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双修”视角下的传统村落保护更新规划实践
——以贺州市岔山村为例

2019-08-19 01:58赵明川
广西城镇建设 2019年7期
关键词:城市双修双修山村

□ 唐 飙 赵明川

1 引言

当前,我国城乡发展建设正在经历由“追求增量”转变为“盘活存量”的历史过程。存量视角下的城乡规划更注重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与空间功能的优化,在现状建成区的框架内激活旧城活力、提升空间品质。2017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城市双修”工作,明确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补足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工作任务。由此看出,“城市双修”是推动时代规划转型的前沿思想,也是城乡存量治理的重要手段。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作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一直受到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城市双修”内涵的延伸,其规划理念也在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中得到体现。传统村落的规划实践要在保护传统要素的基础上同步实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城市双修”的应用意义重大。

2 岔山传统村落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村落概况

岔山村位于广西贺州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西北部,距县城45公里,村落面积16.57公顷。村庄始建于元朝末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多民族村寨,居住着瑶族、汉族、壮族、苗族、侗族等5个民族。岔山村于2018年入选中国第五批传统村落名录,六百余年的积淀为村落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存(见表1),较为著名的有潇贺古道、兴隆风雨桥、三姓祠堂、寨门及明清古民居群等,这些历史遗迹是岔山村人文聚落景观的主要内容。

2.2 岔山村聚落特色分析

2.2.1 地域特色

岔山村坐落于岔山脚下,村落东、南、北三面群山环绕,东部和北部山区以林地为主,西南为农田,自然环境优美。村落南面径流有岔山溪,溪水在村落西侧与古秀水河交汇后由南向北流入湖南江永县,再合沐水等支流注入桂江。独特的山水形态,构建了岔山村“山间谷地、三面环山”的地形格局。(见图1)

图1 岔山村山水格局示意图

表1 岔山村现状历史遗存分类表

2.2.2 聚落格局

岔山村背山面水、总体朝南的风水格局,村落以潇贺古道为骨架,向南北两侧延伸出多条支巷,形成鱼骨状的街巷格局。村内古街巷多与等高线平行,走向随建筑的布局而改变,形成了曲折变化的街道空间。村落内的街巷保留着原有的尺度格局:主巷道宽度为1.5米~2米,支巷道宽度为1米~1.5米,街巷整体自由均质、尺度宜人。传统建筑分列潇贺古道南北两侧,以天井院落和一字屋为基本单元,沿等高线自西向东依次展开,呈带状布局。传统建筑大多依山而建,随地势起伏呈阶梯状分布,随山势逐级升高,展现了层次丰富的天际线形态。同时,村落中还分布有众多历史环境要素,主要集中在潇贺古道和岔山溪两侧。

2.2.3 建筑特色

村落传统建筑以岭南民居为主,多建于明清时期,分布较为集中。建筑结构均为砖木结构,以木构架为结构主体,基础和墙角以麻石砌成,基础上方的墙体则由红砖实砌。建筑外墙不加粉饰,墙体颜色从下至上由灰色、红色过渡至青灰色,构成了岔山村聚落的色调基础。建筑屋顶多为硬山顶、瓦屋面,少数为歇山顶,屋脊由瓦片排成,两端做成鳌尖,中部为中墩。岔山村传统建筑选材精巧、做工精细,较好地适应了当地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体现了岔山地区独特的建筑文化。(见图2)

2.2.4 人文特色

岔山村居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立足地域特质、融合多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形成了形式多样的民间工艺和民俗活动。具体分为织布、竹编等传统手工艺,舞狮、祭牛节等节庆活动,粿条等特色饮食,民歌传统艺术四类。

图2 岔山村传统民居

2.3 岔山村现状及问题分析

2.3.1 新村空间布局单一,空间形式呆板

1985年,岔山村完成村庄的初次规划:将村落南部土地分为4排,每排用地间隔3米,划分出多块12米×8米的宅基地。此次规划奠定了现今岔山村落的主要格局,打破了传统村落的原生形态,形成了网格状的用地布局模式,造成了新村空间布局单一、呆板的局面。

2.3.2 传统空间衰败,保护现状堪忧

部分新建住宅超出村内宅基地的建设范围,破坏村落原有的自然格局;一些建筑风格杂乱、体量突兀,这些建筑大多为平顶,立面为混凝土墙面或砖墙面;太阳能热水器和雨水管道直接暴露在建筑外部,与村落传统风貌存在着较大冲突;历史遗迹出现不同程度的损毁,潇贺古道原貌遭受破坏,古戏台坍塌,传统建筑因年久失修而成为危房,村落内的公共空间和民俗表演场所日渐萎缩。

