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力
古老的曲艺艺术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经历千百年的沉淀和洗礼,始终活跃在市井田间,作为最亲民、乐民的一种表演形式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每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都会产生其相应属性的文艺作品和文艺形式,新曲艺组织和新曲艺群体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时期里衍生出的文艺新军。
一、辽宁新曲艺群体发展现状
近年来,新曲艺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新曲艺群体也异军突起,成为曲艺界重要的一支演出创作队伍。但就全国而言,辽宁的新曲艺组织和群体还在初试锋芒阶段,需要面对的问题有很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需要正确引导。
据不完全统计,辽宁除二人转剧场外现有新曲艺组织十余家,现在经营的曲艺类小剧场、茶馆为:沈阳鑫荷相声社、沈阳鼎泰茶馆、沈阳六合相声社、沈阳隆亿兴相声俱乐部、大连笑掌室相声社、鞍山笑笑剧场、鞍山笑傲江湖、营口艺合楼相声会馆、营口怡笑阁相声俱乐部、营口泰顺祥茶楼、盘锦开心剧场等。
辽宁省曲协曾经对省内的小剧场做过简单的调查,小剧场或者茶馆票价大约在30元至50元,每场演出大约有8至10个演员,每场观众上座率20%-80%,有的每周演出3场,有的在周末演出2场。演员每场演出获得的劳务费也仅能补贴往返交通及排练餐费等。由于没有固定的专业创作人才,茶楼和俱乐部的演出大部分以传统节目为主,偶尔演员自己学演或改编一些外省节目或者网络段子。这是各新曲艺组织发展受限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目前辽宁新曲艺组织和群体面对的问题
辽宁境内的十余家新曲艺组织经过几年的探索都找到了适合自己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但也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上座率不景气的现状,综合省内多家曲艺茶馆、茶社、相声社团的经营状况,几个问题仍然有待改善。
(一)新曲艺组织缺少网络营销思维,经营模式因循守旧。在如今全民娱乐化的年代,互联网的营销模式已经扩展到身边每一个角落,而大部分新曲艺组织仍然依靠传统的营销模式经营,如果不改变、不革新,必然逃不过被时代淘汰的命运。在网购成风、微商遍地的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喜好都与十几年前大不相同,这影响到新曲艺组织的经营管理。辽宁现有的新曲艺组织能够达到互联网应用要求的目前只是网络购票和扫码付款上,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营销。网络营销,亦称作电子营销,指的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营造网上经营环境的各种活动。
辽宁大部分新曲艺组织仍然在使用传统的宣传模式和经营管理方法,导致受众群体逐渐萎缩,这成为辽宁新曲艺组织一直不温不火的主要原因。沈阳鼎泰茶馆和大连笑掌室相声社可以算是在辽宁新曲艺组织中有专职曲艺演员、公司机构建制相对完整的两家组织,由于演员相对年轻,因此在网络应用上也有涉足和尝试,但仍然缺乏专业的创作和营销团队。我国现阶段基于新媒体思维产生了网络众筹、网络舆论、网络公关及其他网络衍生品等。辽宁的新曲艺群体目前没有一家拥有专业的营销团队,无法真正地利用新媒体思维策划活动和节目宣传,因此在经营宣传上始终是举步维艰。
(二)曲艺“包袱”的格调有待加强。随着人们审美眼光的提升,观众对于“包袱”的要求更高了。东北的喜剧小品之所以受到喜爱,是因为其“包袱”语言朴实、简单易懂、简洁明快、直截了当、一点到位、点到就响,行话叫“一句一个小呲牙,三句一个大咔嚓”,语言包袱的密集度较大。而当下不少相声不论是一度创作还是二度创作,“小呲牙”倒不少,“大咔嚓”看不着,观众总是有种被人咯吱着笑的感觉。笔者走访几家相声茶馆后发现,几场相声演出在创作上几乎90%是传统相声段子改编,笑点“包袱”大体相同。每场都有些亮点,表演模仿也算是惟妙惟肖,虽无低俗现象,但也有些演员依然以“脏口”取乐,遗憾的是针砭时弊的相声几乎没有。
