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症心理护理的研究现状

2019-08-19 01:29谭锦青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18期
关键词:精神疾病心理护理

谭锦青

【摘要】 老年抑郁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与心理疾病,多发于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群体,临床以反应迟钝、情绪失落等症状为主要特征,随着病情进展,甚至可导致自杀等轻生行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笔者就老年抑郁症的识别与病症特征、治疗方式方法、心理护理策略等问题进行了综述,旨在引导患者消除与缓解负性情绪,恢复生活信心与提升自我调节能力,变得自信乐观,并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与生活。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 心理护理; 精神疾病

doi:10.14033/j.cnki.cfmr.2019.18.0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18-0-03

老年抑郁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可导致患者出现反应迟钝、情绪失落等症状,影响患者睡眠质量[1]。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出现轻生及自杀等行为,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3]。据世卫组织统计,该病在老年群体所占百分比为7%~10%,其中有1%~4%的患者出现中度抑郁,且女性患者的发病率明显较男性高。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主要包括药物与非药物治疗及综合性护理干预手段,综合性护理又以心理护理为核心,以往临床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主要交由患者家属。相关研究显示,机体老化、频繁遭受精神挫折等是引起老年抑郁癥的主要病因[4-5]。本文笔者就当前老年抑郁症患者病症特征、治疗手段与护理策略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1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识别与病症特征

抑郁症为一种情感类型的精神疾病,发病原因较为复杂,相关报道将其发病类型大致分为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等用药所致,退休后社会地位及人际关系变化所致,子女离家或丧偶所致,社会适应力下降所致[6-8]。患抑郁症后,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少言寡语、愁眉苦脸、悲观厌世、记忆力与反应力下降等,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乃至生活质量与幸福感,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故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应掌握抑郁症症状并及时陪同患者就诊。中医将抑郁症归结为“郁证”范畴,认为老年抑郁症致病因素主要为年老体弱、诸病缠身引起机体内正气亏损和脏腑功能下降所致。情志不达,社会活动参与度减少,子女不在身边的孤寂感等因素使得患者情绪低落,若未能得到有效疏导,极易导致抑郁。临床对抑郁症患者除了药物控制以外,还应加强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其恢复生活信心,提升自我调节能力。

2 老年抑郁症的药物治疗及安全性

邓红梅等[9]在研究中将收治的80例老年抑郁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差异分组,对照组仅应用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采取综合干预措施联合西酞普兰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HAMD评分、SF-36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由此可知,药物治疗结合综合性护理干预明显较单纯药物治疗更有利于患者机体的康复。老年抑郁症患者神经生物学变化之一是脑内的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减少。西酞普兰作为近年来上市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对多种精神障碍疾病的治疗,该药对患者神经系统突触前的5-羟色胺再摄取泵具有抑制功效,增大了突触间隙中的5-羟色胺浓度,对交感乃至副交感神经功能均具有改善与调节作用,是当前临床治疗老年抑郁症的首选药物。再结合以心理护理为核心的综合性护理干预,使得患者的抑郁度与副反应率更低,生活质量的改善与幸福指数愈加理想。

3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

3.1 认知性心理护理

有研究表明,在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采取认知性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抑郁程度并提高其认知能力[10-11]。认知性心理护理主要包括:(1)构建良好的沟通渠道。充分了解患者心理动态并进行正确评估,依据评估结果站在患者的立场体谅其难处。当患者向自己倾诉心中的苦闷时,护理人员应通过言语安慰或肢体语言以积极回应患者。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应耐心倾听并积极回答,尽可能地帮助患者消除心理包袱。(2)加强心理疏导并重新构建认知。通过交流沟通掌握患者认知障碍,并通过与患者的讨论帮助其纠正错误认知与建立正确的认知。加强宣教,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身对家庭及社会的价值,以及有效控制与调节情绪的重要性。同时,还可鼓励与支持患者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发挥自身余热,找到成就感与归属感,培养社会责任感。通过棋牌、唱歌、运动等娱乐活动,转移患者对负性认知的注意力与提升社交活动能力。(3)提升家属关照度。对家属进行认知护理宣教与指导,提升对患者身心的照顾能力。通过良好的家庭环境提高患者恢复情况,防止该病症复发[12]。詹艳等[13-14]对老年抑郁症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并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评发现,患者通过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并积极接受认知心理护理,可获得显著疗效。蒋玉卉等[15]的研究报道中表明,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接受认知心理护理的患者,抑郁症的好转程度及生活与社会适应能力均明显较药物治疗同时仅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理想。

