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彬
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危机发生后引起争议。金融资产占金融上市公司资产总额的比重较高,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能够反映金融企业资产的相关市场价值信息,然而当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产生波动时会对企业利润产生影响。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当前的企业会计准则下,金融资产可以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与其他金融资产之间不得相互转化,即在初始确认时管理者就应当明确金融资产是否应当分类为公允价值计量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
金融资产的不同分类在后续计量时会对公司利润产生影响。同样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价值变动确认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影响当期收益,而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价值变动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计入所有者权益,不会影响当期损益,但在处置时要将其他综合收益转为当期损益,会产生运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那么,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企业做出金融资产分类的决策时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值得我们研究。
在当前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契约合同的存在使得将金融资产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贷款和应收款项有着明确的分类依据,都以摊余成本为计量依据。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将金融资产分类为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和持有至到期投资存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依赖管理层的选择偏好。影响金融资产分类的影响因素很多,管理者做出金融资产分类决策时应当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和经营特点选择合适的分类。当前,我国金融上市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是如何分类的,企业管理者在面临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的金融资产分类决策时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将从金融资产分类影响因素入手,运用金融上市公司的样本横截面数据分析金融资产分类的影响因素,为管理者进行金融资产分类决策提供建议。
当前国内关于金融资产分类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有叶建芳等(2009)研究发现当金融资产比例较高时,上市公司管理层偏好将金融资产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陈放(2010)研究发现薪酬契约、债务契约、管理层风险偏好对上市公司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选择有显著影响。徐先知等(2010)研究发现企业规模、管理层持股、经营状况、金融资产的重要程度与金融资产分类呈正相关关系,报酬契约与金融资产分类呈负相关关系,孙坤等(2015)研究发现企业的政治成本、债务契约、管理层的风险偏好、审计质量、金融资产的重要程度对金融资产的分类具有显著影响,企业的报酬契约、发展能力以及经营状况也会对中国金融资产的分类产生影响。
当前,关于商业银行金融资产分类影响因素的研究尚不多见。俞亚光等(2007)认为金融上市公司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增加了业务核算的难度,需要依赖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展小军(2009)运用2005年和2006年上市的商业银行样本数据分析,发现银行管理层偏好降低企业风险而使用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孙翯(2010)分析了2007年和2008年我国上市金融企业金融资产分类现状,指出部分上市公司存在随意划分金融资产类别的问题。郭斌等(2012)运用2007年至2009年的银行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存在使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盈余管理。
表1 变量解释
综合上述研究文献,金融资产的分类与企业规模、盈利能力、债务比例、经营状况、管理层状况等影响因素有关。从政治成本的角度看,公司规模越大越容易受到公众关注,上市公司会避免当前利润增加而引起社会的关注,因此管理层偏好将金融资产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本文提出假设1:企业规模越大,越倾向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从债务成本的角度,公司的债务比例越高,违约的可能性越大,破产成本越高。为避免高负债率给企业带来的风险,管理层偏好于谨慎的会计政策,防止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下降降低了企业的偿债能力。显然,从规避风险的角度,当金融上市公司负债比例过高时,公司管理层更倾向于将金融资产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避免因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频繁波动导致利润变动所引起的违约成本的上升。本文提出假设2:企业负债比例越高,越倾向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从公司发展的角度,成长性越好的企业,通过营业收入的稳定增长可以实现企业可持续的增长,会采用稳定会计利润的会计政策。本文提出假设3:企业成长性越好,越倾向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从盈余管理的角度,金融企业管理者有动机利用会计政策选择平滑利润,避免公司利润发生剧烈的变动,给外部报告使用者以企业经营良好的信息。本文提出假设4:企业盈利能力越强,越倾向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当管理者发生变更时,考虑到未来会计利润对企业的影响,新上任的管理者不会过度增加当期利润,偏好将利润的实现延续到企业未来期间。本文提出假设5:企业管理层变更,越倾向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通过样本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分析,本文发现全部金融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均由“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出具,而且上市公司均存在高管持股。同非金融上市公司相比,本文研究商业银行金融资产分类影响因素时没有选择“四大”审计变量和管理层持股作为控制变量。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12年修订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本文选择J66货币金融服务类的商业银行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作为样本对象,样本上市公司共有16家。按照2007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因此本文选择2007至2014会计年度的上市公司横截面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商业银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的金融资产既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又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本文参照叶建芳(2009)关于金融资产分类的二元离散模型被解释变量选择方法,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金额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总金额的比例作为金融资产分类的倾向。如果比值接近于1,表明上市公司偏好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如果比值接近于0,表明上市公司偏好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根据研究假设,本文选择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率、上市公司成长性、盈利能力、管理层变更为解释变量。变量符号和计算方法见表1。
根据前文的论述,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商业银行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金融资产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者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样的分类选择是二元非线性的,本文选择Logit二元离散选择模型来分析各个解释变量对金融资产分类选择的影响。模型如下:
其中,Y为因变量,表示商业银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金融资产的选择倾向,lnsize、DAR、GROWTH、ROE、CHANGE代表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成长性、盈利能力、管理层变更等五个解释变量,β1~β5为解释变量对应的系数,β0为常数项,μit为残差项。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其中,商业银行上市公司与非金融上市公司相比,负债比例较高,平均值达到93.92%,成长性、盈利能力等解释变量标准层较低,公司规模变量标准差较高。因变量的平均值达到0.975,表明大多数的商业银行上市公司偏好于将金融资产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表2 变量描述性统计
将样本数据带入到Logistic二元选择模型,运用SPSS软件得到回归结果,见表3。
表3 回归分析结果
解释变量中,资产负债率在5%的水平上显著,盈利能力在10%的水平上显著,其他解释变量不显著。表明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的金额越大,商业银行管理层越偏好将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司规模、高管变更、公司成长性与金融资产分类没有显著的关系。分析结果与研究假设2和假设4相符,与假设1、假设3、假设5不符。本文用有形资产负债率、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收益率替换资产负债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等三个解释变量得到回归结果,发现有限资产负债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在10%的水平上显著,净利润增长率不显著。稳健性分析验证了商业银行的负债水平和盈利能力与金融资产分类倾向正相关。
通过实证分析的结果,笔者发现金融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越倾向将金融资产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表明金融上市公司负债比例越高越偏好稳健的金融资产分类选择,盈利能力越强越选择延后确认收益的金融资产分类。2014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的IFRS9金融工具于2018年1月1日正式生效,新的金融工具准则明确了金融资产的分类依据,通过较为严格的分析判断将金融资产分类为指定的项目,降低了管理层的主观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逐渐趋同,金融上市公司管理层在选择金融资产分类时还应当考虑持有的金融资产合同现金流是否仅为收取本金和利息,商业模式是收取合同现金流还是以出售为目的。金融上市公司的经营特点和资产结构与非金融上市公司有着显著的不同,在选择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分类时,应当充分考虑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和盈利能力。金融上市公司在选择金融资产分类时既要考虑到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又要考虑不同类型金融资产的分类所产生的财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