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阳
【摘要】自提出“课程模式改革与创新”理念以来,很多高职院校开始探索教学新模式,尤其会计专业中具有“纽带”作用的《财务会计》课程,高职院校越发倾向于打破传统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转而侧重于以工作岗位、项目为导向的实训教学模式。通过对会计岗位、财务会计课程定位及教学模式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思考完善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模式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财务会计 教学模式 改革
一、会计岗位及高职会计培养目标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核算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由此,会计的落脚点是“一种经济管理工作”,而不是非专业人员所理解的机械的“算账”工作。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会计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兼具会计核算、分析及管理能力的专业技能应用型人才,从而为企事业单位输送能满足财务会计工作岗位需求的学习能力强、思维活络、综合素质高的财务工作者。然而,各行各业的经营管理及所涉及的业务类型和内容是动态的且不尽相同,想要使学生在学校课堂中有限的学时内学尽所有,是不可能的,这就对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安排、教学计划设计及教学内容选定等方面提出了高要求。
二、财务会计课程定位
财务会计课程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核心课程,是学生在对会计对象、会计核算方法、工作组织及会计科目、复式记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基础知识有了入门认知后,对会计要素进行深入的学习理解,系统地掌握具体业务的核算过程。本课程在作用上承上启下,深化巩固了基础会计学,同时为后置学科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等奠定知识储备,因此,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技能核心课程之一。
三、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模式及存在问题分析
以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一直类似本科教学,专业课程注重理论理解与分析,较少实践,致使学生步入社会从事会计工作时出现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难以学以致用,出现了需要在工作中专业“回炉”,从头学起的现象。因此,自提出“课程模式改革与创新”的理念以来,不少高职院校开始探索教育新模式,其目的是为了解决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效果与企业对会计人员技能素养期望之间的冲突,力求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正是市场所需的会计人才。但是,理想与现实始终是有差距的,改革也不是一项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不断摸索、纠正,从而探索出最有利于挖掘学生潜力、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教育是“授之渔”而非“授之死鱼”。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自改革理念建立以来,大力推动“实践”重要性,将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及课程模式放在“实践”上,引进各种实训软件、教学平台,推出以岗位为导向、项目导向等思路,推翻会计专业原“概念—要素确认及计量方法—账户设置—账务处理—小结”的教学顺序及模式,而是碎片化的以业务为基点,对企业可能涉及到的业务重点进行分析和实训操作。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加入了实训内容,学生更喜欢动手操作,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更具吸引力。然而,此种模式亦存在弊端,即知识体系性不强,过于碎片化,会计业务、会计科目之间的账务处理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互相关联的,如果过于强调将知识项目化、岗位化则容易造成学生会计思维体系和知识体系不完善,整个课程学習完毕后难以融合前后、贯穿始终,造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结果;并且由于模拟实训平台操作起来实际上是需要大量时间的,操作过程易出现操作性失误及系统易出现漏洞等不可抗负面因素,这就使学生的关注点不再是结合专业理论知识的实践练习,而是偏移到如何“机械的”操作并完成计算机中的“任务”,纠结于意义不大的“操作问题”。然而课时有限,把大部分时间用来进行实训操作,往往不能使学生很好的巩固理论知识,反而本末倒置、适得其反,使学生丢了西瓜捡芝麻。
四、财务会计教学模式改革弊端对策思考
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也具备熟练的实操能力;能够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同时培养出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设置时把握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之间的平衡,既不能只强调理论教学而与工作实践相脱节,也不能过于强调实践而弱化了理论基础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如空中阁楼般根基不稳,只会纸上谈兵,难以学有所用。基于此,关于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最大效用的安排财务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实训之间的平衡问题,笔者做如下思考:
(一)关于学生
当下大学生多为“00后”,受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影响,且刚从“有人看管”的义务教育毕业,来到大学,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尚未清晰。因此,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毕业生就业情况案例参考、学习目标及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使之“明事理”,认识到大学“自主学习”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从而对症下药。根据每一篇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有特点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思维的拓展,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创造条件。其次,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将知识获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使学生在学习时形成一种“带着问题深入教材、带着问题认真听课”的状态,能够主动地聚精会神的参与到课程教学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二)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情感的调动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仍旧对语文的学习不感兴趣。在这些学生看来,语文知识的学习是十分枯燥的活动,初中生正处于情感思维活跃的时期,教师可以从“情感调动”这一层面着手,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调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智力振奋的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引导学生与教学内容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比一味地知识灌输要更加重要。因此,教师在研究教材的过程中,应当在重视深入发掘知识本身所蕴含的情感的基础上,用艺术性的方式赋予枯燥的知识以调动性的情感。有了情感的知识,会让学生更加真实深刻地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从而在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加投入,使整个课堂的教学气氛更加融洽。
(三)鼓励学生在课前进行朗读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它的含义并不是只单纯地看书本,而是通过朗读的方式将书中的文字进行理解,因而朗读是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工具。很多初中生在课前阅读环节更加倾向于采用默读的方式,出于各种心理不愿意进行朗读,这就使得课前的氛围显得死气沉沉,即使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朗读,也抱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进行“喧嚣式”的快速阅读。在这两种情况下,学生的大脑会不自觉地放空,并不能够收获预期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就要重视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朗读,不仅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章中蕴含的核心思想。
总之,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是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教师要不断地适应新的教学形式的变化来推动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演变和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从多个层面着手开展有效性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培成.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2,(07).
[2]张静.打造高效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J].现代阅读,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