3.2 支持性心理干预

支持性心理干预可通过患者家庭、亲朋好友、同事与社团等因素来影响患者,使其感受到来自家庭与社会的支持、鼓励,能够感受到被关爱与被尊重,对解除患者心理包袱与重塑生活信心及找到自我价值感都具有积极作用。冯娟等[16]在研究中,将确诊为抑郁症的老年患者依据护理方式差异分为两组,均采取相同的药物治疗,但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支持性心理干预,对照组则予以一般精神科护理,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观察,结果证实支持性心理干预更有利于患者病症、心理社会功能与生活质量的改善。

3.3 社区干预及心理健康教育

在Lin等[17]研究报道中显示,待在养老院的患者明显较待在社区的患者有更多、更深的孤寂感与抑郁情绪,为社区支持性心理干预对老年抑郁患者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提供了参考。老年抑郁症患者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患者的心理状态在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8-19]。临床加强对老年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有助于促进病症的好转。具体措施为:在患者入院后予以心理关怀,对患者保持微笑与耐心,态度真诚和蔼,充分维护其自尊心,多鼓励与安慰患者,在取得信任的同时提升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赵婧等[20-21]指出,通过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能使患者的抑郁情绪有所改善。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内心痛苦,促使其对生活充满希望,变得有信心、有毅力,自强自立,能够勇于面对治疗。建立和谐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对患者施予心理护理的前提,护理人员可通过语言沟通与肢体语言安慰等方式,尽可能地给予患者安全感与信任感,尊重患者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并尽可能许可患者亲属陪同治疗。通过观察判断患者人格与病症程度,以此为依据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与体态语言实施治疗与护理。定期组织下棋、唱歌等娱乐活动,促使病友间建立友谊,相互关心与帮助,让患者从中获取自我价值的满足。关注患者基础疾病及由此对患者心理产生的影响,加强疏导。

3.4 协助自立与环境护理干预

相关研究显示,帮助患者恢复生活信心与增强自我生活能力,比如鼓励其主动做家务与处理个人卫生,坚持锻炼,多参与集体活动,可降低患者的依赖性与对生活的无助感,变得有信心并充满成就感,从而促进抑郁情绪的改善,生活质量也随之得以提升[22]。舒心的治疗环境,有助于调整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和提升生活情趣,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及助其倾吐内心想法,有利于临床找到与分析致病因素,依据患者致病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通过放松、暗示、疏导等方式,减轻其心理压力,消除自卑心理,以至达到精神解脱。可每天播放一些舒缓优雅的音乐,布置舒适温馨的病室,保持空气清新,让患者进行深呼吸,多参与绘画、下棋、健身等活动,使患者发挥自身特长,转移注意力,逐渐摆脱负性心理的干扰。吴亚萍等[23]认为,可将“森田疗法”运用于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中,该疗法的核心为顺应自然,即护理人员与家属均遵从患者意愿,减少对患者的心理刺激,冥思疗法、非我疗法、换位思考疗法等均对本病有一定的疗效。

3.5 预防自杀倾向的护理

老年抑郁症患者主要表现为悲观厌世,对生活失去希望,甚者会发生自伤自杀行为。患者自杀轻生是该病最严重的后果,故护理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做到心中有数与重点巡查,对行为与情绪异常的患者应立即通知医师以防意外事件发生。在与患者接触过程中应分辨其心理动向,鼓励消极情绪的患者倾吐出内心想法,督促家属24 h陪伴,避免患者单独行动以防意外事件。引导患者认清事物发展的两面性,多看积极一面以促使其性格变得豁达乐观。因有自杀企图的患者往往会私留药片,故护理人员在发药过程中应亲眼看着患者服下,切不可疏忽大意,不可随意增减药物用量。

3.6 中医情志护理

中医情志护理是中医学的一门独立学科,祖国医学将“怒、喜、思、悲、忧、恐、惊”称之为七情[24-25]。该护理理论源于《黄帝内经》,认为情志之病可累及脏器。中医认为抑郁症的致病因素主要为七情所伤,故可运用情志护理方法。該疗法具体内容如下:(1)情志相胜法。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可遵循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将以喜胜悲作为治疗依据,宣教该种疗法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以治疗成功病例为典范,增强患者治病信心。观看节目时应选择诙谐幽默的内容以转移患者注意力,改善负性情绪。掌握患者心理需求,对于过度悲伤者给予开导,对于过度喜悦者帮助其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两面性,对于严重内心恐惧者应了解恐惧原因并针对性进行疏导,对于过度抑郁消极者可适当进行语言刺激以促其气顺通达。(2)宁神静志法。将患者室内光线调整至柔和状态,床上用品宜清洁舒适,确保室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中,合理限制探视时间以防刺激患者心神。配合家属对患者负性情绪进行疏导,排除杂思,维持良好平稳的心态。指导患者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不喝咖啡、浓茶等兴奋神经的饮品。(3)移情异性与语言开导法。根据患者个人兴趣爱好与生活习惯等,通过打太极拳、垂钓等活动陶冶患者情操,转移其对病情的关注。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时应注意采用鼓励、支持、说服、解释等方式,以期取得其信任与合作。帮助患者分析疾病病理、病因与预后等,助其建立正确积极的治病态度与树立治疗信心。(4)调和七情。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从患者临床实际出发,开导、鼓励、帮助患者,确保其情绪稳定,并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宣泄方式以保持内心舒畅。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时,态度要真诚,语言要亲切和蔼[26]。