“跳啊,跳吧,朝仓不是跳下去了吗,唐塔也跳下去了,所以请你也跳下去吧!”30多年后再听杨振华、金炳昶合说的相声《下棋》,仍然让人觉得津津有味,杨先生的相声里有一种生活的味道,有一种苦乐的滋味。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这样的相声不是凭空想象,不是闭门造车,杨先生模仿看棋人说风凉话的那个腔调、那个字腔的尾音,都是充满着生活气息的。杨振华曾在一段采访中提到,自己闲暇的时间都用来读书或者出去闲逛,读尽半个图书馆,方能写尽一段春。意思是把半个图书馆的书都读完了才能写出一段相声,相声要不断地写,不断地读。杨先生只要身体好就出去转,他将遛弯闲逛比作吸取日月精华,丰富精神世界。他认为遛弯和闲逛可以吸取生活的养料,上至国策,下至人文情怀,他就是把这些东西掰开了揉碎了融进相声里来创作的。
因此,在曲艺创作中要想避免“三個包袱一段情,一段音乐摆造型”的固有套路模式,还需要潜心融入生活,体会生活。就像《下棋》一样,反映老百姓身边最普遍的故事,也可以提炼出生活中的艺术精华。
(三)曲艺形式单一,南北方曲种交流少,小剧场演出模式有待拓展。新曲艺组织和群体在东北多见于相声社团和二人转剧场,两者相辅相成,占据东三省的曲艺演出市场。相声和二人转是天生带有喜剧精神的曲艺形式。在受众方面,当下相声社团的受众更多是以年轻人为主,而二人转剧场则以中老年为主;在演出内容上,二人转更具灵活性,观众喜欢什么演员就演什么,小品、流行歌曲、戏曲、民谣等在二人转演出中都得到了充分表现,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赋予了二人转旺盛的生命力。演员说的、唱的都是老百姓喜欢听的大实话,通过与老百姓心心相印的交流,二人转演员能达到自娱和娱人,这是二人转扎根黑土地、扎根老百姓心间的重要原因。
但其他曲种由于时代变革和观众欣赏口味的改变逐渐被人们遗忘,如鼓曲唱曲类。因此小剧场的经营应该在保持上座率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濒危曲种的曲艺节目,如乐亭大鼓、仨拉击、单弦等曲种,加大对濒危曲种保护、继承和发扬的力度。适当在演出中加入鼓曲、鼓书类的曲艺节目,既可以增加曲种的多样性,又可以循序渐进地为濒危曲种培养观众,丰富小剧场演出的形式内容,一举多得。
全国曲艺一盘棋,南北曲艺由于地域和方言的区别差异较大,但很多曲种已经实现了南北统一。北方的曲种一般比较容易被南方接受和吸纳,北方很多经营得好的新曲艺组织目前已经进军南方市场,辽宁科技大学曲艺系毕业的不少学生被聘到深圳某相声社团演出。而南方曲种在北方的演出市场却很少见,以致于对曲艺工作者和爱好者来说,只有走出去才能亲眼见到南方曲种的演出。如果适当增加南北小剧场之间的交流演出,不定期邀请一些南方曲种节目来北方剧场演出,既可以拓宽曲艺创作思路,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又可以为小剧场日常循环演出增加新鲜血液,更可以为青年曲艺演员提供开阔眼界、交流艺术的平台。
三、加强全媒体思维,推动互联网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中指出,要用全新的眼光看待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吸引他们,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艺术与互联网新媒体的融合在未来将是大趋势,新科技、新技术将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猛发展,忽视新媒体的发展和应用只会让艺术落后,尝试将历史悠久的艺术与崭新科技相结合,继承、创新、发展才是艺术长远发展之根本。
(一)改变营销模式,合理分配收益,用新媒体思维助力剧场良性运营模式形成。就辽宁小剧场、茶馆演出现状而言,剧场和茶馆的盈利不足以自己培养专职演员,更聘请不起专职曲艺作家,大多数演员都是社会兼职,因此在整个市场化的运营模式里,要选择一种适宜长期发展的管理模式和培养新媒体的营销思维。虽然新曲艺组织是文化产业,但小规模的新曲艺组织经营模式完全可以参照相关优秀文化企业和优秀餐饮企业的管理运营模式,创建经营管理团队,定期培养、考察、学习适宜企业发展的新思维和新方法。
前文提到的新媒体思维的营销手段中,网络众筹目的不是筹钱,是筹人气;网络舆论,论的不是对错,是制造事件、宣传事件后获得关注;网络公关,是用最有影响力的人公关观众的心,这些都是现在新曲艺组织需要学习的营销手段。除了改变营销思维和模式外,还需要合理分配演出收益,来调动演员演出热情,培养年轻曲艺工作者完成从兼职到专职的转变。其次是鼓励相声演员创作,帮助申请作者著作权,提高演员或者作者创作利润,获奖作品按演出场次给予补助;每个演员按自己售票张数、开台消费金额给予一定提成;承接商演或与商场合作,提升观众认知度;对于长期喝茶听书的老年人给予不同时段免票优惠、充值赠礼、低价折扣等优惠的方法,也可以让企业形成互惠互利的良性运营模式。总之,传统的舞台艺术在当今的电子信息化的时代需注重营销。
