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晓艳
2018年12月15日,“第一届新时代云南十大励志榜样人物颁奖盛典”于昆明隆重举行,有一位舞蹈理论家、编导家、教育家获此殊荣,他就是全国优秀教师、云南省德艺双馨艺术教师、云南艺术学院教学名师、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硕士生导师曾金华教授。的他为了挖掘、保护、传承与弘扬云南民族民间舞蹈,走遍了云岭高原山山水水,在舞蹈艺术领域里辛勤耕耘近50载,如今他退而不休,仍在为传承、传播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而努力奋斗。
1955年,曾金华教授出生在云南省镇雄县城关镇油榨街一户贫苦的城镇居民家中。在他的印象里,儿时的自己总是跟随父母四处奔波,劳苦大众在贫困中艰难讨生活的景象如今依然历历在目。这些特殊的经历和生活场景在日后都成为他艺术创作的原始素材。
他对艺术的追求要追溯到小学时期。他从二年级开始参加班级的文艺演出并表现突出,后来成为学校的文艺骨干。1970年读中学时,遇到普及样板戏,他被抽调到镇雄县样板戏学习班扮演现代京剧《红灯记》中的重要角色——“磨刀人”,在参加昭通地区国庆文艺汇演中获得了第一名。由于这次演出很轰动,他被选拔到了昭通地区文工团,从此正式走上了艺术道路。
进团伊始,他即参加了在云南省艺术学校举办的样板戏学习班,因表演出色被观众称作“样板中的样板”。一年以后,他开始融入歌舞、舞剧、话剧及花灯剧,并在各种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文工团的广阔舞台空间让他感受到了艺术带给人们的振奋与愉悦,使他更加热爱学习,在他的床头,用木条搭的小书架上整齐有序地摆满了书,他经常点着蜡烛看书到深夜。经过刻苦钻研,他担任了舞蹈队长,开始了舞蹈编导兼演员工作。
1982年“云南省首届聂耳音乐周”汇演中,他编排的“关河号子”表演唱《激流勇进》受到了专家们的较高评价,并在《云南日报》第1版作了重点评论报道。在地区文化局领导的积极支持下,他来到了云南艺术学院舞蹈编导进修班学习。结业时,由于品学兼优,舞蹈系的老师们都想把他留下来,但是因为文凭而无奈地离开。
直到1985年,云南艺术学院开办第一个民族舞蹈干专班,他这才第二次走进了云南艺术学院。1987年毕业时,因优异的成绩而留校任教。可没过多久,因省人事厅开展“人才倒流”,又把他退回了昭通。到了1988年云南艺术学院筹建学报,他才再次被借调上来担任学报编辑并在舞蹈系兼任舞蹈史论教师。
1989年年底,几经波折,经历了整整8年的时间,他终于正式调入云南艺术学院工作。他曾打趣地称这段坎坷的经历为“三进麻园村”。从镇雄一中至镇雄县样板戏学习班;从镇雄县样板戏学习班至昭通地区文工团;从昭通地区文工团至云南艺术学院,曾金华教授的青年时期经历了“人生的三级跳”。
云南省著名舞蹈教育家李犁老师曾经这样说过:“从整个舞蹈艺术的宏观结构来看,教学是基础环节,创作是中心环节,表演是体现环节,理论和科研则是‘超前意识’的指导环节。”然而,因为舞蹈学科发展相对滞后,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重技轻艺的情况,学生们很难摆脱低级的技术重复。面对这一现象,曾教授承担了舞蹈学院舞蹈写作这门课程。由于没有教材,他总结梳理了自己多年的艺术实践与学术研究成果,将历年演出与发表的舞蹈台本、演出串词、学术论文、舞蹈评论、调查报告、诗词随笔等近30年的写作书稿结集成为《民族舞蹈文论》一书,在教学时作为参考,该书的框架非常明朗,以性质、体裁为纬,以时间、顺序为经,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教科书。
熟悉曾教授的人都知道他喜欢舞弄文墨、吟诗作赋。早在1983年他作为学生代表在“舞蹈编导进修班结业典礼”上的发言,曾被当时的系主任引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并在《民族舞蹈》上发表。1987年他的毕业论文《乌蒙山区彝族丧祭舞浅析》曾荣获云南省教育厅颁发的优秀论文奖,是当时全国舞蹈专业院校稀有的理论成果。他的民族舞蹈专论《还其自然而不重复自然》一文发表于1987年《舞蹈》杂志,其新颖的舞蹈创作观念引起了业界专家们的关注,并在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重点辑目,同时被收录于新中国成立以来《舞蹈》发表文章重点目录。他先后承担了国家“七五”规划艺术科研重大项目;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课题;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国家西部课题,并主持了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等的研究,在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学术会议发表各种文章逾100万字。他曾任副主编,编辑了《云南艺术学院学报》等400余万字,参加了《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简史集》《中国舞蹈词典》《云南百科全书》等的撰稿工作,他对云南艺术学院的理论学术建设与科研管理作出了具有开拓性的贡献。
曾教授被大家称为舞蹈界的才子、诗人、书法家,具有诗人情怀的他,近年来尤其喜欢用诗词表达自己在省内外讲学与采风的感受,如《沁园春·江西行》、水调歌头·湘中感怀》《西江月·云思》等。他最近用10年心血编纂出版的学术著作《民族艺术遗产保护与高等专业人才培养》一书,获得了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年度中国艺术发展研究报告》的高度评价。他目前已编纂出版专著《民族舞蹈文论》及《民族艺术遗产保护与高等专业人才培养》2部,已荣获30余项国家级、省级艺术教育、艺术研究、艺术创作奖励。
