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子里的革命基因

2019-08-20 01:14司马迹
廉政瞭望 2019年13期
关键词:成都革命

文/司马迹

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它是成都人引以为豪的历史见证。

从廉政瞭望杂志社下楼,向东,步行不过百米,即是十二桥烈士陵园,红砂岩雕刻的丰碑前,36座烈士墓在松柏掩映中庄严静穆。

1949年冬,距成都解放仅有17天,国民党政府保密局将其在西南各地逮捕囚禁的共产党员、民主党派成员、革命青年和其他爱国志士全部秘密处死,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十二桥大惨案”。

都说成都人乐于安逸,但细数近代历史上革命战争、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成都人一声“扎起”,从不掉链子,除了十二桥烈士外,还涌现出众多可歌可泣的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

为国为民尽忠的气节

近代诗人吴芳吉把成都与“世界乐都”巴黎相提并论,甚至还有外国人把成都比作“东方的伊甸园”。为此有人告诫众人,少不入蜀。但成都人骨子里的革命基因来源之一正在这份安逸——“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成都人虽不如周边地区剽悍耐战,但这种“天府之国”氛围中孕育出的“礼节”“荣辱”让家国情怀极重,为国为民尽忠死战的气节远远高于周边地区。抗战中四川热血青年请缨出征,其中有不少是成都地区的子弟兵。

1943年,泡桐树街9号77岁的老人陈治安,将赖以养老的独子送往军营,自己则申请由慈惠堂收容;成都市紫东镇中心学校潘觉民、陈光洁等四名女教师,发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要求远征杀敌……

当时成都有大学生267名,中学生及公教人员等5148名,女生795名,都踊跃报名参军。政府施行严格身体检验,计合格2229名,录取者欢欣鼓舞,未被录取者深感失望。1945年日本投降后,《新华日报》还专门发表社论《感谢四川人民》。

十二桥烈士陵园

成都文化底蕴深厚,即便普通老百姓也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轻易是“麻”不倒更唬不倒的,有一种自发的责任和担当。这份责任和担当既在战斗一线流血流汗,也在大后方不断支援。

十四年抗战期间,整个中国的钱粮支撑,主要靠四川这个“大后方”负担。1942年12月至1943年1月,一月之内成都米价上涨3倍以上,但各种捐献活动,几乎从未中断过。

日机的狂轰滥炸,使成都民众认识到:必须加强中国空军的力量。1941年6月20日,成都共募得献机捐款150万元,其中普通民众节衣缩食捐款20万元,一架飞机以“民众号”命名。成都各界青年,还捐购滑翔机1架。

当时中国经济已近崩溃,日本人企图借此瓦解中国后方民心,以战迫降。而成都人宁愿饿肚子,以献金救国运动作为坚决回答。这无异于筑起了一道精神长城,对稳定抗战大局起到了重要作用。

有了荣辱感、耻辱感,才会有铮铮铁骨;有了铮铮铁骨,即便面对明之不可为但又不得不为时,哪怕对手虎背熊腰,也无所畏惧!利用经营的酒楼掩护统战工作的车耀先,即是如此。

1940年3月,国民党在成都制造“抢米事件”并嫁祸共产党,车耀先被捕,关押在贵州息烽监狱。在监狱中,车耀先面对国民党高官厚禄的利诱毫不动心,面对严刑拷打毫不畏惧,并同狱中难友一起与敌人开展斗争。1941年3月,车耀先与罗世文、韩子栋、许晓轩等人秘密组建狱中党支部提供了组织保障,在狱中与敌人斗争。

“如竹林拥挤刺天”

从十二桥烈士陵园再往东两百多米,有一座雄伟庄严的塔碑——“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它是成都人引以为豪的历史见证。一百多年过去了,丰碑仍然肃穆地伫立。成都市委党史研究室宣教处处长刘树龙介绍,保路运动是成都在近现代中国革命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1910年,清政府为向英法德美银行团借款,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消息传到成都,岳府街上水泄不通。此后不久,清政府派了强势的总督赵尔丰来镇压,先是诱捕几个运动的负责人,又下令军警向手无寸铁的群众开枪,当场打死30多人,造成骇人听闻的“成都血案”。

但赵尔丰显然没有研究过成都人,不知道成都人除了享受安逸之外,还有一股子倔强。这股子倔强在贾平凹笔下是“竹”。他说竹是成都的象征,是成都人的象征,女子“声调有竹音的清律,秀中有骨,雄中有韵”,“男子则有竹的气质,有节有气,性情倔犟,如竹笋顶石破土,如竹林拥挤刺天”。

