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时间:这时快,那时慢

2019-08-20 01:14
廉政瞭望 2019年13期
关键词:成都文化

文/本刊记者梁霜 见习记者王蔚

“在那座阴雨的小城里,我从未忘记你。成都,带不走的,只有你。”这是赵雷一个人的《成都》,却引起了千千万万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人们的共鸣。

古往今来,不乏知名城市随着历史变迁而沉寂,然而成都仿佛有奇妙的磁场,多元文化总能在此间融合。在这里,龙门阵要慢慢讲,麻将要慢慢搓,撸不完的串串儿和喝不完的酒诉说着慢悠悠的人情味儿;也是在这里,一路向南的天府大道飞速延伸,“国内第三个双机场城市”即将照进现实,行色匆匆的职场人不得不跟上脚步,在车水马龙间向前狂奔。从往昔的“中国第四城”到如今的“新一线榜首”,在包容与创新中,这座张弛有道的都城散发千年魅力的同时,也正在塑造着让人惊艳的新气质。

散漫不慢是成都

长久以来,成都人摇着扇子品着茶,看起来总是与世无争,作家何小竹用两个字——“不慌”来概括成都气质。

成都的气质是散漫的,它的慢,藏在大街小巷的茶馆里,也藏在遍布城市的书店中。在这里,几乎在每个大型商场内都能找到一家或几家高颜值书店,同时也不缺乏那些置身于巷子深处的古旧书屋。书香不惧巷子深,爱读书的成都人共同呵护和打造了这座城市的书香气韵。如今,到成都高颜值的独立书店里坐一下午,晚上再到酒吧里呼朋唤友,喝酒听歌,是不少成都人的玩法。

因为这种悠闲散漫的生活态度,成都人有时会招致非议,但是换个角度看,“只有慢下来,才能专注和高效,慢,其实是快。”每日清晨到园中画室研习小楷和国画,抄写古代园林著作,是四川大学客座教授霍晓多年以来的习惯。结果一不留神,就写了一百多万字的书法作品。

人民公园一角

霍晓是土生土长的“老成都”,四十岁那年,觉得挣钱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没带半点儿犹豫,回头就在成都租了一处约50亩的土地造园。在他的记忆里,成都是悠闲散漫的,那是童年时光里青砖黛瓦的老院坝的气质。如今,他把这一段回忆找回来了。在永康大道幽深处,静静坐落着霍晓耗时十年打造的私家园林。步入其间,石拱桥横卧清波,不时闪现鸟声雀影,起承转合间层层叠叠的园林画卷映入眼帘,时间仿佛也慢了节奏。霍晓说,“在我这儿,心浮气躁是不行的,你得慢下来,才能品味到生活里隐藏的乐趣。”

在成都生活二十多年的作家蒋林是《看熊猫》杂志主编,每天的工作就是看大熊猫、研究大熊猫、写大熊猫。“成都是散漫的,借诗人翟永明的话讲,成都是用一座城市的‘慢’,来对抗全世界的‘快’。”蒋林告诉记者,“但成都有散漫的底气。几千年来成都从未改名,只这一点,就足够迷人了。”今年3月,蒋林的作品《熊猫明历险记》得到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读书》栏目推荐,引起不少读者关注。今年刚好也是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纪念,他说,这是自己为这个特殊年份送上的礼物——“生活不会亏待用心的人,慢一点儿,又何妨?”

成都腔调

“在成都,时尚力和古文化交融碰撞,并不会生出违和。”霍晓说,许多城市会面临“钢筋森林”的困局,成都则不然。“你看崇德里,全是旧砖、旧瓦、旧梁,却配了全部德国、意大利风格的家具设计,你会觉得奇怪吗?不会。”

砖木难久,但景以画存。在园林内的美术馆,错落有致地陈列着霍晓推出的系列文创作品。“园林终究会改变,唯文化可以传承与创新。”霍晓说,成都人很包容,对于创新,他们从来都很欢迎。

回望历史,成都的“兼容并包”并非无迹可寻。早在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踏上了漫漫迁徙路,他们“忍瘴气、酷阳、冻馁、寒夜之困苦,又不得不负翻山越岭之劳累”,历经磨难,为四川文化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也造就了成都“五方杂处”的人口结构和兼收并蓄的广阔胸襟。

重生的四川宛如“凤凰涅磐”,流传至今的川剧、川菜,都是四川以强大的包容精神接纳来自各地的文化输入,兼收并蓄的结果。去年,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副院长陈巧茹亮相2018年成都春晚,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她说,“川剧的性格就像成都人,包容,豁达,乐观,幽默。”数百年间,川剧逐步融合昆曲、高腔、胡琴、弹戏及灯调于一体,承中华戏曲之传统,融巴蜀艺术之精华,成为了五腔兼备、别具一格的艺术奇葩。而五味调和的川菜,亦是古今有别。大移民浪潮带来了五方杂处的口味差异,也带来了烹调技艺的交流与切磋,其间引进的海椒与原有麻辣味调味品结合,引爆了川菜变革的基因。石光华在其作品《我的川菜生活》中提到,“川菜秉持中国文化人与自然和谐、平衡、统一的精神,在烹饪中,追求色香味形似及营养的融合和变化,为厨之道,亦是做人之道。”

