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可
学者、文化批评家
汉字“帝”是怎么来的?历来有争议。有一种解释说,“帝”字是个象形字,是对花朵形态的精确描写,也就是“蒂”的本字。这种说法,最早来自国学大师王国维,实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因为“帝”与花朵毫无关系。
几年前,我的一个学生去巴格达大学做访问学者,他爱上了一位学考古的伊拉克女孩,他装作很有文化的样子,在纸上画下一个甲骨文的“帝”字送给对方,说我送一朵中国花给你,于是姑娘笑了,觉得他很傻很天真。
伊拉克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带,最早的人类文明就诞生在那片土地上,那里出土了很多刻满楔形文字的泥板,还有一些印章,上面都发现了一种形如“米”字的神秘符号。经过考古学家破译之后,人们才知道,原来那是一个象形文字,它摹仿了天体发光的形态,用以代表神灵和天体,它的发音是“帝歌”(dingir)或“迪摩尔”(dimmer),它的开头辅音是“D”这个音。
有趣的是,在中国商朝时期,甲骨文的“帝”字,其字形同样作“米”形,它的上古拟音是“deegs”,具有同样的辅音音素。苏美尔的星形符号,大约出现在公元前3500年,在历经2300年的漫长传播之后,也就是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它是不是抵达了中国?
早在20世纪初,西方学者波尔已经注意到这个奇怪现象,他认为中国的“帝”字,起源于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这个看法得到了中国学界“甲骨四堂”之一的郭沫若有保留的支持。他认为,殷人所使用的甲骨文“帝”字,从字形、发音及其所指的神格,也就是形、音、义三个方面,完整地复制了苏美尔的“帝歌”。
另外一种看法认为,这个“帝”字,最初泛指所有发光天体和日月星辰,但后来则窄化为专指北极星。北极星,又叫做帝星、天极星或紫微星,被视为星星里的王者。道教尊称它为“紫微大帝”。
在地面上,北极星有一个跟它相对应的坐标,那就是中国皇帝的宫城,所以皇宫又称“紫禁城”,意思即是紫微上帝的宫殿,草民禁止入内,所谓“王者之宫,以象紫微,故谓宫中为紫禁”。
“帝”在东亚经历了两次重大传播。它首先成为商代宗教的关键词,出现在大量龟甲和牛骨上,专指上天的最高神。从秦汉开始,它又被用来称呼人间的君主。目前传世的儒家“五经”,大多是春秋战国和秦汉之际的作品,这时,“帝”字虽然已经被“天”代替,但仍然还在顽强地表现自己的存在。
我统计了一下,发现“帝”字的出现,在《尚书》中有32次,《诗经》有24次,《礼记》中有20次,《春秋》中有8次,包括在《易经》中都出现了2次。
周朝灭掉殷商之后,考虑到必须跟前政权划清界限,保持自己的信仰主体性,所以放弃了对“帝”的崇拜而另起炉灶。由于周人队伍里有许多突厥人,所以周的祭司可能借用了突厥语里的“天”这个词,以作为对上帝的称呼。但文王、武王和周公似乎都没有意识到,这个“天”字,突厥语发音为“Tengri”,中文今天读为“腾格里”,意思是“明亮的蓝色天空之神”。这个词,其实就是“帝”的一个衍生品。
汉代以来,“帝”和“天”这两个语词被明确地划分开来。“帝”的地位下降了,主要用来称呼“人帝”,即世俗君主。“天”则继续停留在形而上的位置,专门用来称呼“天帝”或最高神。但是在“天人感应”的政治哲学中,世俗的“帝”附带的“天”意,从未被消解。“帝”以政治大神的身份,完成了对权力的绝对垄断。
从此,中国人一生至少要磕两种头,第一种磕头礼的对象是世俗君王,人们要通过磕头来表达对普遍皇权的服从;第二种磕头礼的对象是“天”,也就是神,以此来表达对祂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