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禹潼 金贵花
摘要:韩国小说《82 年生金智英》是近年来韩国较为畅销的文学作品之一。本文通过阅读分析作者从女性角度,以主人公的记忆,描写了一位平凡普通的韩国女性金智英的生存状态,深入研究了其作品的社会价值。并通过对女性的人物形象分析,对女性主义进行了时代性的阐释,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韩国文学;社会价值;女性主义;意识形态
韩国作家赵南珠撰写的著作《82 年生金智英》是近年来韩国较为畅销的文学作品之一。作者从女性角度,以主人公的记忆,用平铺直叙的手法描写了一位平凡普通的韩国女性金智英从出生、上学、工作乃至结婚的系列生活,引起了韩国社会女性的巨大共鸣,也在海外读者尤其是亚洲国家的女性读者中产生巨大反响。该作品获得了多项大奖,也创造了多项纪录,其作品的社会价值和对女性主义的阐释值得研究。
一、《82年生金智英》的社会价值研究
文学的社会价值是文学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不但具有对社会民众的认知引导作用,还具有鲜明的社会意义。社会性一般在文学作品中是间接的、隐藏的,在人物情感描述中隐含着理性认知。《82 年生金智英》这部作品的主人公金智英,从她所思考和得出的结论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社会女性民众普遍的想法。在她的成长经历中,面对一次次看似很普通,甚至是习以为常的问题和现象,金智英却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书写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作品的社会价值,在于她进一步引发了韩国女性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思考,韩国社会对现实中的女性问题的思考,实现了抛砖引玉的效果,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和评论,女性问题再一次被凸显。
伴随着这部作品的诞生,韩国社会掀起了用一种批判的目光审视韩国女性生存状态的热潮。其批判的锋芒在各种媒体形式上,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在这本书中,女性追求的平等与现实生存的矛盾具体化为一件件小事,成为认知与生活困惑之间的冲突。不但引发了女性对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反思,还对整个社会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而作品的社会价值也在读者的阅读中得到实现。
《82年生金智英》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畅销书,最突出的地方就是作者善于抓住韩国社会的热点问题,引起读者共鸣。这本书像一面镜子,每一位女性读者在阅读作品时都会不自觉的对照自己,是否过的是和金智英一样的生活,是否有着和她一样的遭遇。作品贴近生活,贴近民众,是文学作品大众化的典范。
二、《82年生金智英》的系列女性形象分析
《82年生金智英》塑造了不同的女性形象,展現出不同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处境。小说塑造了有以家庭生活为中心的金智英妈妈“……母亲小心翼翼的询问着大女儿,要不要选择一所地方的教育大学……”一方面描述了在韩国社会中,妈妈在家庭、道德方面的示范效应;另一方面刻画了一位被男性压制的女性在自己的境遇中,先是默默地接受,再到慢慢的觉醒,努力冲破枷锁的女性形象,“……不过我现在改变主意了,我同意你的说法……”一个韩国妈妈的形象跃然纸上,人物刻画细腻、生动、饱满,文字简练干净。在描述金智英时,“……虽然偶尔会觉得有点委屈,但她早已习惯对这一切主动做出合理化的解释……”一个“有点委屈”,一个“早已习惯”,画龙点睛的描绘了一个长期以来被忽视、被不公平对待的女孩子,被生活经历刻画出的被压抑的样子。“……金智英感觉自己仿佛站在迷宫的中央……”、“与其茫然地杵在原地,不如加倍努力,就算砸墙也要杀出自己一条血路……”长期以来,金智英和无数新入职的女孩子就被定义为公司的老员工服务的角色,而男孩子却不需要这样做,长期以来的默默承受逐步演变到了这样的地步。一个“茫然”,一个“砸墙”,仿佛天上一个炸雷,让原本迷茫的她瞬间清醒,开始了自我救赎和觉醒。从默默忍受、接受,到感到不公,到觉醒,这个复杂的心理转变过程就这样在寥寥笔墨中给人以震撼。人物焦点突出,语言表达比重大大提升,叙事节奏亦趋紧凑,达到引人入胜的境界。
三、《82年生金智英》的女性主义阐释
自18世纪女权思想诞生以来,女性主义批评和批判性别主义的发展,不断前行,肩负着建构平等性别权力的重任,也体现了女性主义思想文学研究体系的深入发展。《82年生金智英》深入细致的描述了在目前的社会当中,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认知、观念等方面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即使在家庭中也依然存在。尤为严重的是在认知思想及观念领域。“……金智英就是受着这样的教育长大的——女孩子凡事要小心、穿着要保守、行为要检点、危险的时间、危险的人要自己懂得避免……”在金智英的妈妈劝其姐姐读教育大学时,她的姐姐反驳道“……这确实是一份能够兼顾照顾小孩的工作,那么该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好工作才对,为什么只有对女生来说才是好工作?……”这些看似普通平凡的语言,却娓娓道出女性在社会中的被压制和歧视。这也说明在21世纪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距离女性主义的主要观点实现男女平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为一本畅销书,这本书的主要读者性别比与以往的统计数据不同,女性读者占了很大的比重,据韩国媒体的调查统计,男性读者只占20%。并且男性读者中还有一些人指责小说情节夸大事实,有蓄意煽动女性仇恨男性的情绪。但这本书却得到了韩国总统文在寅、首尔市市长朴元淳等知名人士的支持,各位领导人呼吁民众正视现实,关心女性,并赞誉这本小说为社会带来的贡献。通过这些举动,我们可以看出两个现象,一方面是女性作家从对女性限定的家庭范围内进入到男性统治的公共范围内发出声音的不易;另一方面是社会上的大多数男性并不认可女性作家的艺术才华,也显现出女性作家及其作品被不认可甚至忽视的现实。
当今社会盛行快餐文化,文学的商业化、娱乐化势头强劲。在这种洪流中,有这样一部作品通过朴实的语言和形象展示了女性的生存状态,引发社会对女性的重新认识,可以说对社会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致谢
本人追寻内心选择学习韩国语以来,在努力学习语言的同时,阅读了韩国作家撰写的大量的作品(韩文版)。通过阅读,了解了朝鲜语言文学的艺术魅力,进一步了解了韩国文化。通过对比,剖析了韩国文学作品的优势特色。在阅读与写作中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支持与帮助,在此致谢。
参考文献:
[1]高玉,陈茜.重申文学的社会价值和意义[J].文艺报,2015.01,003.版理论与争鸣.
[2]张从容,黄鸿儒.从创作题材的丰富性看中国当代文学的社会价值[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3(12).
[3]钱亚萍.后女性主义语境下的女性文学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5.
[4]卢敏.大众传播中的女性形象研究综述及对女性主义中国化的思考[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9(01).
(通讯作者:金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