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许秀莲
“下午3点在办公室召开紧急会议,请提前10分钟到场。”在某乡镇挂职的一名科级干部,上午刚和返乡创业人员实地探访了产业项目施工情况,准备召开座谈,明确下一步合作事宜,就接到了来自原单位的会议消息。
两边的事务都颇为紧急,一边是紧急会议,一边是重要项目落地。他只能拨打电话询问原单位同事究竟发生了何事,是否可以请假。得到否定答案后,也只能和返乡创业人员商议是否可以明日再谈。
“好在这个业主近期一直都在村上,不然我都很担心别人不愿意来投资了。”时间已经不早,扒了两口饭,他就赶忙驱车返回市区,这一趟单程就有60多公里。
一周五个工作日变成了“十个”,5天在市上,5天在镇上,一天当成两天用,看似奇怪,却真实发生在基层挂职干部身上。“我上午在市里,下午就要赶到镇上,一个来回就是120多公里,来回跑真的很痛苦。”因为担负着原单位的重要工作,他长期市、镇两头跑,当两边的事务交杂,他就恨不得自己拥有多个“分身”。
基层挂职是组织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重要手段。按照规定,基层挂职干部必须全脱产,但往往事与愿违。部分下派挂职的干部来自两办、发改、财政等重要单位,本来单位的事务繁多、工作较忙,挂职的干部大都无法全脱产,甚至部分挂职干部一周能去乡镇两三天都做不到。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原单位“不放人”,另一个原因也在于挂职干部本人“舍不得”放。
一名乡镇挂职干部透露,在县民政局当过副局长的他若想升任一把手,必须要有基层领导工作经验,去基层挂个副职无疑是个好选择。“这种挂职就是走个形式,我的重心还是在原单位。”
对这类将挂职仅仅当做“镀金”和晋升捷径的干部,接收乡镇碍于情面,不愿管不敢管,一名受访基层干部吐槽道:“这也是部分人实现‘弯道超车’的方法。”
本刊记者邓苗苗
当脱发成为现代人的共性难题,有人选择无视,有人想法解决,还有人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剃光。可谁也没想到,剃发这种个人行为却有可能惹上“麻烦”。前不久记者便听到了一个“剃光头引起投诉”的故事。
某单位有两名工作人员因脱发倍感困扰,索性先后剃了个光头,顿感“一身轻松”。但过了没多久,他们却发现自己被人举报了,投诉信被发到书记信箱,大意就是你们身为公职人员代表的是政府的形象,怎么可以剃光头?这种行为是否违反了相关规定?
这两名工作人员有些哭笑不得,心里明白大概是在某次与群众的沟通交流中被人记下发型特征,并进行了投诉。随后,相关部门通过书记信箱仔细认真地回复了这封投诉信。
回信中首先解释清楚情况,表示通过核实,两名工作人员的确是因脱发的特殊原因,不得已才剃了光头;其次,向投诉人说明现无相关规定禁止工作人员剃光头,只要不影响工作、不造成不良影响,工作人员在发型上有一定的自主权;最后,感谢投诉人对他们工作的监督与建议。
实际上,公职人员时常面对群众,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政府的形象。有的人因此一年四季戴帽子,大热天特别难受,却又不敢取下来。虽无明文规定非要如何,但总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原则存在,这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过比起外貌,公职人员形象的呈现,更多的还是要靠实际的工作成效,让群众满意就是最好的说明。
后来,记者与一名同样深受脱发困扰的朋友聊起此事,他开玩笑道:“本来我也想直接去剃个光头算了,你这么一说我也怕被挂到书记信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