4 讨论

老年抑郁症可由心理、生理、家庭及社会等诸多因素引起[27]。老年抑郁症患者长期处于孤独、恐惧、焦虑与失眠等状态中,对过往、当前与将来的认知都会存在歪曲现象。由于患者长期生活在抑郁与焦虑的情绪里,会出现消极心理,不愿配合治疗,导致治疗效果较差[28-29]。临床仅借助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症虽有利于提升治愈率,但因患者自身存在较为突出的心理或精神问题,故仅依靠药物治疗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失调性认知障碍,还需选择适宜的心理护理[30]。以往对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主要依靠患者家属实施,缺乏科学专业的护理指导,效果并不理想。医院专业的护理人员通过科学系统的针对性护理手段对患者心理问题予以解决,能很好地缓解患者内心冲突并提升治疗效果。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抑郁问题日趋严重,患者的病症治疗、生活料理、护理需求等方面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养老形势也日趋严峻,老年抑郁症已成为了患者家庭乃至社会的负担。如何进行更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是社会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鲜继淑等[31]认为,强化护理责任制和整体护理方法最为关键。本文笔者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研究从治疗手段、心理护理策略等问题入手,将心理护理作为该病护理的核心,将认知性护理、支持性护理、社区干预护理、协助自立与环境护理干预护理、预防自杀倾向护理及中医情志护理等方面作为心理护理研究的具体目标,根本目的在于引导患者消除与缓解负性情绪,恢复生活信心,提升自我调节能力,变得更加自信乐观,并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与生活,促使其生活质量全面提升,能够安享晚年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梁清芳,张先庚.老年抑郁症病人的心理护理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1,9(12):3185-3187.

[2]陈希.认知性心理护理应用于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价值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6):24-25.

[3]邓平,吴晓牧.高血压脑出血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2010,4(4):267.

[4]王艳,周丽.老年抑郁症病人的特点及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2):211-212.

[5]杜艳.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的效果[J/OL].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5,2(23):4841.

[6]顾秋艳.心理护理对老年抑郁症康复的疗效[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29(4):511-513.

[7]张爽.中国城市老年抑郁症患者心理社会病因与社区辅助治疗[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11(24):6277-6279.

[8]海燕,王新新,魏金铭,等.心理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5(1):164.

[9]邓红梅,张辉,张异,等.综合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在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疗效分析[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43(3):455-473.

[10]朱英菊.心理康复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6,14(6):77-78.

[11]高寒.认知性心理护理应用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38):147.

[12]刘芳.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9):135-136.

[13]詹艳.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29(3):359-360.

[14]程苏力.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3):525-527.

[15]蒋玉卉,林海萍.认知性心理护理对老年抑郁症预后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2):1410-1411.

[16]馮娟,沈贵荣,王冠军.老年抑郁症住院患者的支持性心理干预研究[J].当代护士,2009(5):3-4.

[17] Lin P C,Wang H H,Huang H T.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older residents at nursing homes in Taiwan[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07,16(9):1719-1725.

[18]汪慧芳.老年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9):242-248.

[19]王玉玲.老年抑郁症心理状况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137-138.

[20]赵婧.老年抑郁症实施认知性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2018,5(3):55-56.

[21]王丽忠,徐亚波.健康教育对老年抑郁症的实施及作用[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5):769.

[22]程新强,童桂贞,王玉玲,等.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2):125-127.

[23]吴亚萍,田春梅.老年抑郁症的护理体会[J].中原医刊,2011,28(9):62-63.

[24]左荣.中医情志护理对老年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8):142-143.

[25]陈艺方,冯珏,李惠军,等.中医情志护理研究进展[J].大众科技,2018,20(11):48-49.

[26]王淑娟.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改善冠心病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8,6(31):83.

[27]胡颖.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226.

[28]薛磊.老年慢性病患者合并抑郁症状的评定及心理干预[J].中国卫生产业,2011,8(4):97-98.

[29]刘凤霞.老年抑郁症实施认知性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1):273-274.

[30]徐伟华,周宇光.心理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0):257-258.

[31]鲜继淑,黄鑫.吸痰对重症颅脑损伤病人脑组织氧饱和度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12):4424-4427.

(收稿日期:2019-02-01) (本文编辑:李盈)

猜你喜欢
精神疾病心理护理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精神疾病康复护理注意事项
SCARED STRALGHT
倾听,
“自拍成瘾”被定为精神疾病
一亿中国人有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