他不仅能文而且善“舞”,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创作的三人舞《人生》、现代历史组舞《祖国颂》、舞蹈诗画《春的祭礼》、舞蹈《高原之星》等曾频频获奖,被誉为“引领云南省大学生舞蹈创作新潮流第一人”。由他编排的幼儿体操舞蹈曾经荣获93北京全国比赛一等奖,并在央视“新闻联播”栏目报道及“七巧板”栏目播出。进入21世纪,他担任国家级、省级各种大型文艺晚会的策划、撰稿、总编导、舞蹈总监,荣获各种奖励与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代表作品有:“迎接新世纪”2000年云南省新剧目展演大型舞蹈诗《乌蒙之路》;第十四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颁奖典礼专题文艺晚会《青春2003》;“云南省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型专题文艺晚会《七彩颂歌》等。其中《乌蒙之路》是云南省第一部充分展示昭通地区开拓发展之路的大型舞蹈史诗作品,具有重要的里程碑式意义,曾荣获“迎接新世纪”2000年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优秀新剧目一等奖、剧作(文学台本)一等奖、作曲一等奖等九项大奖。
他不甘心只是做一个驱遣身体为艺术造型服务的一般艺人,也不愿意被别人看做胸无点墨头脑简单的舞者。他认为一个舞蹈人应该有“文光舞彩”的陪伴才算完满,通过辛勤地努力和执着地追求,他为舞蹈界的后生们树立了“文舞相融、德艺双馨”的榜样。
李晓艳 摄
下乡采风是一项繁琐的工作,但每次采风他都未雨绸缪,提前做好案头工作,采风路上每到一处他还会向学生讲述所到之处的地名、地貌、物产、风情等,学生们私下里都称曾教授为“活字典”。在采风地,他除了让学生学习民族舞蹈,还鼓励学生学习当地的民歌和语言,从他们的生活习俗、劳作方式、生存环境中去体会该民族舞蹈的特点。
几十年间,他热爱田野、扎根民间,在这一领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地辛勤耕耘,不畏艰辛地穿梭于城市与乡野之间,由田野亲近的观察到书斋冷静的思索,反映了曾教授在艺术研究道路上的良苦用心。在从教的几十年间,他不仅出教材编剧目,在发现与培养民族艺术人才的道路上,而且也始终没有停下脚步,肩负作为学术带头人的责任,他的愿望就是多培养几个人才。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第一个考上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刘柳,云南省花灯剧院二级演员吴艳军,大理州歌舞剧院院长杨晓凡,楚雄州文化馆馆长杨锐森,红河学院音乐学院院长张谛等,都与曾教授有师承关系。其他十几位研究生毕业后皆在全国各地高校任教,成为当地教学科研骨干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他始终把自己的关注点放在少数民族地区,为弘扬云南民族舞蹈文化,推进我国民族舞蹈艺术的多元发展和舞蹈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曾教授认为自己有责任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所呈现的文化精神做一名推广者、传播者,让更多人感受中国文化的精髓与民族舞蹈的魅力。在曾教授的采风调查报告中,“云南”“滇西南”“滇西北”“滇东北”“乌蒙山”“昭通”等地理方位名词频频出现,这些地方都多次留下过曾教授的足迹,他一直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舞蹈文化的传承和非遗舞蹈人才的培养做出一份贡献。在他看来,在专业上掌握了各民族舞蹈的动律与动作后,掌握各民族特有的审美文化和民族精神。以动作动律为形,以人文精神为内核,形神兼备才能丰富地去表达情感与体现舞蹈的内涵,这样的传承才具有意义!
为了培养民族艺术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专业人才,使民族民间舞蹈后继有人,曾教授在深入全省各地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国开办了民族舞蹈传承专业,向下一代传播保护“非遗”的理念。在曾教授等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专业民族舞蹈传承方向创办招生,作为全国首家创办的以培养“非遗”保护传承专业人才为主的新增专业,几年来经历了“民族民间舞蹈保护与传承”—“民族舞蹈学”—“民族舞蹈理论”—“民族舞蹈传承”专业方向名称更替与学科定位的不断探索,为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树立了新的学术标杆。
曾金华教授自20世纪70年代与艺术结缘,至今已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人生历程。多落几颗铅字,多听几声掌声,多出几个人才,多为社会服务,这是他为自己拟定的艺术人生坐标。从当演员、编导再到对民族舞蹈文化的深度研究与潜心教学,经历了从舞台到讲台的艺术实践与理论升华,这期间虽然有艰辛坎坷,但他依然坚守住这份执着。他甘于淡泊,辛勤耕耘,尊师重教,严谨治学,数十年来毅然在云南这片民族舞蹈的沃土中不断探索、不懈努力,传承舞魂、谱写华章,为我国民族舞蹈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