2.3.3 人居环境与现代生活脱节

村落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人居环境难以适应现代生活:(1)至2015年,岔山村仍未接入自来水,多数农户仍保留有打井取水的习惯,饮用水源处理工艺落后,饮水卫生条件较差;(2)排水系统缺位,雨水和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产生的淤泥堵塞了村内的水体和沟渠;(3)电力设备设施缺乏统一规划,电力管线随意张拉,老化、裸露现象严重,严重破坏村落景观;(4)土地丢荒现象日趋严重,部分道路仍未硬化,大部分院落和开敞空间没有铺装,任由杂草随意生长;(5)村庄尚未建立完备的生活垃圾回收处理体系,固体废物被随意丢弃在空地、道路及田地中,卫生质量堪忧。

3 “城市双修”视角下的传统村落保护更新策略

传统村落“城市双修”的实质是将空间要素规范化并进行再分配的过程,其重点在于尊重村落的自然发展规律,合理引导和统一空间内部功能和外部形态,使村落空间系统及发展方式与原有的生态和社会环境相贴合。

3.1 修复自然生态

传统村落生态修复工作应充分调查生态基底,明确生态修复目标,恢复村落的山水关系:(1)重构“斑块—廊道—基质”生态网络,保证动植物生存环境的完整性和迁徙通道的连续性;(2)引入“生态恢复”策略,取缔对林地、山地、湿地等环境核心要素造成不良影响的建设活动,采用工程措施修复受污染地区的生态功能,恢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3)将生态材料和生态技术引入建筑工程、景观工程与环境工程中,减少建设活动对村庄环境的干扰。

3.2 梳理功能结构

村落功能结构的梳理应在研究空间现状的基础上推动不同功能的融合:(1)从宏观角度研究村落职能,明确村落在区域中的发展路径;(2)确定村落空间结构框架和功能核心,以核心区域的建设引导配套区域的发展,形成条理清晰、功能完整的空间网络;(3)以现代功能激活传统功能,引导村落新旧功能相互融合,促进村落空间的有机更新;(4)运用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手段协调村落新旧空间之间的关系。

3.3 修补传统空间

从保护规划入手,采取保护与更新相结合的模式,修缮和改造村落传统建筑及公共场所:(1)对村落中的传统民居应根据不同的保护层级提出对应的保护模式,对重点传统院落应提出具体的修缮方案;(2)在保持原状的基础上确定维护、修复、更新等文物古迹整治模式,并可进行适度的开发展示;(3)村落街巷空间的修复工作应注重传统尺度、立面和铺地等历史信息的延续,对重点地段和开敞空间提出具体的修复措施;(4)对街巷两侧新建建筑的立面进行改造,恢复街巷的历史风貌。

3.4 延续历史文脉

传统村落历史文脉的延续需要在挖掘村落文化价值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实现村落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的传承发展。而在空间中延续村落历史文脉,则需要将文化的发展与村落的保护更新结合起来,为民俗活动提供空间载体,恢复村落公共区域的文化功能。

3.5 改善人居环境

改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需要从健全基础设施和提升管理水平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给排水、环境卫生设施等与居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设施,改善村民的基础生活条件;二是以村规民约等形式对村落公共空间进行管制,明确公共场所的建设规范和行为准则,维护传统村落视觉景观的连续性和统一性。

4 岔山村保护更新规划实践

4.1 保护更新目标

考虑岔山村的聚落现状,结合自然环境、人口、交通以及农田保护等因素,规划将岔山村保护更新的总体目标确定为:在“城市双修”理念的指导下完成古村落保护更新,恢复村落空间的历史文化载体作用,推动村庄良性发展,打造特色明显、环境优美、功能多样的传统村落。(见图3)

图3 岔山传统村落保护更新规划框架图

4.2 保护更新内容

4.2.1 整合村落空间格局

规划结合岔山现状,以乡村旅游产业为引导,以保护和整治为总体思路,对村落空间进行组织,提出“一心、一带、一轴、多片区”的村庄功能结构。其中“一心”为位于传统村落本体的历史文化保护核心;“一带”为沿岔山溪打造的滨水文化景观带;“一轴”为依托乡道串联潇贺古道的文化旅游发展轴;“多片区”为古村风貌保护区等七个功能服务片区。(见图4、图5)

