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 杨飞瑛
摘 要:问题教学古已有之,直到现在仍然为我们广大语文老师所沿用。在语文教学中,问题设计能否精当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教学效果。好的问题设计,问的恰当,答得精彩;反之,貌似热闹,实则浪费时间。
关键词:语文教学;问题设计
有个极端的问题设计事例:为了认识"天"字,有老师带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同学们头上是什么?(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头发")那头发上又是什么?(学生环顾四周,回答"帽子")那帽子上又是什么?(学生抬头看看,回答"屋顶")那屋顶上又是什么?(学生齐声回答"天",老师这时才如释重负)。这老师的耐心令人敬佩,也令人汗颜。
可见,我们有必要就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做一番认真地探讨。要想真正让我们设计的问题发挥最大的功效我们在备课环节,注意把握问题的"四度"就显得很为重要了。
首先是角度。课堂教学提问的角度是多个的,其最佳角度在哪里呢?叶圣陶先生在《谈教学的着眼点》一文中提倡教师要着眼于使学生"开窍"。为使学生开窍,教师应注意转换提问的视角,采取"一例多问"。即对同一文句从多角度去提问题,以开拓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并在诸多的视角提问中,让学生自己辨别个中优劣。教学实践证明,同一问题,由于提问角度不同,其收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提问要尽量回避"是不是""好不好"等一般化、概念化的套路,而应当变换出新颖的角度。
例如,在执教高尔基《海燕》时,为了与学生研读文章的结构,有的老师会向学生提出"全文可分几部分""每部分的意思是什么"等问题。对这些宽泛且不着边际的问题,学生要么不知所措,一脸茫然;要么一脸冷漠,懒得思考。不管怎样,这多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在备课时,问题设计的角度能否新颖一点,所提的问题能否"反常"一些?假如我们把上述问题换成这首诗有几幅图画构成?每幅画上又画了些什么景物?在这些画中,你能否看出海燕是什么样的特点?结合写作背景,海燕有着怎样的象征意义?相信,这样的提问角度要比四平八稳的方式要有效得多。
其次是难度。也就是说,课堂提问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们老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学生在没有认真阅读文本或深入思考之前所不能回答的;同时,还应该是班级里大多数同学经过主观努力之后都能够回答的。就如树上的果子,既非唾手可得,也非可望而不可即的。也就是我们平时强调的,跳一跳能够的着的。我曾两次执教鲁迅的《祝福》,每次都是从"我真傻"入手发问,引导学生去认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的。但由于设计的问题难易程度不同,课堂也呈现出不一样的效果。第一次,我是这样来设计问题的:祥林嫂认为自己傻,这告诉我们什么?作者这样安排揭示了怎样的主题?由于涉及面大而笼统,问题的难度可想而知。学生都卡住了,课堂一片冷寂。第二次,我换了几个问题:祥林嫂为什么认为自己傻?阿毛被狼吃了,祥林嫂就变傻了?阿毛不被狼吃掉,她会不会变傻?她的命运会不会好些?显然较第一次,问题的难度降低了,也更具针对性,学生自然也就更愿意去思考了。这样,我们的教学目标也就更容易达成了。所以,对于问题的难易,我们需要精心把握。难了,学生望而生畏;简单了,学生不动脑子。
随意,在教学中,碰到学生答不上来,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大的可能性是问题难度胡问题了。对此,就要适时进行调整,以免陷入启而不发的窘境。记得有一次在教《项链》时,贸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刻画路瓦栽夫人有什么现实意义?学生默然。我马上认识到,这问题在没有铺垫背景下,是学生无法解答的。于是及时改变:路瓦栽夫人是什么样一个人?学生很快找到答案:是一个追求享受,梦想过上豪华生活的妇女。再追问:法国当时的社会现实是怎样的?学生答:"当时法国在工业革命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豪华奢侈、讲排场、爱虚荣之风大盛。"这两个问题的难度都不大,却解决了作者刻画路瓦栽夫人的现实意义这个大难度的问题。
第三是坡度。有的心理学家将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的过程叫"解答距"。所谓解答距,就是让学生经过一番思考才能解决问题,让思维的轨迹有一段距离。一般来说,根据"解答距"的长短,提问可以分四个级别:第一级属于"微解答距",所提的问题,学生只要参照学过的例题、例文,就可以回答;第二级属于"短解答距",提问题并无现成的套路可以依傍,但不过是现成套路的翻新;第三级属于"长解答距",所提的问题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第四级属于"新解答距",属于创新阶段。所提的问题,要求学生能采用特有的方式(无现成的方式可以参考)去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我们老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认知出发,合理调配问题的坡度,为学生增设台阶,使之能拾级而上,直达知识的高峰。
我在教学《过秦论》时,根据秦国兴起、强大、统一及灭亡的过程,精心设计了四个台阶式的问题:第一个问题,秦国兴起时实现何种国策?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第二个问题,秦孝公以后的80多年,又为何进一步强大起来?第三个问题,秦始皇统一天下事属偶然的吗?为什么?第四个问题,秦朝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几个问题,由于"解答距"的长短不一样,形成了合适的问题坡度,激发起了学生思考的热情。
第四是密度。适度的课堂提问具有诊断学习、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启发思维及反饋调控的教学功能。然而,真如真理再往前迈一步就是谬误一样,不恰当的提问密度必将有悖于上述目的的。有关研究显示,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密度仅仅占56%。换言之,我们教学中尚有近一半的问题是无效的。而在我们语文课堂中,也许情况更加严重。君不见不少语文课,问题满天飞。师生一问一答,此起彼落,就如一场高频率的对话竞赛。可谓积极,可效果呢?这样满堂发问,固然是热闹。可细究一下,大多浮于表面。课堂看似活跃,但缺少的是冷静、认真地思考。有位老师在上《背影》时,颇有心计的设计好几个问题:1、文章开头的最不能忘记父亲的背影和文章的主旨有什么关系?2、第二段写了几件事?这几件事跟背影有什么关系?3、父亲去为儿子买橘子,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背影?显然,第一问全无必要。第二问中,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了究竟是几件事上,引起学生的二件、三件的争议毫无意义。而后半问中所指的"背影"概念不明。第三问,学生不知答什么,像这样无法给学生以正确思路引导的问题,怎能起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这样的问题,少点也罢,没有也许更好。
当然,在问题教学中,问题的"四度"仅仅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环节。真正把课备好,把课上好,把目标达成,均非一朝之功,需要我们语文同仁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