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
4岁的儿子吃过一次虾条之后,就被虾条的美味迷住了,隔三岔五地要买虾条吃。这天,到了吃午饭时间,儿子对端上餐桌的饭菜不感兴趣,又闹着让我带他下楼买虾条。
禁不住儿子的软磨硬泡,我只好满足了他的心愿。妻子见我又给儿子买了虾条,生气地说:“你明知道那是垃圾食品,还给他买!吃坏了胃口,又影响长个儿,你这是疼他还是害他?”我无言以对。可儿子不管那一套,抱着虾条让我给他拆包,急着要吃。我犯了难,给他买虾条已经是犯了错误,再帮他拆包,不是错上加错嘛!我决定不帮他拆。可儿子又耍起了老手段,软磨硬泡,非要吃。我眼珠子一转,计上心头,哄儿子:“爸爸没劲,拆不开,你去让妈妈帮你拆吧!”一边说我一边假装使出吃奶的劲儿也撕不开虾条的包装袋。儿子信以为真,跑到他妈妈跟前喊:“给我拆开。”我心里乐了,把皮球踢给妻子,让她做决定,想让儿子吃,她就给儿子拆开包装袋,不想让儿子吃,她就不拆,至于儿子吃不到虾条怎么闹腾,都一并让她来解决,我是不用再管了。我还暗自把这个绝招称为踢皮球。
可没想到,妻子竟然如法炮制,拿着那袋虾条也是装模作样一通撕,憋足了劲儿也是“撕不开”,然后对儿子说:“上次,是爸爸给你撕开的。妈妈还没有爸爸力气大呢,你还是去找爸爸帮忙吧!”皮球又给踢回来了。
一看儿子拿着那袋虾条回来了,我赶紧一扭头躲开,说:“找妈妈去!”儿子站在我跟前,左右为难,一着急,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哭得伤心不已。
其实,像这样把儿子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的情况在我家屡屡出现,比如玩手机,儿子要看手机里的玩具视频,可不太会操作,找我帮他打开,我怕他看手机伤眼睛,不给开,让他找妈妈。妈妈也嫌他看手机时间太长,也不给开,让他找爸爸。结果,儿子就成了小皮球,被我和妻子踢来踢去,最终往往是一场伤心痛哭。
看到儿子被踢来踢去时的无助与伤心,说我心里一点不心疼那是假的。即便是我们成年人,求人办事的时候如果被人家踢了皮球,不但伤心,还有可能火冒三丈。将心比心,我自然能体会儿子的心情,有时候也觉得自己做得太过分,伤了孩子的心。但是,明明知道儿子的要求不合理,明明知道儿子吃垃圾食品百害而无一利,不踢皮球又能怎么办呢?好长一段时间我都为此苦恼不已。直到后来遇到一件事,我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那天,我带儿子在广场玩,遇到一对同样带孩子来玩的年轻夫妇。他俩都自顾着看手机,把孩子晾在了一边。孩子无聊,要玩妈妈的手机。妈妈说:“小孩子不能玩手机,找爸爸去吧!”我看在眼里,不禁暗想,接下来就该是我非常熟悉的踢皮球桥段了吧!可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孩子跟爸爸要手机时,爸爸没有把“皮球”再踢给妻子,而是立即把手机收了起来,对儿子说:“看,那边有个喷泉,好多小朋友在那兒嬉水,咱们也去玩吧!”说着,拉起孩子的手往喷泉那边走去。
父子俩牵手同行、孩子蹦蹦跳跳快乐无忧的画面是那么温馨,让我突然想起了我儿子被踢皮球伤心痛哭的样子,也大大地启发了我:孩子不是小皮球,纵然被一个家长当成皮球给踢过来,另一个家长也不是必须踢回去,而是可以来个漂亮的接球,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陪着孩子去玩别的。不踢皮球就没有伤害,孩子就不会伤心痛哭。这才是正确的家教之道。
略加思索,我就有了应对儿子吃虾条的策略。
虾条已经买回来了,不可能白白扔掉不让儿子吃,与其踢皮球惹得儿子伤心痛哭,还不如直接帮他撕开包装让他吃得开心。至于吃多了虾条不利于健康的问题,可以这么解决:拆开之后,分成三份,一家三口一起分享,儿子吃到的虾条分量就不会多到影响他的健康,同时还能培养他的分享意识。况且,我和妻子分到的那两份,也不一定当场都吃掉,可以趁儿子不注意时再包起来,等他下次再要求买虾条的时候拿出来给他解馋。
当然,还有一种更直接的办法。如果儿子让拆虾条,为了他的健康不想让他吃,就明确告诉他:“这东西有害健康,吃了以后影响长个儿,你愿意做个小矮人吗?”孩子若不愿意做小矮人,也许会抵御诱惑不吃或少吃,虽然也可能不高兴,但总比被当成皮球踢来踢去所受的伤害要小得多。
总之,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是正常的家教策略,而把孩子当成皮球踢来踢去却是一种伤害。无论何时,家长都应避免孩子受到这种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