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助读]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选自我国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的著作《史记》,文中主要描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下面我们从文章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去分析。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的内容较为浅显,但文章内容的安排及结构都值得推敲。司马迁通过三个故事,着重刻画了蔺相如机智过人、勇敢无畏的英雄形象,体现了他“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品质,同时也体现了廉颇知错能改的优秀品格。
这篇文章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详略得当,三个故事都有自己的情节,可以独立成篇,同时又前后呼应,浑然一体。廉颇和蔺相如一生的事迹很多,课文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例,集中地加以叙述。
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先写蔺相如出使,秦王想要用十五城易和氏璧,赵王与群臣都犹豫不决,这个时候缪贤推荐了蔺相如,夸赞他是“勇士”“有智谋”,侧面描写展现出蔺相如的才能。蔺相如也当仁不让,许下诺言:“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初步显示出蔺相如的足智多谋。
接着写蔺相如当庭智斗秦王。从“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等句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无惧强秦、沉着冷静的精神。在这一系列的动作中,蔺相如临危不惧、随机应变的特点一览无余,最后“完璧归赵”,真正做到了对赵王的承诺。
第二个故事“渑池之会”与前一个故事连贯,写秦王被蔺相如揭穿骗局之后,又发动了军事侵略,还逼迫赵王在渑池相会。“赵王畏秦,欲毋行”,可见赵国在秦国面前的力量之弱小。这时廉颇与蔺相如劝道,“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于是相如陪着赵王参加了渑池之会。廉颇的一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展现了他与秦国斗争到底的决心,也为下文的“负荆请罪”做好了铺垫。在渑池之会上,秦王让赵王鼓瑟,故意侮辱赵王,蔺相如就说“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之后秦国又要求“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就说“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针锋相对,间不容发。蔺相如一次次地扭转局势,充分展现了他过人的智谋和勇气。
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是在赵国内部,蔺相如与廉颇之间发生的。因为有了前两次的成功外交,蔺相如的政治地位有了明显的变化。廉颇颇为不满,直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蔺相如一次又一次地忍让,导致他的门客无法忍受,想要辞去。蔺相如一句“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展现了他大公无私、一心为国的高尚品质。廉颇知道后立刻“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无论是蔺相如的国家为先的精神,还是廉颇勇于认错的精神,对于现代的我们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这三个故事相互联系,两个主要人物相互映衬。不仅选取了经典事例,集中展现了故事,体现了两位人物的精神;还详写蔺相如,略写廉颇,详略安排得当。通过三个故事,两个人物的形象非常饱满,性格特点更加突出。在语言运用方面也言简意赅,堪称经典。
[拓展阅读]
司马迁的写作观
一、“思垂空文以自见”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乃如左丘失明,孙子断足,终不可用,推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他认为这些人的理想无法实现,所以才追述过去的事,而寄希望于未来。这是司马迁对于写作活动意义的探索,也是他写作理念的核心。结合司马迁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发现,他认为自己无法在社会功用方面实现自己的理想,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所以在实现自我价值方面,他选择了著书。当然,所谓的“空文”也是自谦之词,历史证明《史记》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座丰碑。
二、“发愤之所为作”
写作的意义确定了以后,司马迁还提到了自己写作的动力,“《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人的内心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的心理不同,写作的动力也不相同。有的人为了名利而写作,有的人为了改善生活条件而写作,有的人为了心中的信仰而写作……写作动力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写作风格和艺术价值。司马迁的写作动力从“发愤”二字出发,奠定了其不凡的成就。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明到了一定的时机才可以得到启发。司马迁认为:“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这些人都是心意有抑郁闷结之处,理想不得实现的人。《说文解字》中提到“愤,懑也”。所以,“愤”可以理解成内心的郁结达到顶峰的时候。人在社会中会遇到生活失意、工作失败等挫折,这些都会使人产生痛苦,这些痛苦堆积在心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抑郁闷结,此时的“愤”质变成了“发”,最后就成了“发愤之所为作”。
这种“发愤”是内部原因,司马迁的写作还有外部原因。司马迁继承了儒家经世致用的人生观,所以他有着强烈的责任感。这份对于王道、道德等的社会责任感,是促使司马迁写作的外部因素。
当然,除了“发愤”和使命感这两个原因,司马迁也子承父业,完成了他作为史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