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查出囊肿、结节、息肉怎么办

2019-08-20 03:34:36毕晓峰熊猫医学漫画
癌症康复 2019年3期
关键词:肿瘤性定期腺瘤

□ 文 毕晓峰 图 熊猫医学漫画

陆仁甲:这周我们单位体检,好多同事都查出了囊肿、小结节或息肉,上网一查,好家伙,癌症先兆啊!现在他们被吓得团团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呆呆:陆兄,问得好不如问得巧!你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毕晓峰大侠就在本店喝茶,你快问问他吧!

毕大侠:陆兄弟,你这问题很有普遍性。很多人都会因体检查出囊肿、小结节或息肉而莫名恐慌,我这就给大家仔细讲讲吧!咱先说囊肿。囊肿是长在体内某一脏器内的囊状良性包块,其内容物性质是液态的,就像一个小水囊。囊肿多是良性的先天疾病,常常出现在肝脏、肾脏和卵巢上,肝囊肿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时被偶然发现。如果肝囊肿∨5cm,没有特殊症状,通常不需要治疗;如果肝囊肿∨5cm,有可能压迫周围器官,当出现肝部不适、餐后饱胀、食欲减退、恶心和呕吐等症状或影响肝脏功能时,就需及时就诊和治疗。如果肾囊肿∨5cm,每年定期随访观察就可以;如果囊肿较大或出现压迫症状,或患有遗传性多囊肾,影响肾功能,则需引起重视,及时就诊;卵巢囊肿多发生在20~50岁的女性,大多数为良性,但确实是有一部分是恶性的,比如卵巢癌。如果女性出现持续的痛经、腹痛,尤其是突发腹痛合并恶心、呕吐或发热时,一定要去医院治疗。而结节只是影像学上描述的一个名词,指在超声、CT或核磁共振等检查是看到的异常信号影,不是病灶的性质。本质上说,结节是一种体积比较小的肿物,我们身体常见的结节有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等。甲状腺癌在甲状腺结节中的发现率只有5%~10%。所以,甲状腺结节患者不要太紧张,可以根据超声检查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如果患者忽然出现憋气、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不适症状,提示结节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应尽快检查治疗。乳腺结节是对乳腺占位的一种描述,常见于乳腺增生及乳腺肿瘤性疾病。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炎及乳腺癌等都可以表现为乳腺结节。所以,检查出乳腺结节后,应该先通过乳腺超声、钼靶或者乳腺核磁等检查手段鉴别其良恶性。肺结节通常指影像学检查(X线或CT)中发现的直径小于或等于3cm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小于1cm的结节称为小结节,小于5mm的结节称为微小结节,大于3cm的病灶则称为肿块。大概只有1%的肺结节是恶性的,但随着结节的增大,恶变率就会显著增加。我们要综合考虑结节的大小、形状、密度、边界、生长速度及位置来判断其性质,还要结合病人本身是否具有肺癌的高危因素等综合判断结节是需要临床切除还是定期观察。

陆仁甲:那息肉又是怎么回事?

毕大侠:我们通常把生长在人体黏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包括增生性、炎症性、错构瘤、腺瘤及其他肿瘤等。肠息肉、胆囊息肉、宫颈息肉比较常见。按照显微镜下特点,息肉可以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部分非肿瘤性息肉可向肿瘤性发展。因此,体检者在发现体检报告上有息肉后,需完善相应检查以明确息肉的病理类型。肠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有研究表明,95%以上的结肠癌来自结肠腺瘤,它相当于一颗“定时炸弹”。体检发现的肠息肉可通过内镜活检或者切除后做病理检查以明确性质,然后再进行治疗。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行肠镜检查。其他如无蒂胆囊息肉(包括局限性胆囊壁增厚,厚度大于4mm)属于胆囊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建议这类患者一定要定期复诊;绝大多数宫颈息肉都是良性病变,但也有可能癌变的,临床上宫颈息肉的癌变率在0.2%~0.4%,如病理检查提示有恶变征象,则应尽早采取治疗措施。

(文章来源:小大夫漫画)

后记:

本文作者毕晓峰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副主任医师,参加了卫生部“1+3”癌症防治项目、重大公共卫生专项“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擅长肿瘤的预防和早诊。

猜你喜欢
肿瘤性定期腺瘤
定期体检
品牌研究(2022年21期)2022-07-28 06:20:56
定期体检
品牌研究(2022年20期)2022-07-21 01:37:32
定期体检
品牌研究(2022年19期)2022-07-14 06:07:38
胆囊肿瘤性息肉病变的临床、影像学特征
脑部CT平扫图像直方图分析鉴别肿瘤性与非肿瘤性脑出血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为什么鳄鱼要定期换牙
姜兆俊治疗甲状腺腺瘤经验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介入治疗髂静脉肿瘤性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