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辉辉 蒋 晴 王亚萍 王金锁 高翔
摘 要:灰绿藜在麦田发生有明显增加趋势,选择市场上常用的药剂进行试验比较,结果表明:13%2甲4氯2250mL/hm2对其校正株防效最佳,13% 2甲4氯1800mL/hm2与20%氯氟吡氧乙酸450mL/hm2混用对灰绿藜鲜重防效最高,综合成本考虑,推荐13% 2甲4氯2250mL/hm2进行防治。
关键词:灰绿藜;药剂防治;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S4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3-0115-02
灰绿藜,为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全球温带地区,喜轻盐碱地。新洋农场主要以稻麦2季交替种植,麦田中灰绿藜的发生较轻,在化学防治等方面没有引起重视。但近几年随着时间的积累,灰绿藜在麦田中的群体数量明显上升,形成了与麦子争肥、争水、争光的现象,防治不力对麦子产量造成严重影响。以往有关灰绿藜的化学防治研究试验不多,该实验通过验证不同药剂处理对灰绿藜的防治效果,探寻防治麦田灰绿藜危害最佳防治药剂配方,为麦田杂草防治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药剂 5.8%双氟·唑嘧胺悬浮剂(美国陶氏益农公司);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美国陶氏益农公司);13% 2甲4氯钠水剂(广西易多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6% 2甲4氯钠粉剂(澳大利亚纽发姆有限公司)。小麦品种宁13,播种时间:11月10日,行数18行,基本苗15万。
1.2 试验地情况 试验地设在新洋分公司26S14田块。土壤类型为砂壤土,pH值8.1,有机质19.5g/kg,有效磷21.7mg/kg,速效钾142mg/kg;田中灰绿藜群体数量大。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处理,分别为:(1)5.8%双氟·唑嘧胺225mL/hm2;(2)20%氯氟吡氧乙酸600mL/hm2;(3)13% 2甲4氯2250mL/hm2;(4)20%氯氟吡氧乙酸450mL/hm2+13%2甲4氯1800mL/hm2;(5)56% 2甲4氯钠450g/hm2;(6)清水对照。每个小区60m2,每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
1.4 施药时期与调查方法 施药时间3月28日,小麦在5.8叶龄期。施药方法采用电动喷雾器进行茎叶喷雾处理,用水量450kg/hm2。施药处理后每个小区定点2个,记录灰绿藜株数和长势。7d后观察小麦和灰绿藜的生长情况,观察对小麦是否产生药害。施药处理后40d,调查各处理对灰绿藜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
2 结果与分析
7d后观察小麦和灰绿藜生长情况发现,各种处理小麦均无药害;灰绿藜生长情况,5.8%双氟·唑嘧胺处理叶片发黄,植株生长缓慢;13% 2甲4氯处理叶片发黄并卷曲,植株不生长;20%氯氟吡氧乙酸处理叶片卷曲但仍绿,生长略受影响;13% 2甲4氯+20%氯氟吡氧乙酸处理叶片发黄卷曲,不生长;56% 2甲4氯钠处理叶片微发黄、卷曲,植株不生长;清水对照处理生长正常,叶片绿。
从表1可知,不同药剂处理对灰绿藜防治效果以13% 2甲4氯2250mL/hm2处理最好,校正株防效达82.9%;20%氯氟吡氧乙酸450mL/hm2+13%2甲4氯1800mL/hm2和56% 2甲4氯钠450g/hm2的防效次之,校正株防效达79.1%和77.4%;5.8%双氟·唑嘧胺225mL/hm2和20%氯氟吡氧乙酸600mL/hm2防效较低,校正株防效分别为46.2%和30.7%。比较各处理间鲜重防效发现:20%氯氟吡氧乙酸450mL/hm2+13% 2甲4氯1800mL/hm2处理最好,达93.4%;13% 2甲4氯2250mL/hm2、56%2甲4氯钠450g/hm2和5.8%双氟·唑嘧胺225mL/hm2鲜重防效次之,分别为91.0%、90.7%,和83.9%;20%氯氟吡氧乙酸600mL/hm2最差,只有54.4%。
4 结论
各处理的药剂对小麦的生长均无药害影响,对小麦安全。各种处理之间,校正株防效最好的是13% 2甲4氯2250mL/hm2,鲜重防效最好的是20%氯氟吡氧乙酸450mL/hm2+13% 2甲4氯1800mL/hm2。从校正株防效和鲜重防效综合来看,单用13% 2甲4氯2250mL/hm2和混用20%氯氟吡氧乙酸450mL/hm2+13% 2甲4氯1800mL/hm2效果相当,综合成本效益考虑,单用13% 2甲4氯2250mL/hm2更经济适用。灰绿藜防治最佳时间是苗期,防治不及时会造成防治难度加大,经济成本增加。
参考文献
[1]韩丽敏,王洪梅.牛繁缕的发生与防治[J].河北农业科技,2008(7):23-24.
[2]陈传权,俞秀英.牛繁缕生物学特性与防除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1992,19(1):12,16.
[3]刘德钧,王兵,蒋耀培.看麦娘、牛繁缕和雨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上海农业学报,1992,8(4):73-76. (责编:楊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