图4 岔山村空间结构规划图

图5 岔山村规划总平面图

规划根据各片区特点安排了相应的服务功能。其中,古村风貌保护区和古道文化感知区拥有潇贺古道等文化展示节点,是发展旅游观光产业的主要区域;乡村风貌展示区以乡村振兴为目标,重点发展旅游配套功能;登高观景休闲区和五彩田园体验区是展示村落田园风光的主要地带;旅游综合服务区则以提供配套公共服务为主要功能。

规划遵循集约用地的原则,以用地友好的方式增加建设内容。对于村内一些失去原有功能的建筑,规划以原地置换或功能融合的方式进行空间修补,形成紧凑多元的空间布局形式。

4.2.2 保护村庄生态本底

规划规定到2035年月,村庄人口规模上限为750人,建设用地面积为7.40公顷,避免村庄膨胀对自然生态资源造成压力。坚持最小干预原则,禁止侵占农田及水系岸线,消除破坏性的砍伐活动,保护村落周边天然植被的生态原真性。采用适当的工程措施修复村落水系,疏浚岔山溪及村内沟渠中的淤泥,保持水体流畅,增强其自净能力。基于现状山水格局,立足村落生态空间基质,建立成体系的“斑块—廊道—基质”格局,保证绿化斑块和水体、绿廊等迁徙通道的生态安全。

4.2.3 重构村落传统形态

规划坚持“尊重历史,保护第一”的原则,保护古村文化遗存,恢复村落历史环境:(1)对潇贺古道、古巷道、寨门等历史环境要素进行保护性抢救,修复古祠堂、风雨桥等文保单位,防止历史遗迹的进一步损毁;(2)对质量较差的传统建筑进行整体改造、加固,对古戏台等破损的房屋进行原址重建或异地新建;(3)在村委会等公共建筑的立面整治工程中沿用传统建筑的色彩、材料、檐口、线脚及附属构建等样式,使之符合乡土建筑的艺术特征;(4)结合潇贺古道等古街巷保护,在尺度、立面、铺装及开敞空间等方面对村落街巷进行修补,拆除破坏巷道历史风貌的杂乱建筑,恢复街巷传统面貌;(5)结合岔山溪滨水文化景观带建设,将红砖、木构和线脚等元素融入沿岸建筑的改造中,塑造瑶汉韵味鲜明的滨水商业建筑群;(6)引入旅游探访、文化展示及纪念品展销等新兴业态,以产业引导的方式保护舞狮民俗、织锦、竹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村落文化品牌,赋予传统文化以现代活力。

4.2.4 整治提升村落环境

岔山村的环境整治分为景观环境重塑和基础设施提升两部分。具体的整治计划分为以下内容:(1)引入“海绵城市”理念,以水系及道路为骨架,结合开放空间与院落节点布置透水设施,打造村落“海绵城市”体系;(2)采用当地植物及本土材料,以“低干预、低建造”的理念塑造景观,用较少的资源消耗营造低环境影响的村落景致;(3)以传统风格设计村落景观小品,增设休息座椅、垃圾桶、路灯、指示牌等服务设施;(4)在村落西南岔山溪交会处修建一座污水处理站,建立完善的供水、供气设施和雨污分流的排水体系;(5)统一收集处理生活垃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生态手段处理居民日常废水废物。

5 结语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村庄规划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以及城乡规划发展出现重大变革的背景下,规划的理念已从“增量”思维转变为“存量”思维。本文从“城市双修”的角度出发,以岔山村为例,在分析岔山传统村落地域特色、聚落格局、建筑特色、人文特色和现状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城市双修”的传统村落保护更新策略。从空间格局、自然生态、传统文脉和村落环境四个方面探讨了岔山传统村落保护更新的目标、路径和具体方式,总结了“双修”视角下传统村落的规划路径,希望能够为传统村落的保护更新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欢
城市双修双修山村
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城中村改造研究
山村日出
山村一天一个样
江西省“全省通”飞越抚州暨抚州市“城市双修”展示飞行活动圆满成功
“城市双修”理念下邯郸采煤塌陷区河道再生体系初探
后工业时代的“城市双修”
谢金英:德与艺双修 雅与俗共赏
沉寂山村崛起时
偏僻山村有个“五老”帮扶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