(二)争夺网络阵地,依靠网络营销,利用新型传播渠道将曲艺发扬光大。互联网直播生态下的曲艺,是平民娱乐的一种回归。当今社会的娱乐休闲和联络沟通几乎是依靠着互联网存在的,微信、微博、抖音、直播平台都是年轻人智能手机中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如果說电视的普及在20世纪加快了曲艺艺术的发展,那当今互联网的发展也必将衍生出一种新的曲艺推广手段和推出一批新生代的曲艺新人。曾经的电视曲艺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十分火爆,以至于在全国出现了“辽宁评书现象”“辽宁小品现象”“春晚东北风现象”,但曲艺艺术的传播相比电视或许更适合互联网。在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中有一个概念叫做“打破第四堵墙”,它强调的是打破天然屏障,增加与观众的互动性。曲艺艺术恰恰如此,不论是鼓书时而说书时而唱曲的表演方式,还是相声这种即兴“现挂”表现手法,其目的都是增加与现场观众的互动性。所以说曲艺的表演形式比任何艺术形式都更适合互联网直播。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选择快餐式的生活模式,导致老百姓没有大把时间走入剧场细细品味。抖音和网络直播满足了老百姓茶余饭后休闲放松、精神娱乐的可选性“卖呆”,仿佛回到了20世纪的老北市场,演员们随便圈块地“撂地”,各使手艺、各显神通,网络平台的打赏也就好似老北市场的观众看完表演后给的赏钱,全凭自愿。现在的抖音小视频、各大直播平台的受众小到四五岁大到六七十岁,已经成为人们消磨时间寻找乐趣的一种手段。不论哪种网络直播,都有一样的属性,它可以实时反馈观众情绪,及时互动和交流,最普通的人也可以当主角,满足了普通群众的表演欲。从笔者走访的几家新曲艺组织来看,辽宁的新文艺群体整体偏年轻化,观众大部分也都在40岁以下,因此新曲艺组织的从业者应该尽快树立全媒体思维,抢占广阔的网络资源,争夺免费的网络阵地,用心学习网络营销,利用新型传播渠道将古老曲艺发扬光大。
(三)利用新媒体,走向新市场,打造年轻人的观感新体验。当今是一个互联网融合的时代,与新媒体、新技术结合可以让曲艺艺术走向另一个新的市场。目前国内针对新科技应用最普遍的技术莫过于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技术”,VR可以让人身临其境地置身于虚幻之中,这项技术对于年轻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几乎很多大的商场已经建立了VR影院。它可以将最新节目以更快的速度传播给喜欢新媒体的年轻人,也可以让从没进过剧场的人虚拟感受剧场艺术的魅力,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普及曲艺艺术和展现小剧场演出实况,这是新曲艺群体可以尝试的一部分。它可以作为新曲艺组织和群体未来发展扩大营销宣传的一部分。但就目前的VR技术而言,应用起来也有它的缺陷。前文提到了不论相声还是二人转,曲艺艺术更多的乐趣和亮点在于可以实时与观众达成互动,在演出中“现挂”,从而与观众达到共鸣。但由于现阶段的 VR技术只是单向的视觉感观,它确实可以让人躺在家中就仿佛置身于剧场内部近距离与演员接触,但却无法与演员达到现场互动。所以说现场感永远是剧场舞台艺术的魅力所在,也许不久的将来,VR技术可以像人工智能一样完成与人类的互动,或者像电视和电影一样普及,成为新曲艺群体自我宣传的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相信未来的几十年里,数字化媒体技术与大数据应用将会占领各个行业,那么新曲艺群体就要具备更敏捷的思维来洞悉行业形势的变换,主动进军网络平台,通过新媒体的交互手段,达到技术与艺人的结合,整合资源使曲艺具有有更强的交互性,吸引更多的年轻受众群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对于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来说,文化自信是对艺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追求,是对社会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担当,是对自身坚韧不拔、百炼成钢的磨砺。文艺是人民的文艺,文艺就是要替人民发声,替百姓说话。曲艺界有句老话讲:“听书看戏劝人方,三条大道走中央”,因此新曲艺组织和群体肩负着引领创作风尚,把握创作方向的首要任务;肩负着创作出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精品力作的重要责任;肩负着用笑中带泪的艺术作品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信心的伟大使命。新曲艺群体要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因时而兴、乘势而变,潜心作艺、踏实做人,用曲艺人的文化自信和责任担当,为繁荣曲艺发展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邓科)