也是因为大移民,客家文化随迁徙而来的客家人在成都融入、生长,成为了这座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如今,在成都近郊保存得最好的客家古镇——洛带古镇,青石板铺砌的老街蜿蜒曲折,两侧木质的吊脚楼古色古香,耳边不时能听到软软糯糯的客家话,客家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软、绵、慢的成都话亦是这一时期受湖广、江西、广东方言影响而最终形成,它有“西南话之吴侬软语”之称,客气里氤氲的情意,让诗人余秀华都忍不住“想把脸埋在口音里醉去。”

成都永葆活力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基因?除了人们津津乐道的美食与宜居,流淌在这座城市血液里的东西,其实是兼收并蓄的气度,和乐观包容的精神,让成都充满了无限的成长可能。

陈巧茹亮相2018年成都春晚

生活慢,工作拼

2012年,台湾女孩idun落地成都,成为《MIND》杂志的一名编辑记者。这本以成都生活美学为主题的杂志一度是引领成都文青的时尚标杆。如今,idun仍在从事与成都本土文化相关的工作,长达数年的媒体从业经历让她对成都文化逐渐有了深入了解。

“今年,我们为成都太古里提出的定位策略是加强周边文化的融合与空间延伸。”在idun看来,除了拥有奇异外形、摩天高度,深刻的文化内涵也是地标建筑的核心要素。

《好雨时节》剧照

成都太古里在市中心,这里拥有前沿的时尚新潮,同时也保留了明清后的老建筑,川西风格的青瓦坡屋顶与格栅配以落地玻璃幕墙,时尚与古老仅一墙之隔。在新与旧、快与慢之间,成都太古里为成都带来了更丰富和均衡的表情。

“休闲是成都的表面,包容才是它的底色。”近些年,idun在参与建设成都城市文化的同时,也慢慢感受到成都的变化。“从成都市中心往南,过了南三环,你能明显发觉身边人的生活节奏在加快,传统上对成都散漫、安逸的印象在这里只有一丝尚存,并不是那种‘适合走一走’的成都街头了。”idun说。

在高新区创新中心17楼,200平方米的免费办公场地是成都向创业者杨万昆抛来的“橄榄枝”。营收破千万、全国KAB金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成都市雏鹰种子企业称号……这是2018年,成都红色剪刀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万昆交出的成绩尚可的答卷。

“成都给的政策比较多,并且落实到底,不是空头支票。”杨万昆缓缓道来,自从2016年来成都成立公司以来,公司就不断享受到成都给予大学生创业的种种扶持,包括200平方米的免费场地、应届生的社保补贴、员工人才公寓、启动资金扶持、知识产权补贴、技术资金扶持……目前,公司已经独立开发完成了国内首创的一套完善的藏汉双语医疗管理系统,帮助藏区人民也能享受到先进、便捷、人性化的医疗管理服务。

“成都的生活慢,但工作时很拼。”从事民航工作的刘宇来成都已经三年,得益于2017年推行的人才新政,成功落户的她算是一枚“新成都人”。由于工作涉及到机场修建,工作地经常在偏远地区,热天没空调、冷天无暖气,为赶工期动辄熬通宵,一个项目下来,脸都被晒掉一层皮。

“工作的时候拼命工作,生活的时候惬意生活。”刘宇告诉记者,“这也算是成都包容的体现吧。不管是慢生活还是快节奏,你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定位。”

自2017年成都推出蓉漂计划以来,诚意满满的“人才新政12条”已为成都累计吸引大学本科及以上青年人才28.6万余人。目前,成都人才总量已达500万,占人口比31%。在城市竞争激烈的今天,成都“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新人才观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天下英才汇聚在这里。

有人说,“一线城市容不下肉身,三四线城市容不下灵魂”,但成都或许是个不错的折中。在现代都市的生活场景中,老建筑和旧情怀的故事依然在讲下去,却从来不缺乏潮流创意的迸发。一点儿新、一点儿旧,快有时,慢亦有时,蓉漂们在融入成都的过程中,也在不断为这座城市催生新活力。容颜常新、情怀依旧的成都,将在包容与创新中孕育和塑造城市新气质。

猜你喜欢
成都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成都THE REPUBLIQUE廾界买手店
穿过成都去看你
谁远谁近?
数看成都
成都
“蓉漂”为何选择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