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资》记者 雷雅茹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团中央发出了“把青春献给祖国”“到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等号召,组织青年向荒山、荒地、荒原进军。为响应号召,高中毕业后,曹一平毅然选择学农,报考了中国农业大学,学习土壤农业化学。从小成长在山区的她对农村和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她说:“很多人对学农有想法,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学农。我觉得既然学了农,就应该学以致用,为农民、为国家做点事。”从此,我国土肥事业的筑梦路上便多了一位优秀的农艺师,一位女植物营养学专家、一位女肥料学专家。她所参与的对国产碳酸氢铵肥料、包膜控释肥、新疆棉花保铃专用叶面肥等攻关项目研究,为我国土肥事业发展作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
“很多人对学农有想法,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学农。我觉得既然学了农,就应该学以致用,为农民、为国家做点事。——曹一平
专家名片
曹一平,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施肥咨询与新型肥料研制中心主任、植物营养系第一任系主任和土化系党总支书记等职务。致力于植物营养理论与新型肥料研制以及施肥与环境等方向的科学研究,发表科研论文数十篇,获发明专利4项,获国家科委、原农业部、化工部等科技进步奖12项,是我国知名的植物营养学专家、肥料学专家。
说起与化肥的缘分,曹一平最先谈起的还是她青年时代接触的国产碳酸氢铵肥料。
碳酸氢铵(简称“碳铵”)是我国自主生产的第一个氮肥品种。曹一平回忆:“上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农田施用的化学肥料基本依靠国外进口。解放以后,国家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化肥生产被列在了首要位置。到了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国家意识到,氮素是我国土壤所缺乏的第一元素,发展化肥要选择以氮肥为先,于是便安排原化工部研究生产氮肥。”
但那个时候,国内并没有人专门研究化肥生产技术,且国外对中国封锁很严密,几乎不可能从国外学来先进的技术。与此同时,国家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口号,要大力发展钢铁,可作为化肥生产原料的煤都被炼成焦炭送去锻造钢铁。既缺技术又缺能源,氮肥研究陷入停滞。直到1957年,我国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侯德榜博士提出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化肥新工艺,这一工艺可使用劣质煤生产化肥,且生产工艺简单易操作,对生产设备要求不高,正符合当时我国的实际情况。1958年,为在我国大力发展碳酸氢铵,化工部在全国选择了第一批试产单位,同年10月对32家生产人员进行培训,当时正在读大三的曹一平被选派到上海化工研究院参加碳酸氢铵生产工艺技术实地学习。
上世纪70年代末,是碳铵大发展时期。据统计,1978-1987年,碳铵占我国农业用氮量的54%-58%,是主要的氮肥品种,1984年和1987年我国粮食产量均达到了创纪录的4.07亿吨,数据分析表明,粮食的产量与碳铵的使用量成正比。曹一平说:“虽然在当时碳铵对我国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其他氮肥品种相比,它还是有很明显的缺点,如易分解挥发,含氮量低,加之农民施用方法不当,造成严重的氮素损失。因此,碳铵被农民称为‘气儿肥’。”
为了全面评价碳铵和引导农民正确施用,曹一平与一批农业科学研究者开始奔波于实验室和田间,做实验、写报告、做宣传,为农民带来最实用的田间技术。后来,由曹一平与上海农科院土肥所研究员奚振邦、杭州茶叶所研究员吴询组成的研究小组承担了原化工部的“碳酸氢铵的农化性状及肥效评价研究”的项目,通过大量的田间试验结果对碳铵的综合性状进行了全面评价。1983年,曹一平发表的《不同氮肥施在石灰性土壤上氮挥发的研究》一文中,得出碳铵作为追肥是施入深度5cm以下,可以基本免除氮挥发。如果施得浅或表施后立即浇水,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氮素的损失。因此,只要扬长避短,合理使用,碳铵的田间肥效与其他氮肥等价。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碳铵在农用氮素中的占比不断降低,逐渐被其他高浓度化学稳定的氮肥品种所替代,但是在我国化肥严重供给不足的时代,碳铵为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这其间,也凝聚了我国老一辈土肥人的青春与汗水。
在与曹一平的交流中,能真切体会到她的一颗赤子之心。她说:“回顾一生,我感到有两点认识是对的:其一,作为老师,要以学生为本;其二,作为一个科学家,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以国家需要为目标。”40年的从教生涯,她用报效国家、造福社会的满腔热情,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本科生,带出了48位硕士、博士研究生,更重要的是,结合时代需求,与同事、学生一起,孜孜以求,推出了一批学术、科研成果,为“三农”事业作出了应有贡献。
她曾梦想走遍祖国的山川与田野,变沙滩、盐碱窝为肥沃的农田,变荒漠为丰收的果园;也曾梦想应用所学的农业化学的神秘力量去控制和改造植物,为人类提供精美的食粮。这些梦想都在实践中一点点变为现实。河北省曲周县地处太行山东侧的海河流域,属黄淮海盐碱地区,历史上就是个“老碱窝”。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农业大学土化系的师生苦战多年使曲周盐碱地得到有效治理,而后又研究如何提高土壤生产力,使农田生产力从中低产水平向稳产高产水平发展,曹一平所在团队吸取国际先进理念与德国霍因海姆大学合作,展开全方位试验新技术,促使本地区农业生产向高产、高效、环境协调三大目标迈出了一大步。
上世纪80年代末,曹一平和学生陈凯组成创新小组,着手环保型、技术附加型缓控释肥产品的研发工作,前后共12位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参与其中,他们没日没夜地在实验室忙碌,终于研发出了高聚物包膜控释肥料,当时中国农业大学校长石元春院士在主持成果鉴定会上亲切地说:“小曹,你是十年磨一剑呐!”“2003年高聚物包膜控释肥及其评价体系第一次通过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技术成果鉴定,2007年这项成果又进而通过了产业化的技术鉴定。”曹一平说,“化学肥料是一类资源型产品,需要尽可能地提高肥料利用率,高聚物包膜控释肥比国外的同类产品既便宜,效果也好,产业化研究的意义不言自明。”
1996年,为响应科技部“863计划”和西部开发重大项目的召唤,58岁的曹一平带领陈凯和欧阳华民等研究生在新疆历时5年,研制了棉花保铃型专用叶面肥,获得原新疆科委认可,研发产品也在新疆和河北棉产区生产使用,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
曹一平是个大忙人,但又是农民的贴心人。退休后的曹一平仍退而不休,参与项目研究,并为农民提供帮助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2004年,曹一平参与了中化集团建立的为农民服务免费接听咨询电话的工作,每周值班一天,专门接听农民的电话咨询。同时,在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开设了《中化农业广场》栏目,每周向农民讲授有关土壤、植物营养与施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这一工作,曹一平一干就是10年。许多农民朋友和基层农业技术工作者都熟悉她,也更需要她。
无论是教学,还是搞研究、做农化服务,曹一平对土肥事业都情有独钟。现如今,已经81岁的曹一平依然神采奕奕,说话声音洪亮,底气十足,说到肥料,她更是精神焕发。她告诉记者,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仍在一间办公室给她留着一个座位,不论刮风下雨,只要学科需要她,学生们需要她,她就会回到办公室继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