确实是“拥挤刺天”。清政府为了镇压四川保路革命,派湖北新军入川镇压,造成武昌空虚,这为辛亥革命首役武昌起义奠定了基础。孙中山评价:“若没有四川保路运动,辛亥革命或许会推迟一年半载。”

这之后中国历次革命,成都人都不曾缺席。1944年10月,成都市立中学举行爱国抗日宣传活动,成都警察局派兵包围了学校,并抓捕学生,用暴力殴打学生。成都全市中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对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独裁统治表示强烈抗议,这就是著名的“成都市中学生事件”。最终,蒋介石不得不将当时的成都市市长、警察局长、成都市立中学校长统统撤职。

如竹般性情中还孕育有一股血性,很琐碎、很直白的血性,用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李明泉的话来说,是人民骨子里那种“不胜不休”“血战到底”的坚韧精神。

成都人王铭章率领部队出川后,没补给,装备差,当时民国政府几个战区都不接纳,最终被第五战区地李宗仁收留。台儿庄战役中,王铭章与三千川军在藤县打援,拖住敌第十师团。激战数日,全军覆没,无一人投降,为李宗仁赢得了4天宝贵的时间,为台儿庄大捷铺平了道路。正所谓“君待我如上宾,唯有一腔热血相报”。

毛泽东和秦邦宪、吴玉章、董必武等联名撰赠挽联:“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增光。”

审时度势的勇气和智慧

文武二道中,成都人向来偏重于文,十分崇尚机谋智慧,本为祭奉刘备的汉昭烈庙口口相传演化为纪念大智慧诸葛亮的武侯祠。可见成都人从不崇尚蛮干,而是智勇双全。刘树龙告诉笔者,在近现代中国革命历史中,成都人用鲜血书写了勇气与谋略。

就拿保路运动来说,在“成都血案”当晚,被抓起来的保路同志会成员需要及时将消息传到出去,组织全省范围内的运动。当时通讯条件下通知全省只有电报,但电报被清政府控制着,怎么办呢?他们裁截木板数百块,上写“赵尔丰先捕蒲罗,后剿四川,各地同志速起自保自救”字样,然后将木板涂上桐油,投入江中,顺流而下。这被后人称为“水电报”。

这些“水电报”把消息传遍川南、川东各地,更进一步掀起了各地群众揭竿而起的革命形势。

“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命从来不是破坏,而是“顺乎天而应乎人”,是一种实现正义和恢复秩序的行为。这不仅需要血性,还需要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智慧。

老成都人、作家林文询说,成都人就是喜欢领先,不甘落后,就连改朝换代、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成都人也打了头阵。

保路运动是成都人给衰朽的清朝政府有力的一击,而在历史风云变革的清末,孤身行刺的勇士彭家珍,被称为“压垮晚清的最后一个刺客”。他1912年1月26日刺杀良弼后,不仅引起了轰动,也引发了时事的剧烈变革,甚至有人指出,亚洲的第一个共和国即是在这声巨响中诞生。

有时候领先是需要巨大的付出。1944年6月16日,第一批B29轰炸机群从成都附近各机场起飞,到日本钢铁中心八幡市上空投弹……这是从中国第一次完成远程轰炸日本本土。这背后是从1943年开始,无数衣衫褴褛、忍饥受冻的成都民工们流血流汗,硬是凭着一双双长满老茧的手和简单原始的工具,在半年里就修建好成都周边各个机场。

在第一次远程轰炸日本当天,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驻重庆特派员司徒华,在华盛顿对全体美国民众声音激昂地播讲:“此等庞大之机场,人力之大,为二千年前中国修筑长城以来所仅有!”

革命基因还需要审时度势的勇气和智慧,就如同挂在武侯祠的那副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抢米事件”后,成都的中共四川组织审时度势,认为“四川党的建设工作已初步完成。但三四月来发展太快,新党员对党的基本知识还远远不够,党的基础不算稳固”,决定“以后组织方针是巩固与发展同时并进”。一方面迅速撤退党员干部,一方面努力做好地方实力派的工作,通过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阴谋,高举了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为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林文询用“傲蜀狂楚”来形容成都人。显然,成都人骨子里的革命基因,不止有傲骨,还有拥挤刺天地气节、饱含着勇气和智慧地通透,深刻影响着整座城市,直至今日。

抗日战争中修建双流机场

猜你喜欢
成都革命
将革命进行到底(节选)
成都THE REPUBLIQUE廾界买手店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成都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蓉漂”为何选择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