔接方面都要从实践应用出发,突出专业性,强调其实用性。不然不论学生的知识学习的再系统,掌握的再好,实际效果也不会太理想。当学生碰到实际问题的时候,仍然既不知道运用哪部分知识,也不知道专业知识怎么运用。因此,专业知识的教学要结合实践应用性训练,突出学生专业技能项目训练,并达到训练的要求。

(三)开设的课程不能与时代发展同步

随着现代农艺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地出现新的农艺知识,而新时期中职院校大多数还沿用以前的课本知识,新的农艺专业知识更新过慢,不能及时在学校的教学内容中得到更新,对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中职现代农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一)创设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

既然农艺专业是注重培养实际操作应用的技能型人才,那么有关部门就应该实地考察研究,看看社会实际中农业生产、加工、技能应用等方面对人才能力具体需求,从而有针对性的结合实际来制定和设计学生要学习的专业技能和相关课程,及时调整有的知识结构,整合现代农业技术理念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建立贴近现代农业发展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二)改革人才的考评机制,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长久以来我们国家的教学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唯分数论,对学生的评判主要是通过一张试卷上的分数,分数高就是优秀生;分数低就是差生。其实成绩并不能代表一个学生的全部,这种考评机制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成长。既然是专业学习,那么我们就必须建立专业的考核机制,从而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新的考评机制中考试的卷面成绩只能作为考评内容的一部分;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实践中的技能操作以及学生的专业素养等内容都必须该列入学生素质考评机制中,新时期的教育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仅仅是专业知识。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各个学科领域的教学中都已经引进多媒体技术来辅助课堂教学。在不可否认,这种教育技术拥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在教学中科学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教学,把语言、影像、声音等结合起来,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弥补农业实践教学资源无法带进实验室的遗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也容易达到教学目的,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多媒体技术将各种多媒体信息引入农艺专业教学,改进、完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并促进整个专业教育思想的根本变革。多媒体教学模式改变了现代农艺专业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现在让学生为课堂主人。

猜你喜欢
改革策略新时期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专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研究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