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剑虹
一、指鹿为马,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联想、想象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特有能力,尤其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大多处于未成年阶段,所以他们拥有较强的思维拓展能力和对比想象能力。而这种能力若能合理运用到写作中,必然会为文章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作为初中阶段的语文老师,要充分开发学生的这种能力。
第一,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想象案例。鹿非鹿,乃马也。这句话是想象能力的典型应用之一,根据眼前的鹿,联想到与其特征相似的马是思维的跳跃,更是想象的扩展。而类似的借助想象构建文章的案例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也有不少,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优质资源,锻炼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
第二,充分使用生活中的相关素材。见枯木方知深秋来临,感朔风乃察凛冬已至。语文作为人类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植根地和发源地都来源于现实生活,现实生活就是一本厚厚的语文教材,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学会通过生活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
二、新硎初试,鼓励学生大胆书写
学生具备了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广阔的思维空间,并不意味着就能准确无误地把自己的想象落在纸上,编织出华丽的令人赏心悦目的文章。所以教师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鼓励学生大胆把自己的想象写出来,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第一,划分学习小组,营造学习环境。学生的思维方法不同,所以学生在交流中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提升联想和想象能力。比如教师在了解了班级每一位学生的情况以后,把全班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4名成员,由两位学习优秀和两位学习一般的同学组成,然后教师在课堂上制定出相关的描写对象,让学生进行讨论并把自己想象的内容记录下来,而后各学习小组之间展开交流,评判每一个学习小组的想象写作是否具有合理性和较强的审美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把课堂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自己扮演好辅助者的角色,在小组交流完毕以后对小组的交流情况进行汇总并提出指导意见。
第二,引领学生进行模仿式写作。把抽象的思维想象通过具体的语言表现在书面上,这一工作的难度相对较大,而且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语文功底尚浅,语文阅历也不够丰富,如果直接让学生写作,效果就会远远低于预期。所以可以先要求学生进行模仿式写作,在模仿写作的过程中认真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方法,从诸多个体中总结出一般规律,强化自身想象力,提升写作能力。
第三,通过作文写作实战,经过学习小组之间的交流,学生的联想思维和想象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强化,仿写的教学任务初步锻炼了学生的寫作能力。在这些工作基本完成以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作文题目,让学生自由写作了。在学生进行自由写作时教师要密切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观察学生是否在写作过程中应用到所学知识。其次,根据情况调整教学节奏。教师给学生布置作文题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想象能力和联想思维,并不是要求学生追求文章篇幅的完整性和字数的达标。所以教师在布置写作任务时要根据实时的状况调整教学节奏。
三、天圆地方,规范学生的联想思维
联想,顾名思义是以某一事物为基础开展的想象过程,所以联想并不是凭空臆断,更不是毫无根据的天马行空。虽然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想象能力也很强,但是其中不乏无根据的想象和不严谨的联想。如果学生的想象能力得不到科学的指导和规范,那么对其写作不但不会带来益处,反而会造成损害。因此语文教师必须严格规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思维,告知学生联想是有根据的,是有条件的,联想并不是胡思乱想。只有规范学生的联想行为,为学生开展想象活动指明道路和方向,才能确保学生的想象能力在作文中散发光彩。比如教师可以通过书本上的案例向学生现身说法,如在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一文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这句话就可以作为规范学生联想思维的典型素材,教师可以向学生这样讲述:“皆若空游无所依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些鱼仿佛在空中游动,没有任何依靠。但事实上这些鱼是在水中游动的,只不过因为潭水过于清澈,令作者产生了联想,最终写出了鱼在空中游动的句子。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鱼在空中游动是根据潭水十分清澈这一特征所衍生出来的联想环节,所以一定要记住,联想和想象必须有现实基础,不可以凭空臆造。”教师对书本上的相关范例详加讲解,有助于规范学生的联想思维,让学生的想象思维科学、严谨、合乎逻辑。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良好的联想能力和想象基础,而把这种能力运用到写作中会使学生的文章提升到较高的水平,因此作为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师要善于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从而切实帮助学生提升语文表达能力和写作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