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开良,汤 剑,管孝瑞,张玉平
(1.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712.徐州实华管道特种作业有限公司,江苏徐州 221008)
密封圈火灾作为原油储罐最常见事故,若不能在源头遏制,易引发更大的危险事故。国内大型原油储罐已发生了多起因雷击造成的密封圈燃爆事故[1]。GB50160-201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单罐容积大于或等于30 000 m3的浮顶罐密封圈处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单罐容积大于或等于10 000 m3并小于30 000 m3的浮顶罐密封圈处宜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目前在浮顶罐的密封圈处推荐设置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探测器,该类型的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目前在石油化工企业已大面积应用[2,3],但存在以下不足。
a)温度传感器串接而成,熔接点受热胀冷缩以及浸水影响,可靠性差,容易造成传感器断纤故障,甚至全部监测区域缺失。
b)受传感器设计和封装工艺限制,温度传感器会出现漂移,需要定期重新标定传感器,运行维护工作量大。
c)点式准分布测量,只能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及附近的温度,存在测量盲区。
本文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研发了一种新型的密封圈火灾探测装置,具有不受电磁干扰、耐腐蚀、系统铺设简单方便等优势,并进行现场应用。
光在光纤中传输时,产生辐射散射现象,主要有瑞利散射、布里渊散射和拉曼散射[4],如图1所示。具体差异如下[5]。
图1 光传输产生的辐射散射类型
a)布里渊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优势为阈值功率低,使得测温系统测温距离明显提升,但其频移较小,对脉冲激光器的稳定性要求极高,而且需利用高工艺的波分复用器来减小瑞利散射的干扰,所以其在成本和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
b)瑞利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分辨率低。瑞利的散射系数对温度的敏感度较低,使得很难得到准确的温度值,后处理需要进行大量优化方式去噪,增加了系统的响应时间[6]。
c)拉曼散射产生的斯托克斯光和反斯托克斯光对温度相当敏感;拉曼型测温系统对各部件工艺要求低;施工量与布里渊散射系统差异较小,其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远距离的温度监控。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外浮顶储罐实际运行工况,选择拉曼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进行密封圈火灾监测。利用光纤中拉曼散射光信号对温度的敏感特性,实现对温度变化的精确测量。
拉曼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主要包含激光器(Laser)、光电转换器(APD)及放大电路、波分复用器(WDM)、AD高速采集卡、X86主板、电源等组成,系统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框架
本系统采用经典的拉曼散射原理进行设计,采用传统的X86架构系统集成。选用中心波长为1 550 nm脉冲激光,62.5/125 μm的多模光纤作为传感单元。
系统参数目标见表1。
表1 拉曼散射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参数
a)电源模块。激光器和光开关、采集卡、LCD需要5 V供电,独立5V模块,X86主板控制器需要12 V供电,APD需要5 V、-5 V,采用两路模块独立提供,且这些电源模块均带有缓启动功能,抑制冲击电流。
b)X86主板。满足接口、性能、功耗、尺寸等要求,主板整体进行不锈钢外壳包裹,增加主板的散热效果。
c)APD。采用温控APD模块,固定偏压。
d)脉冲激光器。选用中心波长为1 550 nm脉冲激光,激光功率为210。
本系统具有用户权限、采集、实时数据显示、通道切换、通道参数设置、原始曲线显示、原始数据抓取、数据存储、数据上传、系统标定、光缆断裂判断、系统受激自动判断、系统自检、可远程控制等功能。
2.1.1测试步骤
测试样机在正常工作下,是否会产生发热现象,分别对机箱内部和APD光电探测器进行温度测试,测试方案如下。
a)在APD壳体和机箱内部贴上温度传感器(电子式温度记录仪),用于记录温度变化。
b)整机放在恒温试验内,外接两通道的光纤,长度约为4 km,首尾两端各有一卷放在高温水槽内,其它光纤放在水箱内,以保持光纤温度尽可能的稳定。
c)设置环境温度为25 ℃,光纤标定后运行时间至少1 h,直到仪器内部环境温度及壳体温度相对稳定。
d)加热到40 ℃,连续运行,至少12 h。温度记录仪记录环境温度和APD壳体温度变化。得到结果如图3、图4所示。
图3 25~40 ℃时内部环境温度、APD壳体温度变化曲线
图4 25~40 ℃下壳体温度与机箱内部环境温度之差变化趋势
2.1.2测试分析及结论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a)当机箱环境温度为25 ℃时,运行3 h稳定后,机箱内部环境温度为27.3 ℃,壳体约30 ℃。
b)当机箱温度为40 ℃时,运行17 h稳定后机箱内部环境温度大约为44.7 ℃,APD壳体温度最高在50.7 ℃,两者温度之差稳定在6 ℃左右。
c)得到的最高温度在设备允许的范围内,因此该设备发热性测试通过。
2.2.1测试步骤
测试分布式光纤主机在环境温度变化下的测温精度及可靠性,在发热性的测试的同时,进行测温精度及可靠性测试。
a)25 ℃时,采用80 ℃水槽光纤标定,记录前端测温区T1、尾端测温区T2及中间平坦区光纤温度。
b)环境温度升高到40℃,在不同时间记录以上3个参数的变化。
2.2.2测试分析及结论
从表2中看出,前后端的温度有约5 ℃的误差,但随着环境温度从25~40 ℃变化,T1-T2之差变化了1.3 ℃。其中40 ℃环境大概运行20 h左右的时间。测量的稳定性良好,未出现较大的变化。
表2 整机25~40 ℃变化时测量温度的稳定性 ℃
分析前后端的温度有约5 ℃的误差,主要原因为激光功率稍高,产生自激,调整后,再一次进行标定,测量的稳定性良好,得到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整机温度测试
a)T1为79.41 ℃,T2为78.57 ℃,T1与T2之差为0.85 ℃,平坦区方差为0.524 ℃,满足设计要求。
b)常温下,4 km光纤在标定良好的条件,前后可以做到±1 ℃的误差。在25~40 ℃变化时,温度变化不超过2 ℃。
c)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APD增益,该种增益的变化,对于测量影响不大。
感温光缆铺设是火灾监测系统的重点。光缆的铺设位置、铺设方式决定了该系统的使用寿命和后期的维护成本。为节省施工周期及费用,在埋地段选用铠装光缆,进行直埋铺设,埋地深度400 mm,光纤上下采用软土掩埋,过路过墙进行穿管保护。
光缆铺设到储罐底部后,采用镀锌钢管保护。下罐时采用金属防爆软管保护,在储罐顶部浮盘,测温光缆沿着罐顶密封圈线型布设,用U型卡将光缆固定于罐顶密封圈处,如图6所示。
图6 测温光缆现场安装
分布式光纤火灾测温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密封圈的温度变化情况。系统主界面将整个密封圈分为4个区域,平均温度分别为26.2,24.3,13.5,13.2 ℃,经过现场勘查,温度差异原因为阳光照射所引起,点开每个区域可观察每1 m的温度值。若存在火灾隐患,系统会根据预设的报警规则进行报警动作。此时油库管理人员应当引起重视,及时消除隐患。
a)基于拉曼散射原理,开发了储罐密封圈分布式测温装置,以光纤作为传感和传输载体,能够对密封圈火灾进行实时监测。
b)进行了发热性、稳定性、准确性测试,得到在40 ℃运行17 h,壳体温度为50.7 ℃,精度可达±1 ℃,首端与末端的温度差不超过2 ℃,满足运行要求。
c)在现场进行了试点应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